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34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甲状旁腺素对成骨样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状旁腺素(PTH)是调节钙磷代谢的经典激素,有报道PTH对其靶细胞-成骨细胞有促增殖分化作用。经多层次、多水平的实验研究证实,PTH对成骨样细胞ROS17/2.8确有促增殖作用。(1)细胞计数、MTT[3-(4,5-dimethylthia-zol-z-yi)2,5-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测定及SRB(sodiumrhodamineB,SRB)染色均显示经PTH(10-9mol/L)处理的细胞,其数目明显增加;(2)3H-TdR参入增加;(3)与增殖相关的原癌基因(c-fos、c-jun、c-ki-ras和c-myc)的表达增强;(4)成骨细胞特征性蛋白-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这些结果不仅表明该激素具有非经典样作用,同时意味着激素也参与其靶细胞增殖分化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92.
为研究中国汉族群体IDUA基因球KpnⅠ酶切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以及该位点等位基因片段传递的规律,采用PCR-RFLP技术,对162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中国汉人的324条染色体进行检测,另又对5个家系16位成员进行同样的检测,然后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等位基因A1频率为0.17,等位基因A2频率为0.83,杂合率为29%;A1、A2的传递规律与理论上预计的完全符合。认为中国汉族群体IDUA基因KpnⅠ酶切位点也具有遗传多态性,并且与国外报道的无显著性差异;A1、A2在世代中的传递完全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993.
芡实绒毡层细胞发育的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芡实( Euryaleferox Salisb) 绒毡层细胞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 质体出现明显的变形期,细胞中二核常相互贴近或呈嵌合状态, 细胞壁间层中胞间连丝发达。减数分裂期, 绒毡层细胞壁融解消失, 胞间连丝断离, 细胞间发育出现不同步现象。质体开始积累淀粉, 部分质体呈空泡状, 并出现质体膜内陷, 这与液泡具相似的功能。四分体时期, 绒毡层细胞内部结构开始解体。单核小孢子时期, 绒毡层细胞解体消失, 使小孢子后期发育的营养来源受到影响,作者认为这是生产上成熟花粉囊中花粉粒少而且发育不正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4.
中国南方汉族群体MPSI型Kpn I酶切位点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国汉族群体IDUA 基因Kpn I 酶切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以及该位点等位基因片段传递的规律, 采用PCR-RFLP技术, 对162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中国汉人的324条 染色体进行检测,另又对5个家系16位成员进行同样的检测,然后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等位基因A1 频率为0.17,等位基因A2 频率为0.83,杂合率为29%;A1 、A2 的传递规律与理论上预计的完全符合。认为中国汉族群体IDUA 基因 Kpn I 酶切位点也具有遗传多态性, 并且与国外报道的无显著性差异;A1、A2 在世代中的传递完全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Abstract: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the Kpn I site in the α-L-iduronidase(IDUA) gene from a Han population in southern China and to study the mode of transmission of alleles, PCR-RFLP was used to analyze 324 chromosomes from 162 Chinese unrelated healthy Han individual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genotypes of 16 members in five families. To compare the frequencies and heterzygosity betwee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and Caucasians in Western by using χ2test. The frequency of allele 1 (450bp) was 0.17,allele 2 (390 plus 60 bp) 0.83, the heterozygosity was 29%.The genotypes of each member of all families detected was completely agreement with the theorical assessment. The locus of Kpn I in the IDUAgene from Han population has polymorphism.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and Caucasians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 transmission of alleles was agreement with the Mendelian genetic law.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2000年7月至2001年7月的周年调查结果表明,粤东柘林湾浮游桡足类29属57种,其中,强额拟哲水蚤Para-ca;amis crassorpstris和短角长腹剑水蚤Ootjpma brevicomis为优势种,合计占浮游桡足类总个体数的66.7%.柘林湾是一个浮游桡足类相对丰富的海湾,年均总个体数达5.4×103ind.@m-3.浮游桡足类的种类数和总个体数均表现为湾外大于湾内的平面分布格局,周年变化基本上为单峰型,高峰期位于5~10月,最低谷位于冬季1月.  相似文献   
998.
核磁共振作为一项医疗手段已日渐为人们所熟悉。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没有创伤的对生命体进行观察。去医院做一项核磁共振检查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但是您听说过给葡萄酒做核磁共振吗?葡萄酒是惟一种有生命的酒类饮料,它在经历过发酵、陈酿、装瓶之后仍然处于活跃状态,会继续成熟、变化。它有益健康的功能与  相似文献   
999.
野生物种资源的价值评估是保护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物种保护、生态补偿以及TEEB行动计划的理论基础和依据。运用条件价值法(CVM)对珍稀濒危鸟类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进行非使用价值评估。研究共回收有效样本503份,其中70.97%有支付意愿,通过平均值法和中位值法估算得出我国城镇人口对褐马鸡的人均支付意愿为28.39—36.88元/a,由此得到褐马鸡的非使用价值在21.89×10~9—28.44×10~9元/a之间。通过建立Logit计量经济模型对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得到受访者对褐马鸡的了解程度、见过褐马鸡次数、受教育程度及收入水平等因素对支付意愿具有正的影响,其中了解程度的影响最大,而年龄对支付意愿具有负的影响。除此以外,评估的范围、支付意愿的单位以及总样本的设定也会直接影响物种价值评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00.
气候变化下中国潜在植被演替及其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在植被的研究能够真实反映气候条件对植被形态变化的影响,是植被-环境分类与关系研究的起点,也是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的关键,对区域植被生态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综合顺序分类系统,对过去30年(1986—2015年)和IPCC5发布的RCP4.5情景下未来3个时期(2030s、2050s和2080s)潜在植被的空间分布进行了GIS模拟,并分析了潜在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中国分布的潜在植被类型数量及各类在不同时期所占比例均存在差异,同时炎热极干热带荒漠类(VIIA)为各个时期共同缺失的潜在植被类型。(2)潜在植被的分布面积整体上呈现出冷干型潜在植被类型面积逐渐减少、暖湿型潜在植被类型面积逐渐增加的趋势,具体表现为扩展型、缩减型和波动型3类;潜在植被类组的重心发生了不同方向、不同距离的移动变化。(3)中国潜在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存在敏感性差异,其空间分布形态总体呈现出不同敏感性程度的区域相间分布的特点。敏感性高的区域、敏感性较高的区域和敏感性较低的区域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2.28%、14.39%和43.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