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效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灵  田生荣  刘伟  魏洪义  王广利 《昆虫知识》2012,49(6):1565-1571
为全面评价苯甲酰脲类(BPUs)杀虫剂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的持续控制作用,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氟啶脲、除虫脲、氟铃脲和虱螨脲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4种BPUs处理后,亚洲玉米螟存活幼虫的历期延长了2.4~4.3d,平均单头雌、雄蛹重分别减轻了10.3~13.2mg和0~7.7mg,幼虫化蛹率和成虫交配成功率分别下降了14.1%~43.3%和5.6%~25.6%,产卵量降低了25.5%~53.3%,但卵孵化率没有明显改变。亚洲玉米螟雌、雄蛾吸食蔗糖水药液后,成虫寿命增加了1.3~4.3d,产卵量下降40.3%~58.2%,卵孵化率降低了32.9%~64.3%,F1代幼虫死亡率是对照组的3.5~8.5倍,表明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显著抑制了亚洲玉米螟幼虫生长发育和成虫的繁殖力。  相似文献   
82.
大麻哈鱼的年龄与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10和2011年采捕到乌苏里江大麻哈鱼洄游群体571个样本的鳞片观察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大麻哈鱼的年龄判定和生长模拟。大麻哈鱼鳞片属于典型圆鳞,有明显的年轮特征,为一年一个周期,年轮特征表现为疏密型。部分鳞片有明显幼轮,幼轮和年轮根据鳞径大小能够区分。采集样本的雌雄组都分为2+,3+,4+三个年龄组,也都以3+龄组数量最多。采用特殊Von Bertalanffy、Logistic、Gompertz和幂指数生长方程分别模拟了大麻哈鱼1—4龄间的生长,通过最大似然法估计各模型的参数。采用残差平方和(Analysis of the residual sum of squares,ARSS)分析得出大麻哈鱼雌雄个体间生长无显著差异(P>0.05),故将雌雄个体放一起进行生长模拟。AIC和BIC检验结果显示特殊VBGF方程为最适生长模型,公式为:Lt=90.04×[1 e 0.3(ti+0.27)]。大麻哈鱼的生长速度随着年龄增长逐年降低,且性成熟年龄小的个体生长速度大于性成熟年龄大的个体。应对大麻哈鱼年龄与生长进行长期监测,为增殖放流等渔业资源管理措施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3.
3×3完全双列杂交F1不同阶段生长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鲤杂交F1不同组合、不同阶段生长性状的变化情况,研究以建鲤、黄河鲤和黑龙江野鲤3个鲤品种双列杂交F1为试验材料,通过组合、组合内性别间、性别、不同时期体重、体增重以及协方差分量的分析,来确定完全双列杂交F1生长性状的变化特点,以及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各个组合体重不同,不同时期组合内性别间体重差异不同;不同时期不同性别间体重差异不同;不同协方差分量,同一组合PIT标记17个月时的体重的最小二乘估计值不同,同一个协方差分量,9个组合中极值估计值出现的组合也不同;除PIT标记17个月后的体厚作为协方差分量外,性别之间体重没有差异,其余分量均是雌鱼体重显著高于雄鱼体重。这些说明选取合适的协方差分量对组合的选择和育种的结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4.
中国板栗EST-SNP和抗栗疫病候选基因分析及同源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壳斗科基因组数据库下载中国板栗的Unigene序列和基于这些Unigene序列开发获得的EST-SNP数据,分析发现,中国板栗EST-SNP的发生频率为4个/kb,在碱基置换类型上,C-T置换发生的频率最高,C-G置换发生频率最低,转换和颠换的比值为1.74∶1.对211个在中国板栗健康组织和感染栗疫病的染病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基因注释和蛋白质结构域分析,结果表明,参与蛋白质代谢、对胁迫、生物和非生物刺激发生响应的基因所占的比例较多,并发现了大量的跨膜结构、信号肽、卷曲螺旋和蛋白激酶相关结构域.对这211个中国板栗抗栗疫病相关的候选基因和其Unigene序列进行同源比对,统计整理定位在具有同源性的Unigene序列上的EST-SNP,共有3023个EST-SNP标记.这批EST-SNP标记可为今后开展基于候选基因途径的中国板栗抗栗疫病居群基因组学研究和关联作图研究奠定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85.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一年生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新鲜叶片中分离到3个捕光色素结合蛋白基因cab-PhE2、cab-PhE3和cab-PhE6,GenBank登记号分别为EF207230、EF405877和EF628209.序列分析表明,3个基因分别与其它植物如水稻、玉米、大麦等PSⅡ的Ihcb2、Ihcb1、Ihcb3基因有着较高的一致性,其编码的蛋白属于大量捕光天线.蛋白结构预测表明,3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均由导肽和成熟蛋白组成,其中成熟蛋白的二级结构均包含4个α螺旋结构、3个类胡萝卜素结合位点,以及相应的叶绿素a、b结合位点.组织特异性表达检测表明,3个基因在叶片、叶鞘和幼茎中均有表达,且在叶片中最高,而在根中未检测到表达.在强光照射( 1500μmol·m-2·s-1)条件下,3个基因的表达量均呈下调趋势,不同基因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cab-PhE3和cab-PhE2的表达丰度在光照4h内下降较快,至6 h cab-PhE2接近于零,而cab-PhE6经光照4h表达丰度仍为对照的70%以上,但之后2h后很快降至对照的5%以下.  相似文献   
86.
