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本文观察分子佐剂C3d3增强hCGβ蛋白避孕疫苗体液免疫效力的能力。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以phCMV1为载体分别构建分泌型、带有6个组氨酸纯化标签的真核表达质粒phCMV1-6His-hCGβ-C3d3和phCMV1-6His-hCGβ,在CHO细胞中获得重组蛋白的稳定、高效表达,并用镍柱和凝胶过滤层析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分别用hCGβ-C3d3融合蛋白、hCGβ 弗氏佐剂和单用hCGβ免疫生育期雌性BALB/c小鼠,共免疫两次,间隔4周。ELISA测定血清中抗hCGβ抗体滴度,并对各组小鼠产生的抗血清中和hCG生物学活性的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hCGβ单独免疫组在加强免疫后才见抗体生成,其抗体滴度比hCGβ-C3d3融合蛋白免疫组低1995倍,C3d3的佐剂能力是弗氏佐剂的10倍(初次免疫)-32倍(再次免疫),并且hCGβ-C3d3融合蛋白免疫小鼠产生的抗血清具有很强的中和hCG生物学活性的作用。实验证明通过分子佐剂C3d3可以大幅提高机体对hCGβ的体液免疫应答能力。  相似文献   
102.
GABARAP(GABAA-receptor-associated protein)是最新发现的与GABAA受体g2亚基胞内区有相互作用的蛋白, 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它可能是通过与微管相互作用辅助GABAA受体向细胞膜上运输并使受体在膜上聚集。本文中用PCR方法扩增出编码人GABARAP(hGABARAP)的cDNA片段, 然后分别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6/HA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X4T2中。将后者导入大肠杆菌BL21中, 经过IPTG诱导后用谷胱甘肽偶联的Sep- harose-4B柱子纯化出融合蛋白GST-hGABARAP。以此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抗GABARAP的抗血清, 并用GST- hGABARAP耦联的NHS-activated Sepharose 4柱子纯化抗体。纯化的抗体可以用于真核细胞中过量表达hGABARAP的Western和免疫染色检测。结果表明, 过量表达的hGABARAP在真核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表达, 部分集中于核周 区域。  相似文献   
103.
食品中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和李斯特菌病的危害近年来引起世界各国食品和卫生部门的广泛关注.关于如何找到一种快速、敏感、准确、合理的检验方法,是当今各国食品卫生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对该菌的传统分离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核酸检测等方法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进行该菌的准确、快速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为了经济快速分离眼镜王蛇(Ophiophagushannah,Oh)蛇毒中的毒素成分。 方法 用普通离子交换剂于高效液相色谱柱 (HPLC) TSKgel SP-Toyopearl 65 0 SF (4× 1 5 0 mm)层析法 ,实验取得最佳分离条件后 ,将蛇毒样品上柱后进行梯度洗脱 ,各洗脱峰收集后在 Cosmosil 5 C4-AR-3 0 0柱 (4 .6× 1 5 0 mm)上进行逆相 HPLC分析。非单峰组分再进行 HPLC凝胶过滤柱TSKgel Toyopearl HW-40 Fine(4× 2 5 0 mm)层析 ,层析峰组分再进行 HPLC逆相分析。 结果 眼镜王蛇毒经HPLC离子交换柱层析获得了 1 6个蛋白组分 ,其中有 5个组分经逆相 HPLC分析单一组分 ;另外的复合性组分再进行 HPLC凝胶过滤柱层析后又得到 5个单峰蛋白组分。 结论 HPLC离子交换柱层析对分离蛇毒蛋白很有实用价值 ,特别是蛇毒样品量少的情况下 (1 0 ug)也能较好分离。还具有分离时间短 (1 h左右 ) ,无须低温条件等优点。HPLC凝胶过滤柱层析可进一步使蛋白组分得到提纯  相似文献   
105.
红曲菌代谢产物中低极性组分的分离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油醚∶醋酸乙酯 =4∶1(V/V)作为洗脱剂 ,采用柱层层析粗分离醇溶性红曲菌代谢产物中的低极性组分。经浓缩、结晶除去白色结晶后的浓缩液 ,用正己烷∶醋酸乙酯 =9∶1(V/V)作为展开剂进行薄层层析分离 ,在紫外灯下观察 ,从低极性组分中分离出六个组分 ,分别为 :具荧光组分、两个相隔较近的黄色组分、淡黄色具荧光组分、具浅蓝绿色荧光组分、具荧光组分。各组分的Rf 值分别为 :0 2 9、0 15、0 12、0 0 9、0 0 6、0 0 4。MS测定结果表明 ,Rf 值最大的具荧光组分可能为含有 OH及Br的共轭烯烃或脂肪酮 ,而在紫外灯下呈淡黄色组分为含有 OH的环状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6.
