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鸡miR-17-92基因簇上游调控区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敏  张文建  邢天宇  闫晓红  李玉茂  李辉  王宁 《遗传》2016,38(8):724-735
miR-17-92基因簇(miR-17-92 cluster)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动物发育以及肿瘤发生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人和小鼠等哺乳动物miR-17-92基因簇的转录调控已有深入研究,但该基因簇在鸡等鸟类中的转录调控研究还未见报道,主要原因在于鸟类miR-17-92基因簇上游的基因组序列都存在一个gap,且该基因簇启动子的位置和序列也还不清楚。为此,本研究采用染色体步移的方法获得鸡miR-17-92基因簇上游gap区序列,并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报告基因及截短突变技术开展该gap区的功能分析。染色体步移分析发现,鸡miR-17-92基因簇上游gap区全长1704 bp,GC含量达80.11%。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鸡miR-17-92基因簇上游gap区内1段200 bp的序列与人、牛、小鼠等9种动物miR-17-92基因簇上游序列保守性较高,且该区域为人和小鼠等哺乳动物miR-17-92基因簇宿主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将克隆的gap区序列插入pGL3 basi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构建成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cMIR17HG(-4228/-2506)。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分析表明,pGL3-cMIR17HG(-4228/-2506)报告基因的活性是pGL3 basic空载体活性的417倍,证明所克隆的gap区片段是鸡miR-17-92基因簇宿主基因的启动子。为进一步分析该启动子的结构和功能,构建gap区片段的5°端缺失突变(缺失448 bp)和3°端缺失突变(缺失894 bp)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与pGL3-cMIR17HG(-4228/-2506)相比,5°端和3°端缺失突变分别使启动子报告基因活性降低19.82%和60.14%。这些数据提示,鸡miR-17-92基因簇宿主基因启动子的重要调控区位于-3400/-2506。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鸡miR-17-92基因簇的转录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
桦褐孔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概述了国内外桦褐孔菌的分类学、生态学、人工栽培及药用研究动态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MGF(Mechano-growth factor)是一种IGF-1变体形式, 研究发现该因子具有应力敏感性, 并且具有促进肌肉肥大、再生以及神经损伤修复的功能。通过RT-PCR从拉伸刺激的人成骨细胞中克隆MGF cDNA序列, 并去除5'端9 bp的序列, 使N端缺少对肠激酶(Enterokinase, EK)具有抑制作用的脯氨酸, 将截短型MGF (des(1-3) MGF) cDNA序列克隆入pET32a(+)质粒, 构建重组表达质粒。重组质粒转化E. coli BL21(DE3), 在30oC培养下以可溶形式表达融合蛋白Trx/ des(1-3)MGF, 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和Ni2+金属亲和层析, 获得纯度95%以上的融合蛋白。再对融合蛋白EK酶切, rpHPLC分离获得纯度达98%的des(1-3)MGF, SDS-PAGE电泳及质谱分析蛋白分子量与理论值相符。生物活性实验显示, 所制备的des(1-3)MGF比des(1-3)IGF-1更显著的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值和迁移。  相似文献   
84.
刘淑艳  李玉 《菌物学报》2003,22(2):247-251
对大粉瘤菌Lycogalaflavofuscum的19SrDNA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序列长度为1443bp。同时将之与多头绒泡菌的相应序列进行了比较,其序列同源性为58.16%。  相似文献   
85.
点源污染对胶州湾海水体系中不同形态重金属富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  俞志明  宋秀贤  曹西华 《生态学报》2009,29(10):5592-5599
对胶州湾水体中悬浮颗粒物、柱状沉积物和底栖生物中重金属的污染与富集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大量未处理的废水污水的排放入海与陆源物质向外海的有限扩散直接导致了点污染源对水体及生物体中重金属的富集.悬浮物中重金属的富集已明显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柱状样的人为影响因子表明河口区沉积物的污染状况较其它海区重;胶州湾底栖生物体内重金属的含量与离污染源的远近有关系,底栖生物菲律宾蛤仔对重金属Cd的富集能力大于其它金属.  相似文献   
86.
