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探讨短棒状杆菌体外用药的抑菌效果,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将短棒状杆菌稀释成6.0×109/mL的菌悬液,分别与已传代扩增的1.0×102/mL的供试菌菌悬液等量混合,再接种至培养皿中,计算菌落总数。同时设生理盐水、CP滤液和灭活CP的对照试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病奈瑟菌、铜绿假单胞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较对照组同比长菌量明显减少,T检验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白假丝酵母菌、黑曲霉与对照组长菌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短棒状杆菌外用给药对某些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对白假丝酵母菌及黑曲霉菌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72.
对世界取食、危害竹子的飞虱类昆虫的物种多样性、区系成分和分布特点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该类昆虫的分布格局及可能的起源与演化路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截至目前全世界共记录竹子飞虱20属105种,均隶属于飞虱亚科,以凹距飞虱族为优势类群,有18属95种,分别占竹子飞虱属、种数的90%和90.5%,余下的为飞虱族的类群;竹子飞虱主要分布于东洋界(16属96种,占91.4%)和新热带界(6属13种,占12.4%),少数属种可渗透分布至古北界;竹子飞虱的特有属、种极为丰富,特有属13个,占竹子飞虱总属数的65%,特有种89个,比例高达84.8%;竹子飞虱可能起源于新生代第三纪的冈瓦纳古陆,东洋界的中国南部和南亚诸岛是竹子飞虱的现代分布和分化中心,新热带界的厄瓜多尔可能是竹子飞虱的又一现代分布和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73.
铅胁迫对木榄幼苗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含不同浓度Pb(NO3)2(0~40 mmol·L-1)的Hoagland营养液处理沙培中的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幼苗,2个月后测定幼苗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对其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结果表明,1~10 mmol·L-1 Pb促进幼苗根和叶中抗氧化酶活性,但在20~40 mmol·L-1 Pb高浓度下,酶活性下降。电泳结果显示,Pb主要影响阴离子型POD同工酶活性。20~40 mmol·L-1Pb强烈抑制根中所有CAT同工酶的活性;30~40 mmol·L-1 Pb诱导出1条新的Cu/Zn-SOD同工酶LS-3和3条新的CAT同工酶RC-3、LC-2和LC-3。  相似文献   
74.
海藻糖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概述了近几年来海藻糖功能开发的最新进展,介绍它在提高分子生物学实验反应效率,改进生物制剂的保存方法及抗逆植物基因工程等领域的重要应用,同时介绍了海藻糖一些功能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75.
肿瘤细胞能够采用不同的策略抑制人体免疫系统,使其不能正常杀伤肿瘤细胞。前期研究表明,重组人过氧化物还原酶-5 (human peroxiredoxin-5, hPRDX5)能够激活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控制与清除肿瘤,然而,其确切的作用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hPRDX5是否通过激活或者逆转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极化状态,从而发挥其抗肿瘤活性。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hPRDX5均能显著增强巨噬细胞活力(P<0.00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hPRDX5显著增强RAW264.7细胞NO分泌水平(P<0.001);ELISA检测结果揭示,hPRDX5促进RAW264.7细胞TNF-α (P<0.01)和IL-6 (P<0.001)的分泌;流式细胞术结果揭示,hPRDX5能够升高RAW264.7细胞抗原分化簇(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 80 (P<0.0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