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王纪能 《生物学通报》2012,47(11):44-44
针对课本中实验的不足,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进行改造和创新,既弥补了课本中实验的不足,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2.
73.
从红茶菌液中筛选获得一株产细菌纤维素的菌株BC-41,经生理生化分析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现证实该菌株为中间葡糖酸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 intermedius)。对该菌株所产生的细菌纤维素进行了物理特性的表征和分析,获得以下数据:BC-41所产的纤维素纯度达到91.32%,湿纤维素膜含水率达99.16%,每克干纤维素膜能吸水28.59 g;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该纤维素具有网状结构,且纤维束宽度分布在40-100 nm之间;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该纤维素的晶型为纤维素I型,结晶指数为48.8%;通过黏度测定法,得出该纤维素的平均聚合度达2 100。  相似文献   
74.
目的:验证在地衣芽胞杆菌ATCC9945A中存在着γ-聚谷氨酸降解酶基因(ywtD),为下一步解决在γ-聚谷氨酸微生物发酵合成过程中产物γ-PGA降解的技术性难题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在pET-28b(+)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克隆表达地衣芽孢杆菌ATCC9945A中的ywtD基因,对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优化,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并体外酶解实验验证其活性。结果:PCR扩增得到了一个1 245bp的基因片段,预期编码414个氨基酸,诱导表达后得到一个分子量大小约为45.6 kDa的表达产物。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ywtD基因得到了有效表达。体外酶解实验表明该表达产物具有降解γ-PGA的活性。结论:证明在地衣芽胞杆菌ATCC9945A中存在着γ-聚谷氨酸降解酶基因。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漏诊、误诊原因,提高早期确诊率,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内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胎盘早剥漏诊与误诊原因。结果:过去十年内我院共检测出胎盘早剥86例,发生率为0.46%,该类孕妇临床表现主要为腰腹胀或腹痛、阴道流血、血性羊水。其中,急诊入院患者占(61.6%),有明确诱因39例,占45.3%,且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外伤性因素为主。B超检出率62.8%。轻型胎盘早剥45例(52.3%),重型胎盘早剥41例(47.7%),出现症状到就诊及处理时间重型胎盘早剥均长于轻型胎盘组P<0.01。剖宫产分娩60例(69.8%),阴道分娩26例(30.2%)。结论:临床发病到临床处理时间是影响胎盘早剥轻重程度的重要因素;胎盘早剥临床表现易与早产、先兆临产或胎儿窘迫等混淆;后壁胎盘发生胎盘早剥时,超声容易漏诊。  相似文献   
76.
目的:检测急性甲、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探讨其对疗效和预后意义。方法:采用APAAP桥联酶标法检测115例急性甲、乙型病毒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亚群比例,计算CD4+/CD8+值。并检测了34例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115例急性甲、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CD8+T细胞比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6例无明显疗效者,各亚群比例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28例有明显疗效者,治疗后各亚群比例恢复正常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甲、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77.
目的建立一种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高效方法。方法采取贴壁细胞分离法分离和纯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检测mMSCs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向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分化能力,用流式细胞术及显微镜分别检测mMSCs纯度和形态特征。结果mMSCs贴壁生长后形态较均一,细胞形态呈成纤维细胞样,流式细胞术检测:CD45、CD11b、CD44及CD29分别为(3.34)%、(2.41)%、(98.46)%及(99.36)%。第4代mMSCs经诱导后可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结论通过贴壁培养可以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培养出高纯度mMSCs,该方法效率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78.
以肌苷产生菌枯草杆菌GMI-741(Ade~(--))为出发菌株,通过多因子诱变选育出具有黄嘌呤、鸟嘌呤双重营养缺陷型、丧失腺嘌呤脱氨酶的腺苷产生菌Xn151。以Xn151为发酵菌株,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对其发酵基础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发酵配方。利用此培养及配方摇瓶发酵72h,腺苷产量可达12.3g/L。  相似文献   
79.
广州外来入侵植物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根据野外调查及相关文献资料,初步探讨了广州市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分布生境、生长特性、危害以及来源.结果表明:广州市现有外来人侵植物73种,隶属于27科59属,其中菊科(19种)、禾本科(8种)、豆科(7种)和苋科(7种)植物占了入侵植物总种数的56.2%.生活型分析发现,在广州有分布的外来入侵植物中,陆生草本植物最多(58种),其次为灌木(10种)、水生草本(3种),乔木种类最少(2种),它们主要生长在人类干扰比较频繁的低海拔地区.另外,基于对外来入侵植物目前在野外的生长和分布状况等生态学特性进行分析,可大致将它们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危害程度分为3级,其中危害严重的有11种,危害中等的有25种,危害较轻的有37种.从原产地分析来看,61种来自于热带美洲地区,占广州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83.6%.与国内其他地区外来入侵植物进行比较发现,广州和广西共有种数最多,有62种,然而,对已经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植物种类,在数量上广州与香港、深圳和广西相同种类较多,分别有8种、7种和6种.对广州市目前外来植物的入侵风险(潜在威胁)的评估结果表明,对一些在其它地区已经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植物,应当加强监控,防止入侵扩散并造成重大生态灾难.还对广州市外来植物入侵的主要途径及防治策略做了简要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80.
Rad17是细胞应答DNA损伤和复制叉阻滞信号转导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检控蛋白,在DNA损伤和DNA复制检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对Radl7在DNA损伤检控、DNA复制检控、端粒结构稳定以及减数分裂细胞周期检控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综述,并探讨Radl7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