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布鲁氏菌变态反应原的研究Ⅴ.犬种菌的变态反应原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建  马丽君  杨瑞芬   《微生物学通报》1991,18(3):149-152
  相似文献   
102.
我们按照规程要求制备了犬种菌素。它在致敏豚鼠和人体中证明了:它虽为粗糙型菌种,但仍具有变态反应原性;用死菌液10亿/0.1ml给致敏动物作皮试,亦出现良好的变态反应。24小时反应强度为15.8—18.4mm;48小时为6.8—10.8mm。犬种菌液热处理后,其上清液经硫酸铵透析,取其粗提蛋白作为变态反应原,用50μg/0.1ml给致敏动物作皮试,经犬种菌免疫的动物出现弱变态反应(24小时均在10mm以下),经活菌苗致敏的动物出现较强的变态反应(24小时为13—14mm,48小时为10.5—11mm)。犬种  相似文献   
103.
固兵 《古生物学报》1991,(5):581-581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于1991年4月25日至28日在青岛召开,来自全国66个单位13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前收到论文摘要90篇,会上有34位代表作了学术报告。会议期间珊瑚学科组和双壳类学科组开展了活动。这次学术年会是近几届年会中与会人数较少的一次,但却是学术思想很活跃、内容很广泛、富有开拓精神的一次学术年会。会上有徐道一和徐钦琦等同志所作的天地生系统观及天文气候学与古生物学关系的报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对毛霉目中6科16属40个种共60株真菌DNA的G+C含量与分布作了系统的研究。在提取DNA时选用了Storck等人在Marmur提取细菌DNA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真菌DNA提取法,经过一些修改后成功地提取了毛霉目真菌的DNA。经该法提取的DNA片段长、纯度高,在热变性时DNA的增色效应一般都大于35%。各个种的GC含量大致有一固定值。根据所测毛霉目16属各属真菌的平均GC含量,可将它们分为明显的三组:Gongronella, Haplosporangium, MortierellaSyncephalastrum为一组,GC含量最高为46.0-49.8%; Cunninghamella单独成一组,GC含量最低只有28.8%;其他各属包括Absidia, Mucor, Rhizopus等GC含量介乎这两组之间,分布于34.9-41.9%。这一次序除Helicostylum与Circinella的数值低于他人的报道外,其余和文献报道值一致。一般属内GC含量变化小于10%,种内变化小于2%。所测得的G+C mol%对分Syncephalastrum monosporum Zheng et al.和Mortierella ramanniana (Moeller) Linneman的合理归属提供了佐证。对某些所测结果与文献报道值有出入的原因作了讨论和分析。对采用Mandel等1970年建议的公式GC=(Tm 0.1×SSC/50.2)-0.990来计算GC含量的依据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5.
106.
基于GF-2的油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是黄土高原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快速准确地估测其地上生物量,对开展该地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等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陕西省黄龙山林区石堡林场的油松人工林为对象,结合国产卫星高分二号(GF-2)的多光谱遥感影像与野外同时段实测样地数据,对其地上生物量进行了估算.提取了5种植被指数和8种纹理信息,基于普通回归、逐步回归、岭回归、拉索回归与主成分回归5种方法在4种纹理窗口(3×3、5×5、7×7和9×9)下建模,使用留一法交叉验证测试了每个模型的估算精度.结果表明: 提取的遥感因子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关系,大部分遥感因子与油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GF-2数据在石堡林场油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的反演中可以实现较高精度,其中估算效果最好的是使用了9×9纹理窗口的主成分回归模型,估算效果最差的是使用了3×3纹理窗口的普通回归模型.利用国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对油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进行反演研究,可以为西北地区林业部门进行森林生物量监测、资源管理与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7.
叶肉导度(gm)指叶肉细胞内部的CO2扩散能力,它是叶肉细胞阻力的倒数.光合作用研究的早期,研究者们多将叶肉细胞对CO2的扩散阻力视为零,即假定gm无穷大,而忽略了其对光合作用的限制.但近来的研究表明,gm是有限的,并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此外,gm的大小直接决定了CO2在叶片内的扩散量,进而影响到植物光合效率的高低.因此,gm的估算对于植物光合能力的评估意义重大.目前,气体交换与叶绿素荧光相结合法、曲线拟合法以及瞬时碳同位素(13CO2)辨别法已经成为植物gm估测的3种常用方法,但国内针对这3种方法原理及其优缺点介绍的文献极少,阐述这3种方法的原理、过程并比较分析其优缺点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综合了相关文献,从原理、推导过程及优缺点3方面对上述3种gm估测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结果表明: 曲线拟合法虽然易于理解,便于操作,但其拟合模型因光合作用的发生状态不同而不同,需要研究者对光合作用不同状态进行严格划分,不利于广泛推广应用;瞬时碳同位素(13CO2)辨别法虽然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但其测定过程比较复杂,对试验操作的要求比较严格,同时该方法对试验误差的敏感性较差,可靠性不高.相较上述两种方法,气体交换与叶绿素荧光相结合法的可操作性更强,可靠性更高,更利于多处理多重复的大样本的观测分析,叶绿素荧光技术的使用,既简化了试验步骤,又降低了试验过程的偶然误差,增加了观测结果的科学性;此外,叶绿素荧光技术还能为叶片提供饱和脉冲活化能,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叶片的光合潜能,但该方法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为了提高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准确程度,试验中需要使用较低的气体流速,而流速的降低又会增大气体扩散泄漏的风险,所以该方法对选择合理气体流速的要求很高. 综合来看,气体交换与叶绿素荧光相结合法在植物gm的实际测定中的认可度最高,使用最广泛.  相似文献   
108.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新疆玛纳斯湖湿地生态变化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丽春  焦黎  来风兵  张乃明 《生态学报》2019,39(8):2963-2972
以2000、2006和2016年3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实地考察,借助RSEI指数,对玛纳斯湖湿地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技术集成植被指数、湿度分量、地表温度和土壤指数建立的RSEI指数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可较好的对玛纳斯湖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其时空变化进行监测和评价。2000、2006和2016年RSEI指数均值分别为0.227、0.183、0.234,对RSEI指数进行分级处理后,发现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等级居于主导地位,"优"等级有所增加,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向好的方向发展。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于玛纳斯湖湿地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是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多年来粗放型的农业发展使玛纳斯河流域人口、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调。从优化水资源配置角度提出对主要源流流域水土资源大规模开发的同时,应重视尾闾湖泊湿地的生态价值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9.
水稻的小孢子母细胞在花粉囊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小孢子, 小孢子进一步发育成花粉粒。当花粉成熟时, 花粉粒从花粉囊中释放出来进行受精。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已经发现了一些参与这一过程的基因, 包括控制花粉囊组织的分化、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小孢子的发育和花药的开裂等。本文旨在总结水稻花粉发育过程及其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肝癌细胞弹性变化对其表达的整合素分子与配体分子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壳聚糖/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作为 可变基底材料,并将人肝肿瘤细胞(HepG2)接种到不同软硬度壳聚糖/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基底上,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力与距离模 式定量测定不同软硬基底上生长的HepG2 肝瘤细胞膜表面整合素分子与层粘连蛋白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结果:功能化的原子 力显微镜探针与不同软硬基底上生长的细胞所产生的粘附情况不相同,细胞生长在培养皿的为对照组;细胞生长在硬度为1000 Pa 壳聚糖/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基底上的为实验组,表达在HepG2 肝瘤细胞膜上的alpha-6-beta-1 整合素与其配体层粘连蛋白相互作用力 的大小分别为19± 7 pN和38.85± 19.7 pN。结论:基底软硬度会影响细胞整合素与配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