选用玉米品种登海661和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高产条件下施氮时期对夏玉米产量、氮素利用率、氮代谢相关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一次性施氮不利于夏玉米产量提高和氮素积累,分次施氮且增施花粒肥显著提高了植株和籽粒的吸氮量,并提高了籽粒产量.拔节期、10叶期、花后10d按2∶4∶4施氮,登海661产量最高可达14123.0kg· hm-2;基肥、拔节期、10叶期、花后10 d按1∶2∶5∶2施氮,郑单958产量最高可达14517.1 kg· hm-2,这2种施氮方式较拔节期一次性施氮分别增产14.5%和17.5%.花前分次施氮可以显著提高开花期硝酸还原酶活性;登海661和郑单958在花后0~42 d中,施氮处理的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分别平均提高了32.6%、47.1%、50.4%和14.5%、61.8%、25.6%,减缓了其下降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了22.0%、36.6%和13.4%、62.0%,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在高产条件下,分次施氮且适当增加花粒肥施入比例可以提高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延缓植株衰老,促进氮素吸收利用,进而提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87.
一种城市生态系统现状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惠春  刘伟  何剑  刘鹿  师晓娟  万海滢 《生态学报》2012,32(17):5542-5549
生态城市建设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最终趋势。从结构、功能、活动、发展演化规律等方面来看,城市生态系统都可以被看作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引入到城市生态系统现状评价中,提出和解释了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概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城市生态系统的现状,建立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集对分析方法,将评价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多个指标系统合成一个与最优评价集的相对贴近度,用来描述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兰州市城市生态系统现状评价。结果表明,在2004—2010年间,兰州市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折线型关系,而且有明显的陡降现象。具体变化趋势是从2004年的0.5081平缓上升到2005年的0.5581、然后陡降到2006年的0.4073、接着平缓上升直到2009年的0.5010、最后平缓下降到2010年的0.4706。尽管不同时期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有所变化,但是总体来说,一直处在基本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协调程度一般;该评价方法能够很好的反映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为建设生态城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和枸杞多糖的抑菌活性并探讨不同pH值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分析不同浓度黄芪多糖和枸杞多糖在不同pH值下对几种常见细茵和霉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产黄青霉)的抑制效果。结果:对于细菌,枸杞多糖8mg/mL时出现抑菌圈,而黄芪多糖0.02 mg/mL时效果最佳;对于霉菌,随着枸杞多糖浓度的增大,抑菌圈的直径增大,而黄芪多糖0.02 mg/mL时效果最佳;当枸杞多糖和黄芪多糖在pH6的条件下,二者抑菌活性均最强。结论:枸杞多糖和黄芪多糖对细菌、霉菌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pH值可影响枸杞多糖和黄芪多糖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89.
VEGF 家族及其在肿瘤生长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家族是一类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在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中具有直接和间接的调控作用,可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血管生成以及增加血管的通透性。VEGF/VEGFR轴由多重配基和受体质量叠加交错组成,并且受体与配基结合具有专一性,在不同的细胞中具有不同的细胞类型表达和功能.启动VEGF信号通路,触发了一个网状的信号过程,从而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转移和存活。进来研究发现,VEGF的一个重要作用表现为可动员内皮祖细胞从骨髓向远处转移从而形成新生血管,因而有必要设计和发展针对这一途径的抑制因子。随着研究的深入,VEGF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和与人类癌症的发病机制的关系是确定的,因此,抑制VEGF途径被确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抗癌模式  相似文献   
90.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就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优势之所在和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