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41.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白唇鹿的潜在分布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物种分布格局对制定有效保护措施至关重要。本研究从文献记录和实地调查中获取97个分布点, 筛选出7个重要环境变量, 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分析了中国青藏高原特有种白唇鹿(Przewalskium albirostris)的潜在分布区域。结果显示: 白唇鹿潜在分布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东部, 适宜生境呈现出以西藏、青海和四川三省交界地带为核心向四周扩散的模式。刀切法(Jackknife)分析表明, 地形、气温季节变化和年降水量是决定白唇鹿分布的重要因素, 人类影响变量贡献相对较小。白唇鹿种群现状尚不清晰, 建议对该物种进行全面深入调查。  相似文献   
142.
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 为了掌握该物种的分布和种群状况, 我们于2014-2015年采用全面调查和直接计数的方法, 对普氏原羚的分布、种群和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普氏原羚分布在青海湖周边12个隔离的分布点, 与全国第一次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结果相比, 有多个新的分布点被发现, 分布范围和面积扩大; 调查共发现1,238只普氏原羚, 与2010年以后的调查结果相比, 种群数量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然而, 仅有4个分布点位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尽管刚察县成立了青海湖普氏原羚特护区, 天峻县成立了普氏原羚自然保护站, 但现有的管护力度仍然不够, 且缺乏系统的管理规划。我们建议在天峻县布哈河上游的生格-快尔玛地区成立普氏原羚自然保护区; 同时建立适当的生态补偿机制, 协调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矛盾; 鉴于目前圈养种群发展迅速, 建议在历史分布区选取合适的地点进行人工繁育个体的迁地放归。  相似文献   
143.
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的成因机制一直是宏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中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区(以广西、云南和贵州为主)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区, 也是全球范围内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为了解该区域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根据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标本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标本馆、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博物馆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动物标本室收藏的标本数据, 以及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 共获得18,246条两栖动物记录(219个物种), 然后运用生态位模型估测每个物种的潜在分布区, 并把每个物种的潜在分布区叠加起来, 最终得到该区域在10 km ´10 km生态位模型空间尺度上的两栖物种丰富度地理分布格局图, 最后进行多元回归和模型选择分析。结果表明: 有12种两栖动物仅在喀斯特地貌区分布, 占物种总数的5.48%; 有104种两栖动物仅在非喀斯特地貌区分布, 占物种总数的47.49%; 有103种两栖动物在喀斯特地貌区和非喀斯特地貌区均有分布, 占物种总数的47.03%; 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随纬度的增高而降低; 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和非喀斯特地貌)对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有显著影响(χ2 = 36.47, P < 0.0001), 但模型拟合效果差(McFadden’s Rho square = 0.0037)。影响该区域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最大的环境因子是年均降雨量(R2 = 0.232, P < 0.001), 其次是最干月平均降雨量(R2 = 0.221, P < 0.001)。该区域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的格局主要是由地貌和不同的环境因子共同相互作用的结果, 不过仍有相当一部分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未被解释。因此, 要更全面地认识该区域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格局的形成机制, 有必要加强干扰、捕食、竞争等其他生物因子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144.
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蒋志刚 《动物学杂志》2004,39(2):100-101
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属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普氏野马体型健硕,体长约2.8m,身高1m以上,体重约为300kg。关于普氏野马的分类地位,动物学家尚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普氏野马与家马同属于马亚属,有的学者甚至将普氏野马与家马划为同一个种。有的学者则认为普氏野马是马的祖先,但是一般认为普氏野马和现代家马是具有共同祖先的亲戚。  相似文献   
145.
2.2根据被子植物花的特征和子房类型,结合下列(1~4)图,写出A、B和C花中子房的类型,并写在答案纸中。2.3请在答案纸中回答,A、B、C花分属于哪科,从下述10个科中挑选。1)毛莨科2)木犀科3)蔷薇科4)豆科,蝶形花科5)壳斗科6)十字花科7)唇形科8)茄科9)菊科10)百合科试题3.植物器官横切片的解剖结构材料和用具1)固定的植物器官12)显微镜13)镊子14)解剖针25)叶片16)载玻片27)盖玻片48)内有间苯三酚的滴瓶19)移液管110)10%盐酸溶液(E试剂瓶)111)蒸馏水(C试剂瓶)1自己制备1片横切片,用间苯三酚染色,加几滴盐酸,2~5min后用水洗,盖上盖玻片,在显微…  相似文献   
146.
