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冻融作用对三江平原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富  臧淑英  刘赢男  吴祥文  倪红伟 《生态学报》2019,39(21):7938-7949
为了研究冻融作用对不同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酶活性的影响,选取三江平原未受干扰小叶章湿地(UDAW),干扰小叶章湿地(DDAW)和水稻田(RP)土壤(0-10 cm,10-20 cm和20-30 cm)进行室内冻融模拟实验。实验设置(-10-10℃)和(-5-5℃)两个冻融幅度。将经过3次、6次、10次和15次冻融循环处理后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和酶活性分别与未经过冻融处理的FTC(0)对比。结果表明:冻融循环增加了3种湿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浓度。随着活动层深度的增加,同一类型土壤DOC增量降低,不同类型土壤DOC增量为UDAW最高,其次是DDAW,RP增量最低。与此相反,冻融循环均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浓度和纤维素酶、蔗糖酶和淀粉酶的活性。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冻融循环对MBC和3种酶活性的影响逐渐减弱,不同类型间MBC浓度和3种酶活性降低幅度为UDAW高于DDAW,RP降低幅度最小。冻融幅度对DOC浓度的影响为-5-5℃大于-10-10℃,而对MBC浓度和3种酶活性的影响则是-10-10℃大于-5-5℃。冻融次数显著影响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DOC与MBC)及3种酶活性(P < 0.05)。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DOC浓度先升高后降低,MBC浓度和3种酶活性则先降低后升高。此外,UDAW和DDAW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土壤酶活性显著正相关(P < 0.01),暗示DOC浓度的增加,MBC起着重要作用。而在RP土壤中,二者的相关性降低,或许与人类的强烈干扰有关。  相似文献   
73.
在东北亚地区(中国的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北部、日本、朝鲜半岛、蒙古国、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具有较为丰富的鼩鼱科类群。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快速发展,使东北亚地区鼩鼱科动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不断深入。对鼩鼱科动物的分子系统发育、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系统地理学等分子生态学内容进行了综述。提出鼩鼱科动物分子生态学研究未来的发展:1)东北亚地区第四纪冰期避难所的研究;2)同域分布的鼩鼱科动物比较系统地理学研究;3)中国东北地区鼩鼱科动物在东北亚分布区的系统地理学地位;4)新型分子标记和分析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74.
目的:获取GEBP11(肿瘤血管靶向肽)三聚体,即2PEG-(GEBP11)_3,以期提高GEBP11短肽的受体亲和力及特异性、血液循环。方法:通过PEGylation和多聚化修饰合成2PEG-(GEBP11)_3,通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胃癌细胞SGC7901体外共培养以获的胃癌血管内皮细胞的部分特性,在对两者进行结合特异性的检验。结果:成功获取2PEG-(GEBP11)_3;GEBP11和2PEG-(GEBP11)_3的IC50值分别为451.7±3.8,52.6±3.4 nmol/L(n=3),三聚体GEBP11短肽的受体结合活性几乎是单体的10倍。结论:细胞竞争性结合实验和放射自显影提示2PEG-(GEBP11)_3与Co-HUVECs的亲和力高于单体,且标记过程对GEBP11短肽与Co-HUVECs的亲和力无明显影响,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单用阴道超声(TVS)、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超声子宫水造影(SIS)以及三种方法联合诊断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EP)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6例行宫腔镜联合诊刮或病检的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各种检查方法对EP的筛查结果,评价各种检查方法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预测值。结果:206例不孕症中,共确诊EP患者60例,阳性率29.1%。三种检查方法中,TVS的灵敏度最高(70.0%),特异度最低(73.3%),漏诊率最低(30.0%),误诊率最高(26.7%),正确诊断指数最高(43.3%),阴性似然比最小(0.409),阴性预测值最高(85.6%);SIS检查的灵敏度最低(38.7%),漏诊率最高(61.3%),但是特异性最高(93.3%),误诊率最低(6.7%),阳性似然比最大(4.284),阳性预测值最大(66.6%),正确诊断指数最低(32.0%);HSG检查的上述各项评价指标均介于TVS和SIS之间。TVS和SIS与金标准的符合率低,Kappa值均小于0.4;HSG符合率最高(86.2%),Kappa值0.647。三种检查联合诊断的灵敏度89.3%,漏诊率10.7%,特异度91.4%,误诊率8.6%,正确诊断指数80.7%,阳性似然比10.384,阴性似然比0.117,符合率89.3%,Kappa值0.792,阳性预测值83.3%,阳性预测值94.6%。结论:对于宫腔可能存在内膜息肉的不孕症患者,单一采用阴道超声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或超声子宫水造影方法的灵敏度均较低,漏诊率高,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差,而三种方法联合用于诊断不孕症患者EP的真实性、可靠性及预测值均较好。  相似文献   
76.
