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蝴蝶兰原球茎增殖分化影响因子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采用3个月胚龄的种胚播种形成的原球茎,初代培养时间在2.5~3个月之间换瓶转接,原球茎生长状况较好,分化形成的芽苗生长健壮;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培养30d,原球茎增殖率达332%,MS培养基更有利于分化,培养2个月分化发芽率达90.6%;附加不同细胞分裂素原球茎的增殖率为6-BA >KT >Ad+KT >Ad;NAA浓度在0~1.0mg/L,对原球茎增殖分化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2.
103.
运用Granier热消散探针连续监测荷木的树干液流,于2009年的湿季(8月)和干季(11月)选择天气晴朗的3d测定叶片水势,同步连续监测林冠上方光合有效辐射、土壤含水量、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结果表明:干湿季下荷木树干液流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土壤水势和液流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干季时的相关性更好;荷木的叶面积/边材面积比值平均为(0.416±0.033)m2·cm-2,并与树高呈指数函数下降关系;随着11月土壤水势下降,荷木的整树水力导度和午间叶片水势也有所下降,但不明显;对叶片水势和整树蒸腾进行回归分析,二者之间呈二次多项式关系(P<0.01),叶片水势并非无限制下降;结果还表明,大气水汽压亏缺(D)和叶片水势呈负相关,这是否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或共同作用影响叶片水势,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4.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以T细胞浸润至结肠为特征的难治性炎性自身免疫疾病。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 具有免疫抑制能力,在IBD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潜力。但是由于MSCs在体内的免疫调节能力不稳定,所以其治疗效果会受到影响。本研究构建了过表达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的工程化MSCs,并对其在IBD小鼠模型中的治疗潜力进行评估。MSCs经编码IL-10的慢病毒(lentivirus,LV)转染后,其表型和细胞增殖率均不发生变化。免疫细胞和 MSCs体外共培养的结果表明,与未修饰的MSCs相比,同过表达IL-10的MSCs共培养的免疫细胞中辅助T细胞1(T helper 1 cells,Th1)和辅助T细胞17(T helper 17 cells,Th17)数量显著性降低(P<0.05),同过表达IL-10的MSCs共培养的巨噬细胞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含量显著性降低(P<0.0001)。右旋糖酐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IBD小鼠模型中,尾静脉注射过表达IL-10的MSCs与注射未修饰MSCs相比,过表达IL-10的MSCs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肠长度、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和结肠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共同证明这一差异。实验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体而言,经LV转染过表达IL-10的MSCs可能是IBD的一种有希望的替代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5.
心力衰竭是目前全球共同面对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终阶段。传统的强心、利尿、扩张外周血管等治疗措施仅能缓解心力衰竭的症状,但无法逆转在心肌细胞中发生的分子变化。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包括神经-体液的调节、炎症反应、细胞的肥大及凋亡等机制,其中线粒体的功能障碍是心力衰竭进展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心力衰竭中心肌细胞虽然发生代谢障碍,但仍然保持活性,且存在逆转的可能性。因此,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上不能局限在缓解症状,而应针对心力衰竭中潜在的分子机制,逆转损伤的心肌。研究线粒体在衰竭心肌中发生的病理生理变化,对于逆转心肌的收缩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线粒体的生物起源及其针对其起源在心力衰竭中的治疗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可用于临床治疗功能成熟的DC体外扩增的优化培养方案。方法:胎牛血清培养基联合细胞因子rhGM-CSF(100ng/mL)和rhIL-4(50 ng/mL)扩增人外周血分离的单个核细胞,细胞培养分别按5×106/mL、6×106/mL和7×106/mL的密度,加入6孔培养板。第6d加入rhTNF-a(100 ng/mL)联合培养,分别于第6 d,第9 d和12 d收获细胞。从形态学、细胞表面标志方面进行鉴定。结果:显微镜观察,经过9 d诱导后,培养细胞具有典型树突细胞外形。流式细胞仪分析,6×106/mL密度的细胞培养组培养到第9天最宜。结论:细胞具有典型的DC的形态特征,细胞表型及功能实验证实其DC的特性,说明建立的血清培养基联合细胞因子rhGM-CSF、rhIL-4和rhTNF-a体外诱导DC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7.
