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0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导言与花生饼相比,棉子饼的总氮含量略低一些,但其蛋白质中的几种主要的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和胱氨酸含量却很高。对于非反刍动物来说,棉子饼应当是理想的蛋白饲料。然而,由于棉子饼中含有棉酚,这是一种有毒的天然多酚物质,因而妨障了它在猪、家禽和兔子饲料中的随意使用。其中,猪对棉酚的毒性尤为敏感。猪食用棉子饼后会导致厌食、呼吸困难、体虚消瘦等症状。人们一直在寻找根除或减少棉饼用于非反刍动物饲料中所导致的棉酚中毒现象,他们分别用不同量的蛋白质、不同质量的蛋白质、含铁添加剂,以及用含微量棉酚的无腺棉子饼等做饲料进行试验,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在尼日利亚,尽管棉子饼产量很高,由于缺乏信息,故未对其用于猪饲料予以注意。本研究报告确立了棉子饼与花生饼相比,用于断奶后幼猪饲料中的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2.
青甘边区黑河流域森林植被带及其昆虫区系的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河发源于青海、甘肃交界的祁连山区,是甘肃河西走廊最大的内陆河水系之一,水源丰富,流量稳定,这不仅取决于祁连山区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更重要的是与上游森林植被密不可分。但是,由于森林害虫猖獗成灾,严重威胁着这一地域森林的生存。近几年我们在森林昆虫普查的基础上,对黑河流域森林昆虫  相似文献   
3.
把溶于双蒸水的兔IgG铺展在高定向石墨(HOPG)底载上,直接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简称STM)在大气环境中观察,得到了IgG分子的表面结构图像。从图像上可清晰地分辨出IgG分子的Fab及Fc片段,片段连接处的"铰链区"以及Fab和F_e片段的某些精细结构(IgG分子功能辖区)。本工作表明STM在研究生物大分子天然结构方面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我们从1979年开始,进行了注射外源DNA转化小麦的研究。选择有明显标记性状的蓝粒小麦和长穗偃麦草作供体,以自交纯化的白粒普通小麦作受体;在受体小麦开花前后,将外源供体DNA用微量注射器注入受体植株部份穗子的子房,留下部份自交穗子作对照。对比观察它们的后代,连续数年,未发现注射外源DNA试验与对照后代有所不同。据此认为,此法不是改良小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着重观察前报杂交所得部分异核体和它们的亲株,在室内外产生子实体(出菇)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红毛五加叶的三萜皂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毛五加(AcanthopanaxgiraldiiHarms)系五加科五加属植物,分布于河北、河南、四川、陕西、甘肃等省,有祛风湿、通关节、强筋骨、治痿痹等功效[1]。其化学成分未见报道。本文报道红毛五加叶的5个三萜皂甙(甙Ⅰ、Ⅱ、Ⅲ、Ⅳ和Ⅴ)的分离鉴定。它们均首次从该属植物发现,其结构如下:             R1              R2        Ⅰ rham-(1→2)-ara     H       Ⅱ H   rham-(1→4)-glc-(1→6)-glc     …  相似文献   
7.
两栖动物是我国受威胁程度最高的动物类群,加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和多样性监测,是开展两栖动物保护和濒危物种拯救行动的关键性基础工作。传统的两栖动物监测主要以形态学和声学为基础,耗时费力,且难以发现一些隐蔽性较强的稀有物种。基于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 eDNA)的调查方法以其快速、灵敏、高效、无创等独特优势,为两栖动物多样性监测及保护提供了新的工具。综述了eDNA在两栖动物多样性监测、外来入侵和珍稀濒危物种调查、物种丰度或生物量估测等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分析了两栖动物eDNA产生、扩散、迁移和降解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探讨了eDNA应用于两栖动物监测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了优化建议,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充分挖掘eDNA在两栖动物监测中的应用潜力,为两栖动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四溴联苯醚(BDE-47)为目标污染物,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Zn-Fe LDHs覆膜改性石英砂基质, 在好氧、厌氧及两者交替条件下, 研究腐败希瓦氏菌CN32(Shewanella putrefaciens CN32) 在LDHs改性基质上生物膜形成过程及其对培养液中BDE-47的去除效果; 通过监测反应体系中Fe2+和H2O2浓度变化探讨BDE-47的生物及非生物去除机制。结果表明, LDHs改性不影响石英砂基质表面生物膜的形成, 但在好氧条件下, Zn-Fe LDHs石英砂改性基质对CN32电子传递链活性存在一定抑制作用, 而在厌氧条件下, LDHs改性会影响基质生物膜胞外聚合物(EPS)组成特性, 使多糖占比升高。无论在好氧还是厌氧条件下, 基质生物膜反应体系中EPS总浓度均显著高于纯菌CN32体系; 且在好氧与交替条件下, 基质生物膜的形成均显著提高反应体系中BDE-47的去除效果(约25%)。在交替条件下, 前3次循环(72h内)BDE-47的去除以基质吸附为主; 72h后, 生物膜吸附与生物降解共同发挥作用, 且LDHs改性基质在后期上升潜力更大。研究报道了LDHs改性基质生物膜形成特性及其对水相中PBDEs去除的潜力, 为强化人工湿地中PBDEs生物降解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蔗糖—葡萄糖双功能酶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蔗糖转化酶酶管与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变旋酶双酶电极构成一种新的蔗糖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分别用于蔗糖及葡萄糖的测定。蔗糖经酶管作用产生α-D-葡萄糖,再用GOD-MUT双酶电极定糖。若是样品中蔗糖和葡萄糖共存,比较样品流经不同路径时传感器的响应值,可以排除葡萄糖对蔗糖测定的干扰。传感器的最适pH和温度范围分别为:5.0-6.5和30-40℃,在稳态法实验中,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2.5×10^-4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尿毒症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microRNA-144和microRNA-155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MHD尿毒症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98例同期本院体检健康的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microRNA-144和microRNA-155、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血清microRNA-144、microRNA-155水平与MHD尿毒症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内膜中层厚度(IMT)值、斑块面积及血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HD尿毒症动脉粥样硬化患者IMT增厚的影响因素。将研究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液透析滤过组和血液灌流组,各49例。血液透析滤过组给予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血液灌流组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血清microRNA-144和microRNA-155、血清炎症因子水平、IMT值和斑块面积。结果:研究组血清microRNA-144、microRNA-155、IL-6、MCP-1、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结果显示,血清microRNA-144、microRNA-155均与MHD尿毒症动脉粥样硬化患者IMT值、斑块面积及IL-6、MCP-1、hs-CRP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croRNA-144、microRNA-155、IL-6、MCP-1、hs-CRP水平均是导致MHD尿毒症动脉粥样硬化患者IMT增厚的危险因素(P<0.05)。治疗后,血液灌流组血清microRNA-144和microRNA-155水平均明显低于血液透析滤过组(P<0.05),IL-6、MCP-1、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血液透析滤过组(P<0.05),IMT值和斑块面积均明显低于血液透析滤过组(P<0.05)。结论:血清microRNA-144、microRNA-155水平与IMT值、斑块面积及IL-6、MCP-1、hs-CRP水平呈正相关,均是MHD尿毒症动脉粥样硬化患者IMT增厚的危险因素。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可能与下调患者血清microRNA-144、microRNA-155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