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饥饿状态下草鱼生长激素的分泌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以两种规模草鱼为对象,研究了饥饿对其生长激素的影响。检测由背大动脉导管抽取的连续血样的结果表明;饥饿状态下草鱼(体重为0.5-1.0kg)生长激素分泌仍是间歇性的,但饥饿明显提高其总体生长激素平均值、基础生长激素平均值和其最大峰值。对于草鱼鱼种(体重为25.30g),饥饿也明显提高其血液中生长激素水平,但草鱼种的肥满度系数和血糖浓度却。在体外灌流实验中,饥饿的草鱼种脑垂体碎片生长激素基础分泌值明显高于正常投喂的对照组。这些结果表明:饥饿状态下草鱼生长激素分泌增强。  相似文献   
12.
利用RNA酶保护法对7月龄性未成熟幼鲤和2龄性成熟鲤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成鱼肝和肾脏组织IGF-ImRNA的丰度显著高于幼鱼,对鲤成鱼和幼鱼腹腔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D-Ala^6-Pro^9-NEt-LHRH)使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和肝组织IGF-ImRNA水平都显著升高,而成鱼生殖腺IGF-ImRNA的丰度比对照组显著增加,研究结果提示鲤在不同发育阶段肝组织IGF-ImRNA的丰度比对照组显著增加,研究结果提示鲤在不同发育阶段肝组织IGF-ImRNA的表达存在差别,其中2龄成鱼大于7月龄幼鱼;LHRH-A可能通过刺激垂体GH的释放间接促进肝组织IGF-ImRNA的表达,亦可能通过某种未知途径刺激生殖腺IGF-I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以1龄性腺发育中期鲤鱼为材料,采用腹腔(i.p)注射的方法,研究不同的下丘脑肽和神经递质对鲤鱼促性腺激素(GtH)和生长激素(GH)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L-多巴(L-DOPA)、甲基睾酮(MT)、γ-氨基丁酸(GABA)、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都能显著刺激GtH的分泌,但最大效应时间各不相同。TRH和LHRH-A能促进GH的分泌,L-DOPA、MT、GABA对血清GH水平没有明显影响;T3则对GH分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说明鲤鱼GtH和GH的分泌除了受各自的下丘脑释放因子和释放抑制因子的双重神经内分泌调控外,还受多种其它相同和不同调节因子的影响,也反映了鲤鱼GtH和GH分泌的神经内分泌调控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黄鳝松果腺复合体的超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鱼类松果腺能将其感受到的光信息以及脑部神经信号转换成激素分泌,研究表明,褪黑激素是松果腺影响生物性腺发育的主要分泌物[1,2]。因此推测松果腺及其分泌物褪黑激素可能参与调节黄鳝的性转变进程。作者曾利用外源褪黑激素注射鱼体的实验结果表明,褪黑激素对黄鳝的性腺发育存在着剂量依存的促进与抑制的双重调节作用[3]。本文首次证实黄鳝脑中松果腺复合体(PinealComplex)的存在,并对其超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 黄鳝(Monopterus albus Zuiew):体长28-4…  相似文献   
15.
汪小东  林浩然 《动物学报》1999,45(3):317-322
研究了鳗鲡卵泡17α,20β-双羟孕酮的民它对卵母细胞胚泡破裂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锂鱼脑垂体奖浆液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诱导性腺发育成熟鳗鲡17α,20β-地酮的生成并导致排卵,但两者单独或结合使用对鳗鲡700-900μm离体卵泡17α,20β-双羟孕酮的生成没有作用,鳗鲡脑垂体匀浆液则能显著刺激700-900μm离体卵泡生成17α,20β-双羟孕酮。17α-羟孕酮能显著增加鳗鲡700-900-  相似文献   
16.
