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4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一、巧施花铃肥,及时防治虫害,同时搞好综合栽培措施,则是增加蕾铃的基础。二、在棉花重施花铃肥后,及时喷施适量的缩节胺或矮壮素,可加快单株成铃速度,使早期蕾铃脱落减少10—20%。三、叶面喷磷、硼、“802”加尿素。盛花期后用2%的尿素和2%的磷酸二氢钾。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叶面喷磷可采用过磷酸钙10倍水浸泡,充分搅拌,放置一夜,过滤后加水稀释0.5%的浓度叶面喷雾。喷硼用0.2%的硼肥液花铃期每亩75公斤,也可用“802”加尿素液喷雾叶面,可提高单位时间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有机碳…  相似文献   
72.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丛枝菌根真菌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亮  王晓娟  王强  王茜  张云飞  金樑 《生态学报》2016,36(10):2787-2797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土壤微生物之一。AM真菌菌丝体网络是由AM真菌菌丝体在土壤生态系统中连接两株或两株以上植物根系所形成的菌丝体网络。随着菌根学研究的深入,如何直观的揭示AM真菌的生态学功能已经成为相关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发现,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开展AM真菌与宿主植物对土壤矿质营养的吸收、转运等方面的研究,以及菌丝体网络对不同宿主植物之间营养物质的分配研究和AM真菌在生态系统生态学中的功能研究。基于此,为了阐明同位素示踪技术在AM真菌研究中的价值,围绕菌根学最新研究进展,系统回顾了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探究AM共生体对不同元素吸收和转运的机制、同位素示踪技术在AM真菌菌丝体网络研究中的价值和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AM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为AM真菌生态学功能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并对本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3.
AM真菌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樑  孙莉  王强  董梅  王晓娟  王茜  张亮 《生态学报》2016,36(3):873-882
AM真菌是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微生物类群,能与陆地生态系统中80%以上的高等植物建立共生体系。目前,AM真菌在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中的功能已经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此,从植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探究AM真菌在维持植物群落多样性和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中的功能。分析发现在个体水平上,AM真菌对宿主植物具有促生效应、抑制效应或中性效应。在种群水平上,分析AM真菌对不同宿主植物吸收土壤矿质营养的分配和调控策略,围绕构成草原植被的两大组成成分:牧草和有毒植物,论述AM真菌对植物种群增长和衰败的调控机制,并从草原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角度,探讨AM真菌与植物群落之间的相关性。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围绕AM真菌对草原生态系统的演替和退化草原的修复等展开论述,以期为利用AM真菌开展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并对草原菌根生态学领域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4.
不断发展与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也是落实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混合式教学改革理念应运而生。同时,大量实用的信息技术工具也为混合式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对混合式教学相关理论的深入分析以及对微信功能的充分挖掘,设计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在《生物资源学导论》课程中开展了基于该模式的教学实践。结果证明,该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绩效。此外,我们还对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总结,为今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陈一  严杰  杨蕾  张佳谊  战欣 《动物学杂志》2022,57(3):422-428
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是生产附壳珍珠的大型海水经济贝类,其依靠强壮的足丝将自身固定在硬质基底上,抵抗水流的冲击和抵御被捕食等。足丝分泌和足丝的形状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本实验采用盐度30为低盐度组、盐度35为中盐度组和盐度40为高盐度组,研究这3种盐度对企鹅珍珠贝足丝分泌、足丝直径和足丝拉力的影响,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法(LSD法)分析这三个足丝相关指标在3种盐度组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显示,3种盐度下企鹅珍珠贝足丝附着率无显著差异,但在整个实验周期72 h内,中盐度组的足丝分泌总数为(48.7 ± 15.1)根,显著高于低盐度组的(24.7 ± 5.0)根和高盐度组的(13.3 ± 1.5)根。在实验的前6 h内,中盐度组的足丝首次附着率显著高于低盐度组和高盐度组(P < 0.05),但在后续的12 h、18 h、30 h、42 h、54 h和66 h这6个时间点,3个盐度组的足丝首次附着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足丝直径未受盐度变化的影响,但盐度对足丝拉力具有显著影响,中盐度组的足丝拉力显著高于低盐度组和高盐度组(P < 0.05)。上述结果表明,企鹅珍珠贝为适应一定范围内盐度的改变,会在短时间内通过抑制足丝分泌来减少能量消耗,随着对环境的适应足丝分泌会恢复。盐度影响足丝分泌且对足丝拉力影响显著,但对足丝直径无明显影响。本研究可以为企鹅珍珠贝养殖及珍珠插核培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6.