行为学35.在什么条件下,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会最优化:A.无条件刺激在条件刺激之前;无条件刺激比条件刺激强B.无条件刺激在条件刺激之前;无条件刺激比条件刺激弱C.无条件刺激在条件刺激之前;条件刺激比无条件刺激强D.无条件刺激在条件刺激之前;条件刺激比无条件刺激弱36.人们深入研究了布谷鸟(Cuculuscanorus)和它的寄主作用一个尚未终结的协同进化,布谷鸟在一种小型雀型目鸟类(Passeriformes)的巢中产蛋寄生。由于协同进化,布谷鸟和它的寄主产生不同的行为。下列句子是真的:1)寄主在下午产蛋2)布谷鸟吃寄主蛋3)寄主攻击布谷鸟4)布谷鸟产…  相似文献   
147.
在麋鹿的发情交配季节 ,雄性麋鹿可区分为 3种类型 :“群主”、“挑战者”和“单身汉”。“群主”是一头圈占并控制雌鹿活动的优势雄性。“挑战者”不占有雌性繁殖群 ,但在发情场附近地点展示炫耀。当雌性繁殖群的雌鹿外出采食靠近“挑战者”的展示炫耀地点时 ,“挑战者”会积极地寻求机会与之交配。“单身汉”在繁殖季节不表现发情行为。他们像非繁殖季节一样采食 ,采食后蹲在水塘中休息。我们对何种因素决定麋鹿个体的发情交配计策感兴趣。 1996至 1998年夏天 ,我们在北京麋鹿苑观察麋鹿发情交配行为以分析导致这些行为差异的原因。结果发现 ,“群主”、“挑战者”和“单身汉”用于维持生命的时间预算与用于发情的时间预算成反比 ,并且 ,“群主”、“挑战者”和“单身汉”用于维持生命的时间预算与用于发情的时间预算差异显著。“群主”的绝大部分时间用于发情占群 ,而用于采食、饮水的时间很少 ,所以 ,“群主”在发情期间基本上处于禁食状态 ,靠消耗体内脂肪维持生命。“单身汉”则相反 ,绝大部分时间用于采食、休息和反刍 ,基本上没有发情行为。“挑战者”在发情行为与维持生命行为之间的时间则居于“群主”与“单身汉”之间。交配次数是偏态分布的 ,与雄性发情时间呈正比。“群主”的交配概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8.
原羚属分类地位研究兼论中国羚羊的分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羚羊类动物在世界羚羊类动物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其中普氏原羚、藏原羚和藏羚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普氏原羚是极度濒危动物.开展中国羚羊类动物的分类和进化研究是当务之急.本研究利用形态特征、头骨测量及线粒体DNA的12S rRNA(440 bp)和16S rRNA(590 bp)对原羚属的分类地位及中国其他几种羚羊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发现对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数据的聚类分析的结果差异大,而且质量性状的聚类结果比较符合传统的分类系统.分子分类也得到相似结果,但在属下的分析存在较大差异.7种牛科动物的12S rRNA和16S rRNA序列差异分别为0.2%~7.1%和0.3%~8.4%.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原羚属3种羚羊形成单系群,且蒙古瞪羚与普氏原羚的关系较藏原羚与普氏原羚的关系近.赛加羚应归宿于羚羊亚科,而不是与羊亚科的藏羚形成独立的赛加羚亚科.原羚属的进化可能与青藏高原的隆起有关.  相似文献   
149.
迷卡斗蟋和短翅鸣螽的行为谱及交配行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迷卡斗蟋和短翅鸣螽的行为模式及迷卡斗蟋鸣叫的时间分布。结果表明迷卡斗蟋雄虫单独存在时 ,在一昼夜内其鸣叫的持续时间为 668.38± 1 0 9.86分钟 ( 5 ) ,引入雌虫后鸣叫累计时间减少为 1 7.3± 6.7分钟 ( 5 ) ,并产生音调低沉的求偶声。在昼夜鸣叫活动型式中 ,雄虫单独存在时的鸣叫活动集中于夜间 ;引入雌虫后 ,占区鸣叫、求偶鸣唱和交配行为多集中于白天。根据上述结果提出了机会 -风险平衡假说来解释此现象 ,即白天交配有被捕食的危险 ,雄蟋短期内重复交配以保证精液进入雌蟋体内 ,从而保证了交配的成功 ,补偿了雄蟋所冒风险。短翅鸣螽雄性产生较大的精包 ,当雌体取食精包时 ,精液进入雌体内以保证交配成功。  相似文献   
150.
动物贮食行为及其生态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动物贮存食物,以调节食物的时空分布,度过食物缺乏期。贮食行为是一种特化的采食行为。现已发现上百种鸟类和哺乳类动物贮存食物。植食动物贮藏植物繁殖体,促进了植物的扩散。于是,植物与贮食动物形成了一种协同进化关系。这种关系是自然界互惠关系(mutualism)的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