类黄酮化合物对糖基化反应终产物AGE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比较了芸香苷 (G Rutin)、地奥明糖苷 (G Diosmin)、柚苷 (G Naringin)、橘皮苷 (G Hes peridin)对蛋白质糖基化反应的终产物AGE包括荧光性AGE、CML、Pentosidine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各种类黄酮化合物对荧光性AGE、CML均有抑制作用 ,其抑制效果依次为芸香苷、地奥明糖苷、柚苷、橘皮苷 ,且比氨基胍的抑制作用相对持久。在对Pentosidine的抑制作用中 ,地奥明糖苷、柚苷、橘皮苷仅有微弱的抑制作用 ,而芸香苷则相反有一个促进作用。这可能是由于Pentosidine的生成路径与荧光性AGE和CML有所不同 ,有待进一步探讨。类黄酮化合物对AGE的抑制机理与其抗氧化性、消自由基作用有关。根据实验结果 ,笔者认为 ,芸香苷、地奥明糖苷、柚苷、橘皮苷等化合物对蛋白质的糖基化反应有抑制作用 ,并且这种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蛋白质糖基化反应的前期阶段  相似文献   
107.
大花蕙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1植物名称 大花蕙兰 (Cymbidiumfaberi )。2 材料类别 幼芽、幼根。3 培养条件 以VW和 1 2MS为基本培养基。诱导圆球茎培养基 :(1 )VW 6 BA 0 .3mg·L-1(单位下同 ) KT 0 .3 NAA 1 .2 CM 1 5 0ml·L-1 0 .2 %活性炭 ;(2 )VW 6 BA 0 .3 KT 0 .3 NAA 2 .0 0 .3 %CH CM 1 5 0ml·L-1 0 .2 %活性炭。圆球茎增殖培养基 :(3 )VW 6 BA 0 .3 KT 0 .3 NAA 0 .2 0 .2 %活性炭。壮苗生根培养基 :(4) 1 2MS GA1 .0 NAA 0 .1 1 5 %香蕉泥 ;(5 ) 1 2MS…  相似文献   
108.
安徽省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汪左  黄静  杨淑杰  贺广均  张运 《生态学报》2018,38(17):6268-6279
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是衡量碳水循环耦合程度的重要指标,估算安徽省农田生态系统的WUE并分析其时空变异规律,探究其影响因素,对该区域农田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MODIS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安徽省近15年农田WUE的年际、年内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1) 2000—2014年间安徽省农田WUE的变化范围为1.38—1.66 g C mm~(-1)m~(-2),多年均值为1.54 g C mm~(-1)m~(-2),整体上农田WUE年际呈现增长变化趋势,变化率为0.011 g C mm~(-1)m~(-2);具有较强的空间分异性规律,整体上呈现北高南低趋势,淮河以北各市的农田WUE较高,高于全省多年均值,淮河以南地区的农田WUE则低于全省水平。(2)安徽省农田WUE的年内变化呈现双峰型变化格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以淮河为界,南北各市变化趋势略有不同,淮河以南地区的最大值在4月份,淮河以北则以3月份为最高。(3)安徽省农田WUE动态变化受到气候因子降雨影响的区域占比17.14%;气温影响的区域占比0.73%;降雨和气温综合影响所占0.71%,而农田WUE与气温和降雨影响均不显著的区域占比为81.42%;因此,气候因素中降雨在安徽省农田WUE的变化中起主导作用,由于人为因素的干预,非气候因素对农田WUE变化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9.
我国地表臭氧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针对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出现的高浓度地表臭氧污染,综述了目前在地表臭氧的生态环境效应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的研究展望。主要进展包括地表臭氧的污染水平,及其对植物的影响机制,具体包括地表臭氧对植物叶片的表观伤害、光合固碳能力、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s)释放、土壤微生物和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臭氧生态环境效应的管理措施。此外,对我国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建议加强在农田和森林布设臭氧浓度监测点、开展多因子同时存在的交互作用、气孔臭氧吸收量-响应(生物量或产量)关系以及臭氧对地下生态过程累积效应的长期定位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我国地表臭氧污染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0.
Despite progresses achieved in the therapy of tumors,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is still limited by reccurence of residual tumor cells. Cancer cell dormancy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cancer relapse and drug resistance. In recent years, tumor cells undergoing EMT(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CSCs(cancer stem cells) and CTCs(circulating tumor cells) are proved to share som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and show a cell cycle arrest phenotype. Thus, understanding the dormant stage of tumor cells could facilitate us in discovering way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umor therapy and prevent its reccurence.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 the specific process of tumor cell dormancy induced by pharmacotherapy, and consider that dormancy is an initiative response rather than a passive defense to cytotoxicity. Besides, we probe into the mechanisms of tumor cell dormancy-mediated drug resistance, anticipating paving a way to target dormant tumor cells and result in better clinical outco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