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8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61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固定化在多孔玻璃上的青霉素酰化酶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肠杆菌As 1.76提取青霉素酰化酶,经纯化,用戊二醛圈定在氯烷基硅烷化多孔玻璃上。初步摸索了固定化条件。固定化酶的米氏常数为7.7 x 10-4M,比自然酶大10倍,但竞争性抑制剂苯乙酸对固定化酶和自然酶的抑制常数基本相同,固定化酶的最大反应速度为5.8×10-2M/min,比自然酶大2.5倍,水解NIPAB的最适pH为7.O,比自然酶低1个pH单位,最适反应温度比自然酶低i0℃,固定化酶在pH 5.8—8.0之间较稳定,较自然酶的范围略窄;固定化酶在40℃以下稳定,而自然酶在45℃以下稳定。  相似文献   
22.
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又称贝母鸡、鹰鸡、火炭鸡,隶属于鸡形目、雉科、虹雉属的鸟类,是珍稀濒危种类,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在四川省境内见于岷山、邛崃山、相岭、大雪山和沙鲁里山等山系的林带以上,海拔3,400—4,300米的多岩石高山、亚高山的杜鹃灌丛,草甸带。其主要特征,雄鸟羽冠覆颈项,上体大都呈金属蓝绿色,下背纯白,尾蓝绿,下体黑色。体型大,重达3—4公斤。绿尾虹雉常发出委婉悦耳的多音节鸣声,迥然不同于雉科的其它种类。在大雾或阴雨天,几乎整天发出叫声,而在晴天的白昼则消声匿迹。这现象可能与它的天敌(猛禽)的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23.
自广东省韶关地区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链霉菌,编号为T21-IB。该菌株所产抗生素对螨和蚜虫等有较好的杀灭效果。根据对其生物学特征鉴定,除某些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外,与浅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eolus)很相似,故认为是浅黄链霉菌一个新变种,定名为浅黄链霉菌韶关变种 (Streptomyces flaveolus var. shaoguanensis, n. var.)  相似文献   
24.
徐光启(1562—1633)是我国明末时期的一位伟大科学家。他对我国数学、天文学和农业的发展,起过很大的作用。徐光启十分关切当时的国计民生。蝗虫是我国历代农业上的最大害虫。为了寻求有效的除蝗办法,他深入实际进行观察,遍走各地访问老农,更不辞劳苦从浩繁的史籍中搜集有用的资料。由于他的刻苦钻研,在当时他终于比较清楚地认识了蝗虫的生活习性,并  相似文献   
25.
在我国古代生物学史上,关于动物标本制作的例子还很少见。最近薄树人同志相告,发现有两例,现介绍如下:陶宗仪的《輟耕录》(1366)中记道:“至正乙巳春(1365),平江金国宝,袖人腊出售,余获一观,其形长六寸许,口耳目鼻与人无异,亦有髭须,头发披至臀下,须发皆黄色,间有白发一根,徧身黄毛,长二分许,脐下阴物乃男子也,相传云,至元间,世皇受外国贡献……无几何即死,因剖开背后,剜去肠脏,实以他物,仍缝合烘干,故至今无恙.”文中提到只有六寸长  相似文献   
26.
正常休循环血压之平衡及高血压症之形成机制,在現代医学界,仍然是一极引入注意;也非常重要的問題。高血压基本上是血压生理平衡的一种偏差,为了闡明高血压症的主要原因,我們首先須探討調节血压的各种生理机制。大家知道,血压之所以能够維持在正常生理限度之內,是通过位在主动脉弓吸頸动脉竇內压力感受器的反射作用的。大家也都知道,血压是由主动脉神經(或減压神經)及頸动脉竇神經的抑制作用反射地控制着。如果将这四条神經(通常称为緩冲神經)切断,就可以引起一种急性或慢性的  相似文献   
27.
为了研究染色体畸变与微核形成的关系,本实验用不同浓度的丝裂霉素C(MMC,0.025—0.4μg/ml),处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观察中期染色体畸变与不同细胞周期形成的微核间的关系。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MMC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细胞率(ACF),未经培养的G_0期淋巴细胞的微核细胞率(NC-MNCF)以及培养的淋巴细胞的微核细胞率(C-MNCF),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并可用幂回归方程描述;(2)微核形成与染色体畸变全然无关的NC-MNCF,和C-MNCF一样,与ACF呈良好的正相关;(3)用胞质分裂阻滞(CB)法,检测MMC诱发的CB-MNCF,较C-MNCF无显著提高,MNCF/ACF的比值较小,并随着MMC剂量增加从0.15左右降到0.03。所有上述结果表明,不能简单理解微核形成与染色体畸变间的关系,在分裂的细胞群体中,中期染色体畸变可能仅是微核形成的一种来源。  相似文献   
28.
29.
抗氧化剂与自由基消除剂对硒性白内障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30.
检测植物病毒,通常采用琼脂双向扩散、对流免疫电泳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等三种方法,而在研究一些植物病毒之间的亲缘关系方面,琼脂双向扩散则能提供其他方法所不能提供的免疫学图谱。我们在做琼脂双向扩散时发现,植物病毒的某些寄主与提纯病毒时所用磷酸盐缓冲液之间常能形成非特异带。本文报道非特异带的干扰现象及其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