口蹄疫病毒三价复合多表位佐剂DNA疫苗构建及其免疫原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O型、A型口蹄疫病毒(FMDV)结构蛋白VP1全基因和AsiaI型FMDV两个基因拓扑型的结构蛋白VP1基因上的5个抗原表位基因作为主要免疫原基因,以来源于非结构蛋白3ABC和结构蛋白VP4上的3个Th2细胞表位基因作为辅助基因,构建了O型、A型和Asia1型FMDV复合多表位基因工程疫苗表达盒OAAT,在此基础上,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为基因佐剂,通过分子设计构建了SEA与OAAT融合表达基因。将构建好的表达盒OAAT与SEA融合表达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1PCMV启动子下游,构建了口蹄疫三价基因佐剂DNA疫苗pEA。经Western blotting和IFA检测,目的蛋白在Hela细胞中获得正确表达。小鼠免疫实验表明,pA和pEA免疫组的血清抗体均能分别与O型、A型和AsiaI抗原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显著,且pEA免疫组和灭活疫苗免疫组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pA免疫组;同时pA和pEA免疫小鼠细胞因子IL-2、IFN-γ、IL-4和IL-10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且pEA免疫组的IL-2、IFN-γ和IL-4水平明显高于pA免疫组。用O/NY00和Asia1/YNBS/58株FMDV进行...  相似文献   
87.
利对重组枯草芽孢杆菌(pBES-pss)表达的磷脂酰丝氨酸合成酶进行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pBES-pss发酵后的粗酶液经硫酸铵盐析、中空纤维膜除盐浓缩、SP-Sepharose HP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75凝胶层析,基本获得电泳纯的重组磷脂酰丝氨酸合成酶,比活力可达13.62 U/mg,分子量约为53 kD.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催化卵磷脂水解反应的最适pH8.0,最适温度为35℃.稳定性研究表明:该酶在pH 6.5~9.5 区间和低于45℃温度下稳定.表面活性剂及金属离子对该酶水解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DS、Tween20、Tween80对该酶有抑制作用,Triton X-100对该酶有增强作用;Mg2+、Zn2+、K+对该酶有抑制作用,Ca2+、Mn2+和EDTA对该酶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88.
潘景芝  刘福杰  朱鹤  王琦  李玉 《菌物研究》2009,7(3):142-147
对采自吉林省不同地区的基物进行了黏菌的湿室培养,共获得5目7科17属42种黏菌,其中柄罐无丝菌(Licea operculata)、钉形钙皮菌(Didymium davus)和长轴绒泡菌(Physarum puniceum)为吉林省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89.
翟凤艳  刘英杰  李玉 《菌物研究》2009,7(2):63-65,75
记录枝孢属(Cladosporium Link)4个吉林省新记录种:连翘枝孢(C. forsytiae Z.Y.Zhanget T.Zhang)、三宅枝孢(C.miyakei Saccardoet Trotter)、柳枝孢(C.salicis Moseszet Smarods)、黑星状枝孢(C.venturicides Saccardo)。文中对这些种分别进行了描述,并附有线条图。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室(HMJAU)。  相似文献   
90.
中国六种重要药用真菌名称的说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戴玉成  李玉 《菌物学报》2011,30(4):515-518
对我国6种重要药用真菌的名称进行了考证,按照国际命名法规及《真菌、地衣汉语学名命名法规》对这些种类的拉丁和汉语学名进行了讨论。建议下列汉语名称和拉丁名称为规范的汉语学名和拉丁学名: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 (M. Zang & C.H. Su) Sheng H. Wu et al.,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 (Ach. ex Pers.) Pilát,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 (Bull.) Quél.,刺槐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robiniophila (Murrill) Ryvarden,滑子蘑Pholiota microspora (Berk.) Sacc.,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 G.H. Sung et al.,其他相关名称均应为异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