海洋动物摄入微塑料已得到广泛证实,但对于大洋性头足类动物仍存在较大空白.茎柔鱼是头足类商业捕捞中产量最高的物种,在东太平洋生态系统占主导地位.本研究以秘鲁外海茎柔鱼成体为对象,定量分析胃和肠道内微塑料的丰度与组成,并探究微塑料在组织和性别间的潜在差异.结果 表明:茎柔鱼雌、雄个体相同组织内存在相似的微塑料丰度与组成.组...  相似文献   
77.
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对高温胁迫的响应与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津优35号’黄瓜幼苗为试材,研究高温(HT: 42 ℃/32 ℃)和亚高温(SHT: 35 ℃/25 ℃)胁迫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及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高温、亚高温明显抑制幼苗生长.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黄瓜幼苗叶片的光合速率(Pn)逐渐降低,胞间CO2浓度(Ci)趋于升高,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光呼吸速率(Pr)和暗呼吸速率(Dr)先上升后下降,高温、亚高温引起Pn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限制.高温、亚高温可使黄瓜幼苗叶片的暗下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电子传递效率(ETR)显著降低,初始荧光(Fo)和非化学猝灭系数(NPQ)逐渐升高.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HT处理的RuBP羧化酶(RuBPCase)和Rubisco活化酶(RCA)活性及其mRNA表达量逐渐降低,而SHT处理的胁迫初期变化不大,3 d后趋于降低;HT和SHT处理的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SBPase)和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BA)活性与mRNA表达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可见,适宜光强下短时亚高温处理黄瓜幼苗不会产生明显光抑制,高温胁迫会对其PSⅡ反应中心造成严重损伤;光合酶受高温胁迫诱导,但其诱导效应与温度升高幅度和高温持续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78.
中间锦鸡儿(Caragana liouana)是中国毛乌素沙地的主要灌木建群种,在其主要分布区采集9个不同地理种源的种子,栽种至同质园,并测定不同器官(根、茎、叶)碳(C)、氮(N)、磷(P)含量,比较种源和器官间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及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不同种源中间锦鸡儿根、茎、叶的C含量差异显著,分别为361.12~426.30mg·g~(-1)、412.32~463.13mg·g~(-1)、419.21~478.94mg·g~(-1);N含量种源间差异显著,分别为20.52~33.67mg·g~(-1)、15.77~23.92mg·g~(-1)、27.60~36.44mg·g~(-1);P含量种源间差异显著,分别为1.52~3.73mg·g~(-1)、1.24~2.14mg·g~(-1)、1.44~2.38mg·g~(-1);不同器官的C/N、C/P、N/P也表现出种源间显著差异。(2)种源和器官对中间锦鸡儿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种源对P、C/P、N/P影响较大,器官对C、N、C/N影响较大。(3)相关性分析表明,N、P分别对C/N和C/P的变异起主导作用,并共同影响N/P的变异。研究表明,中间锦鸡儿的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在长期的适应进化过程中已产生遗传分化,并形成了自身的养分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79.
兴凯湖作为亚太地区水鸟重要的迁徙停歇地以及繁殖地,对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的局域保护有着重要意义。2012~2014年通过样点与样线相结合的方法对兴凯湖保护区春、秋两季丹顶鹤的迁徙数量以及夏季的繁殖数量进行了调查。这3年中兴凯湖地区丹顶鹤的迁徙数量较为稳定,春季迁徙数量51~84只,秋季迁徙数量178~213只;繁殖个体数量呈轻微下降趋势,由2012年的105只下降至2014年的83只;栖息本地的丹顶鹤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多,2013和2014年分别增长15和9只。丹顶鹤数量调查对了解其地理分布和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制订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联合妇乐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LSA)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确诊并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妇乐片口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予以桂枝茯苓丸联合治疗,所有患者连续服药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FP)、血清LS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91.18%,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清AFP、LSA、TNF-α、VEGF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4%,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桂枝茯苓丸联合妇乐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推测其机制与降低血清AFP、LSA、TNF-α、V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