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中药连翘具有抗菌、消炎、解热等作用,本研究目的在于摸索连翘有效成分提取的试验方法,获得适于抑制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有效成分。以连翘叶片为材料,利用回流法提取工艺提取,采用薄层色谱(TLC)测定法定性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有效成分纯度,抑菌圈检测法检测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连翘提取物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具有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2.
心电、头皮脑电、表面肌电等传统无创生物电检测方法可为相关疾病诊断提供电学依据。由于生物电信号是机体细胞群共同放电的混叠集合结果,上述生物电检测方法空间分辨率相对有限。近些年兴起的声电成像利用无创聚焦超声空间编码生物电流,靶向获得精确聚焦位置的电信号,可实现毫米级空间分辨率、毫秒级时间分辨率的无创生物电信号检测,有望成为精准检测生命体深层电活动的新型成像技术。本文首先简述声电成像原理与声电信号特征,进而从声电耦合机理、声电成像方法、声电脑成像及声电心脏成像等方面详细介绍声电成像的典型研究,最后围绕声电成像关键技术环节所面临的挑战,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为建立完善的声电成像技术体系和实现其临床转化提供依据与启发。  相似文献   
133.
李乡旺  樊国盛 《植物研究》1994,14(4):347-348
本文发表了香槐属一新种,即永春香槐Cladrastis yangchunii X.W.Li et G.S.Fan sp.nov.  相似文献   
134.
植物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主要介绍植物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历史,评述适用于不同研究目的的各种主要原位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介绍该技术在植物细胞遗传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Abstract:In this paper,we briefly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of in situ hybridization of plant chromosome.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many main kinds of in situ hybridization have been reviewed for different research purposes,and their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n plant cytogenetics also been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35.
干旱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到目前为止,许多研究都仅关注于植物对干旱反应的信号转导网络,而对其中一些很重要的中间成分却知之甚少。保卫细胞定位于植物叶片的表皮中,控制二氧化碳的吸收以及水分的散失,已经成为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体系,可用来研究植物早期干旱信号转导机制。控制气孔的开度在提高植物的抗旱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使用远红外热成像仪检测植物叶片表面温度的微小差异,我们成功地筛选并获得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干旱敏感突变体doi1。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该突变体表现为叶面温度低于野生型,且失水率比野生型高。利用TAIL-PCR技术成功克隆到该突变体基因NCED3,并利用RT-PCR方法验证了TAIL-PCR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表现,治疗与转归。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36例。结果 36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平均年龄35.8岁。马尔尼菲青霉感染临床表现呈现非特异性,其中发热86.11%,贫血94.44%,GGT升高69.44%,AST升高63.89%,淋巴结肿大88.89%,脾大63.89%,低蛋白血症83.33%,咳嗽36.11%,皮损30.56%(其中典型改变仅5例,占13.89%),CD4+50cells/mm388.89%,骨髓培养(27/27)及皮损活检培养(2/2)阳性率100%,血液培养阳性率69.44%(25/36)。36例经抗真菌治疗,其中29例给予HAART治疗,28例治愈,7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马尔尼菲青霉是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早发现,早治疗,长程敏感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37.
制干枣品种品质性状的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合评价制干枣主要栽培品种的品质,为制干枣品种选择和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因子分析对13个制干枣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了比较和排序。结果表明:(1)在13个制干枣品种中,制干率和干枣含糖量差别较小,而单果质量、果实整齐度、果皮韧性和汁液差异相对较大;各品质因子间既相互独立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2)在9个品质性状指标中,单果质量、制干率、干枣口感、干枣含糖量和果皮韧性等5个指标起决定作用。(3)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制干品质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是相枣和板枣,临汾团枣、洪赵小枣和中阳木枣相对较差,其它品种居中,这一结果与感官评价的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表明:应用因子分析可以较好地用于制干枣品种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8.
利用青霉素衍生物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铜离子半抗原青霉烯酸硫醇铜盐(CMPA).通过动物免疫实验发现:(1)新合成的CMPA抗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并且对免疫动物无毒害作用,在实验中也没有发生动物中毒现象;(2)免疫抗原(CMPA-BSA)能够刺激实验动物免疫系统产生效价高达150000的特异性抗体;(3)抗血清中抗体对抗原OVA-GSH-CuCl的亲和性高于OVA-GSH,表明抗体对铜离子具有特异亲和力.上述结果提示,已成功合成了针对铜离子的半抗原CMPA及相关全抗原CMPA-BSA,在环境及食品样品方面的铜离子免疫检测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9.
分别用水、60%乙醇和95%乙醇为提取溶剂,对泽泻、青风藤和白芷进行提取,通过测定黄嘌呤氧化酶(XOD)-黄嘌呤反应体系终产物尿酸的吸光度,得出各提取物对XOD的抑制率,并判断其抑制机制。实验结果显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泽泻和青风藤两种醇提物对XOD的抑制率较高,泽泻60%乙醇提取物抑制率最高达86%,青风藤95%乙醇提取物抑制率最高为71.2%,白芷水提取物对XOD抑制率较高,最高为72.7%。结果表明,三种中药的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体外抑制XOD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自动推片系统致乙二胺四乙酸(EDTA)-K2抗凝血淋巴细胞形态变异的机制。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自动推片系统对选择西京医院门诊228例受试者,其中儿童80例、成人100例、经临床及骨髓穿刺细胞学确诊的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21例、粒细胞性白血病15例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12例,均用EDTA-K2(2.0 mg/m L)专用管采血2m L,在1 h内完成仪器推片及手工推片、瑞-姬染色,经2位经验丰富的主管检验师显微镜检查分类比较。结果:228例受试者EDTA-K2抗凝血,仪器自动推片细胞分类Ⅱ型淋巴细胞(18.65±2.35)%明显高于手工推片(4.67±2.45)%,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正常组与粒细胞性白血病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抗凝血,仪器自动推片,淋巴细胞形态没有明显改变(4.36±2.17)%与手工推片(4.21±2.14)%比较没有差异(P0.05),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患者的淋巴细胞形态有明显的改变仪器为(85.25±5.26)%与手工推片(4.25±2.19)%有显著性差异(P0.01),淋巴细胞体积增大,外形不规则,着色不均,边缘蓝色较深,胞核不规则,细致膨胀,淡紫红色,主要拟为Ⅱ型(不规则型/单核细胞型)异型淋巴细胞。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自动推片系统对EDTA-K2活化膨胀的淋巴细胞失控而致淋巴细胞形态拟Ⅱ型异型淋巴细胞,手工推片已控制所以细胞形态不易改变,确切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