亚硝酸盐在食材、食品加工和食品储存过程中普遍存在,它是亚硝基化合物合成的前体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亚硝酸盐极易转化为亚硝胺,二者均可致癌[1-2],因此,清除亚硝酸盐和阻断亚硝胺合成对于预防和控制癌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清除亚硝酸盐和阻断亚硝胺合成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一些植物含有的天然活性成分,如植物中所含的多酚和黄酮类物质等,具有抗氧化、抗菌、清除亚硝酸盐和阻断亚硝胺合成的作用。顶羽菊也Acroptilon repens ( Linn.) DC.页[3]、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4]和簕菜也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 Linn.) Merr.页[5]等提取物具有清除亚硝酸盐和阻断亚硝胺合成的作用;黄俊生[6]从南姜也Alpinia galanga ( Linn.) Willd.页表皮中提取的色素也具有较强的清除亚硝酸钠和阻断亚硝胺合成活性。  相似文献   
108.
采用RT-PCR方法从茶树﹝Camellia sinensis ( Linn.) O. Ktze.﹞品种‘安吉白茶’(‘Anjibaicha’)叶片的cDNA中克隆得到1个编码DREB转录因子的基因,命名为CsDREB-A4b。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sDREB-A4b基因包含长度为87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90个氨基酸,具有保守的AP2结构域。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 Linn.) Heynh.﹞AP2/ERF家族转录因子进行同源进化分析,CsDREB-A4b转录因子属于DREB亚族中的A4组。多重比对结果显示:CsDREB-A4b转录因子与蓖麻(Ricinus communis Linn.)等植物的DREB类转录因子保守结构域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较高。 CsDREB-A4b转录因子为亲水性蛋白,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31938.5,理论等电点为pI 5.91,总平均疏水性为-0.603,碱性、酸性、芳香族和脂肪族氨基酸的比例分别为12%、12%、7%和15%。在高温(38℃)胁迫处理前期,CsDREB-A4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胁迫处理前;在低温(4℃)胁迫处理下,CsDREB-A4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呈显著升高的趋势;在盐(200 mmol·L-1 NaCl)和干旱(200 g·L-1 PEG)胁迫处理下,CsDREB-A4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呈先降低后显著升高的趋势。表明CsDREB-A4b基因参与‘安吉白茶’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过程,且在不同胁迫条件下具有表达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9.
胃癌是一类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研究表明,癌前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始终伴随着蛋白糖基化的异常.例如在癌前感染阶段糖蛋白糖链发挥的作用:在感染阶段,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吸附导致的唾液酸化路易斯X抗原的上调,增强了H.pylori的吸附作用使其在胃部定殖并诱发持续的炎症反应;在慢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阶段唾液酸化的Tn抗原表达上调.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到了血清、组织、细胞中的蛋白糖基化的改变,如核心岩藻糖基化N-糖链表达的下调,β1,6-连接的N-乙酰葡糖胺分支型N-糖链的增加,以及细胞黏附分子糖基化的改变.本文综述了胃癌相关糖蛋白糖链研究的最新进展,阐述了糖基化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作为胃癌早期生物标志物与药物靶点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苹果多酚抑制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血管重构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野百合碱(MCT)组,苹果多酚(APP)组,野百合碱+苹果多酚(MCT+APP)组,每组9只。Con组:每天皮下注射1ml生理盐水;APP组:隔天按20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苹果多酚;MCT组:按60mg/kg剂量一次性皮下注射MCT;MCT+APP组:一次性皮下注射60mg/kg剂量MCT,隔天按20mg/kg剂量腹腔注射APP,所有处理持续3周。建模完成后,检测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血管阻力(PVR),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肺动脉血管环外周长比值(WT%),肺小血管管壁面积和管总面积比值(WA%)。检测肺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化酶2(COX-2),髓过氧化物酶(MPO)等炎症通路相关指标,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Ca2+和内皮细胞eNOS,NO含量。结果:MCT组大鼠与对照组比较,在动物水平的指标mPAP、PVR、RVHI、WA%、WT%和肺动脉组织内IL-1,IL-6,TNF-α,COX-2,MPO表达量以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的Ca2+浓度明显升高(P<0.05),而内皮细胞中的eNOS,NO含量明显下降(P<0.05);苹果多酚治疗组与MCT组大鼠相比上述情况得到改善,其中COX-2和Ca2+指标明显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苹果多酚可通过抑制MCT引起的肺组织内IL-1,IL-6,TNF-α,COX-2升高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Ca2+升高以及内皮细胞中eNOS,NO降低,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逆转肺血管重构,缓解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