鳗鲡精巢发育可划分为6个时期,即精原细胞前增殖期,精原细胞后增殖期,精母细胞生长、成熟期,精子开始出现期,精子完全成熟期和精子退化吸收期。卵细胞的发育可划分为6个时相,即卵原细胞时相,卵母细胞单层滤泡时相,卵母细胞出现脂肪泡时相,卵母细胞卵黄充满时相,卵母细胞核极化时相和卵母细胞退化时相。以卵细胞发育6个时相在卵巢中组成的差异,也可把卵巢划分为相应的6个时期。对鳗鲡性腺发育的分期,卵黄积累方式,产卵类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取75尾网箱养殖的2~3龄雌性赤点石斑鱼,分为3组(高、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各25尾。高剂量组埋植促黄体生成索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缓释剂,剂量为300μg/kg体重,低剂量组为100μg/kg体重,对照组埋植不含LHRH—A的药丸。分别在实验开始和埋植药丸后0、10、20、30、40天抽血,用放射免疫测定血清类固醇激素(E2、T);解剖鱼体测定相关指标,计算性腺成熟系数;取性腺和肝脏组织常规组织学切片并透射电镜观察。埋植后第10-30天,两种剂量处理组的排卵率均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在第10天性腺成熟系数高剂量组为1.055%,卵母细胞已有部分迅速发育到Ⅳ期末(核偏位);低剂量组相对缓慢。第20天性腺成熟系数高剂量组达1.858%,低剂量组为0.987%;处理组卵母细胞基本发育成熟。埋植后第10天,两处理组血清E2和T水平显著升高;第20天显著下降;此后E2保持在较低的水平,T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超微结构的观察证实脑垂体GTH细胞在LHRH—A缓释剂诱导性腺发育成熟和排卵过程中处于活跃的合成与分泌状态。LHRH—A缓释剂能有效诱导赤点石斑鱼卵巢发育成熟和排卵,而性类固醇激素(E2、T)只与卵黄生成有关,与排卵无关。  相似文献   
18.
生长激素mRNA在蓝太阳鱼垂体外组织中的表达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半定量RT PCR方法和Southern杂交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生长激素(GH)基因在蓝太阳鱼垂体外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在建立检测蓝太阳鱼GHmRNA表达的半定量RT PCR扩增条件之后,分别对蓝太阳鱼雄性幼鱼(6月龄)和雄性成鱼(1年龄)的12个组织部位中GHmRNA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除了在垂体之外,还在肌肉、性腺、鳃、心脏、脑、肾脏6个组织检测到GHmRNA的表达,但各组织间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而在脾脏、肝脏、胃3个组织未检测到表达;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从幼鱼到成鱼后明显提高,同时观察到在幼鱼和成鱼的性腺组织中存在着较高水平的表达。本研究表明,GH基因在蓝太阳鱼的垂体外组织中存在着广泛的表达,由此提示,蓝太阳鱼GH可能以旁分泌或自分泌的方式对其生长繁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脊椎动物雌雄生长差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有关脊椎动物雌雄生长差异的研究,分别从摄食消化、生长与生殖能量配置、物种遗传、基因型与表现型、类固醇激素水平和生长轴基因表达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脊椎动物雌雄生长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虎纹蛙促性腺激素含量随年龄及季节的变化(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性腺激素(GtH;或LH和FSH)在脊椎动物生殖调节中起中C作用;脑垂体和血浆GtH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动物体的生殖生理状态。在蛙类,对脑垂体和血浆的LH及FSH含量进行过较全面研究的,仅在牛蛙和日本蟾蜍有过报道,结果显示它们的LH和FSH的含量存在有种类差异性。虎纹蛙属中国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唯一受保护的蛙类,对其生殖生物学的基础内容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本文利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了虎纹蛙幼蛙和不同性腺发育阶段(季节)成蛙脑垂体与血浆的LH及FSH含量,以弄清这些激素的含量变化与年龄、季节(性腺发育阶段)变化的关系,以期为虎纹蛙的基础生殖生物学及蛙类的生殖内分泌学充实新的内容,为虎纹蛙的人工繁殖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是:幼蛙血浆LH水平显著高于各期成蛙(Fig.A),血浆FSH水平显著低于成熟前期成蛙,而和其它各性腺发育阶段成蛙相当(Fig.B)。而脑垂体LH或FSH的含量显著低于各期成蛙(Fig.C&D)。这说明,幼蛙脑垂体已具有一定的合成和释放LH及FSH的能力。 成蛙脑垂体和血浆LH及FSH水平随性腺发育阶段(季节)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变化:雌蛙血浆LH水平在成熟期最高,性腺再发育期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