炎症反应过程中有效控制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iric oxide,NO)的过度分泌和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对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过度活化和巨噬细胞介导的急性炎症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研究检测了以5,8-二甲氧基-1,4-萘醌(5,8-dimethoxy-1,4-naphthoquinone,DMNQ)为中间体,通过有机合成反应获得的6种新萘醌类衍生物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分泌和细胞内ROS水平的抑制效果及其机理。结果显示,在6种新合成的化合物中,2-环戊氨基-5,8-二甲氧基-1,4-萘醌具有明显抑制RAW264.7细胞NO分泌和细胞内ROS水平的效果,同时不影响细胞的吞噬能力。另外,通过对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分析发现,#6化合物能够有效地抑制ROS依赖性的ERK和JNK磷酸化水平,最终发挥降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分泌和i NOS蛋白质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为研究黄绿卷毛菇群体遗传结构,以青海、西藏、四川3个省份的10个地理群共91个样本黄绿卷毛菇为实验材料,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和分析所有样本的LSU和ITS序列。结果显示:1 995bp的LSU和ITS基因序列共有8个变异位点,得到20个基因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分别为0.538±0.026和0.00029±0.00002;青海玉树和青海兴海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分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黄绿卷毛菇群体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75.70%),种群间遗传分化较大。系统进化树结果也表明,10个地理群分成2个支系,黄绿卷毛菇群体存在明显的地理结构。中性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黄绿卷毛菇群体有着复杂的群体历史,曾发生过种群数量扩张,近期种群数量正在衰减。  相似文献   
78.
概述了大熊猫尿液样本采集和保存方法,系统总结了大熊猫尿液类固醇激素的提取方法、测定方法以及大熊猫尿液类固醇激素在应激反应监测、发情期监测及最佳配种时间选择、雌性卵巢功能和妊娠监测、雄性繁殖力评估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工作,对大熊猫尿液类固醇激素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9.
目的建立百日咳组分疫苗丝状血凝素(FHA)抗原含量监控的ELISA检测法。方法制备的多克隆抗血清,经辛酸硫酸铵法纯化抗体,用过碘酸钠氧化法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以棋盘滴定法确定最佳包被抗体及酶标抗体的浓度配伍,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法。结果对双抗体夹心ELISA法的特异性、最佳线性范围、检测限度、精密度、准确度、测定限量、适用性的一系列验证试验表明,该方法与百日咳组分疫苗中PT和Prn无明显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好。在0至20 ng/mL测量区间有最佳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经实验内12次及不同试验间3次测定16、8、4 ng/mL中的FHA含量,变异系数在0.2%~11.4%间,回收率在96.9%~114.5%间,精密度及准确度验证均符合常规质控要求,因此测定限量为4 ng/mL。结论该方法能有效检测出百日咳杆菌培养上清中的FHA含量,可用于百日咳组分疫苗生产过程的中间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0.
目的:本实验通过中药对肝星状细胞和肝组织蛋白质组的干预实验,从蛋白质组学角度进一步揭示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和中药的药理作用,为新药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正常大鼠肝星状细胞、加入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肝星状细胞及加入肝复康药物血清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肝星状细胞,分别设定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同时分别将注射二甲基亚硝胺、肝复康的大鼠设定为模型组及治疗组,并将各组大鼠肝脏取出。分别提取以上各组的总蛋白质并进行等电聚焦电泳,随后进行SDS-PAGE电泳。凝胶染色后比对蛋白质斑点,找出上调和下调的蛋白质。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不断延长,HSC的蛋白质表达在不同时间有了不同变化。大鼠造模4周后,模型组与治疗组肝组织总蛋白质图谱存在着一定差异,部分蛋白质在两组中表现出不同的丰度。结论: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多种蛋白质的作用有关。中药肝复康治疗肝纤维化是通过调节多个蛋白质表达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