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云南大围山四种苔藓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目的】通过对云南大围山四种常见苔藓植物提灯藓(Mnium sp.)、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金发藓(Polytrichum commune)和塔藓(Hylocomium splendens)内生真菌多样性的研究,丰富不同环境苔藓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特征及其群落结构特点,为内生真菌在水生植物向陆生过渡过程中可能的生态学功能研究打 下基础。【方法】采用可培养方法分离内生真菌,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数据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研究其多样性。【结果】从4种植物的630个组织块中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900株,内生真菌的分离频率和定殖率分别在1.17-1.77和96.88%-100%之间,与其他非极端环境苔藓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频率和定殖率相近,却普遍高于已报道的极端环境苔藓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频率和定殖率。经鉴定,这些内生真菌分属于57个分类单元,其中炭角菌属(Xylaria)、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青霉属( Penicillium)和木霉属(Trichoderma)是大围山四种苔藓植物的优势内生真菌属,但各植物的优势种各不相同,部分内生真菌显示出一定的宿主或组织专一性。四种苔藓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分别在1.80-3.22和0.409-0.613之间,也普遍高于已报道的极端环境苔藓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结论】 我们的研究表明,大围山苔藓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丰度与相似环境中苔藓植物和维管植物的相似,但却普遍高于极端环境苔藓植物的内生真菌。因此,除宿主植物外,环境条件也是影响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和丰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2.
本文从比较植物内生生物的概念入手,提出了广义与狭义两种植物内生生物的定义;归纳了植物内生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分布、及其代谢特点;分析了植物内生生物与寄主植物的关系;探讨了部分植物内生生物潜在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李海燕  杨允菲 《生态学报》2014,34(20):5907-5914
植被恢复过程中优势植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对于演替动态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科尔沁草原区火电厂不同恢复年限储灰池植被恢复过程中白草种群分蘖株年龄结构、分蘖节芽年龄结构、分蘖株的物质生产力及营养繁殖力的比较研究,分析了不同恢复年限(1区:1992—1993年恢复;2区:1996—1997年恢复:3区:1999—2000年恢复)和家畜干扰条件下(2005年开始)白草分蘖株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2003年围栏时,随着恢复年限的增长,3个储灰池中白草分蘖株数量和生物量的龄级构成以增长型为主;2007年时,两年不同程度的家畜干扰后,3个储灰池中白草分蘖株数量和生物量均为稳定型结构。2007年各龄级白草分蘖节芽及其总量均显著高于2003年。2003年围栏时,3个储灰池中白草分蘖株的物质生产力在同一龄级间均无显著差异;2007年家畜干扰后,2区和3区中1a分蘖株和总体均值的物质生产力均显著低于2003年。2003年围栏时,3区中1a分蘖株和总体均值的营养繁殖力均显著高于1区和2区;2007年家畜干扰后,3区中1a、3a分蘖株和总体均值的营养繁殖力均显著低于1区和2区;2007年各龄级分蘖株及总体均值的营养繁殖力均高于2003年,各恢复区1a、1区2a和各区分蘖株营养繁殖力的均值在两个取样年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继续围栏保护对于本研究中火电厂储灰池的植被恢复是切实可行而有效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4.
进入21世纪第1个10年,菌根学(mycorrhizology)研究进入菌根学发展史上第2个辉煌时期。文中总结了21世纪首个10年期间菌根学研究的特点,预测了今后40年(21世纪上半叶)的发展趋势。这对于推动菌根学进一步研究及其菌根生物技术应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5.
AMF和DSE组合菌剂促生防线虫病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春梅  李敏  刘润进 《菌物学报》2016,35(10):1208-1217
本试验旨在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暗隔内生真菌(DSE)组合菌剂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发育、侵染、黄瓜根结线虫病以及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AMF和DSE协同发挥生理生态效应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试验对“津优35号”黄瓜接种南方根结线虫、Phoma leveillei(DSE)、Funneliformis mosseae(AMF)、Glomus versiforme(AMF)、Acaulospora laevis(AMF)和/或Scutellospora aurigloba(AMF)。结果表明,供试AMF与DSE 能促进黄瓜生长、提高产量和增强抗病性。AMF+DSE组合处理的菌根和DSE的定殖数量、株高、茎粗、地上部和根系干重、单株产量等显著优于单接种AMF或单接种DSE处理。以F. mosseae + P. leveillei组合抑制南方根结线虫的发育、降低线虫繁殖数量、根内定殖数量、发病率和根结指数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6.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丛枝菌根(AM)真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对连作土壤中西瓜自根苗和嫁接苗生长、根系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接种AM真菌能显著增加西瓜自根苗和嫁接苗的生物量,提高根系活力,降低根系膜透性和MDA含量.接种AM真菌的自根苗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和根系活力分别增加了57.6%、60.0%和142.1%,而接种AM真菌的嫁接苗分别增加了26.7%、28.0%和11.0%;自根苗(C)、嫁接苗(G)、接种AM真菌自根苗(C+M)和接种AM真菌嫁接苗(G+M)的根系细胞膜透性为C>G>C+M>G+M,根系MDA含量为C>G>G+M>C+M.接种AM真菌能提高西瓜自根苗和嫁接苗根系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几丁质酶和β 1,3 葡聚糖酶活性,而且接种AM真菌的西瓜自根苗和嫁接苗根系POD、PAL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峰值比不接种的提前2周出现.接种AM真菌能激活西瓜自根苗和嫁接苗与抗逆性有关的防御性酶反应,使根系对逆境产生快速反应,从而提高其抗连作障碍的能力.  相似文献   
87.
本文利用改良的石蜡包埋切片染色技术,对太平洋日本沿岸收集到的286头斑点原海豚(Stenella attenuata)的牙齿标本进行了年龄鉴定,定义了斑点原海豚的牙齿质和牙骨质生长层组(GLGs)。从年龄和生长的角度对斑点原海豚的一些种群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推算了部分种群参数。斑点原海豚在约18龄时,牙齿质停止生长,牙髓腔封闭。牙齿质中计数到的GLGs最多为18层,牙骨质中计数到的最多为42层。斑点原海豚的年龄与生长在一定范围内遵循一定的幂函数关系。5—6龄以前,斑点原海豚生长迅速,雌雄生长无明显差异。8—14龄之间,雄性的生长快于雌性。雌性约17龄时达到饱和体长191cm,雄性约22龄达到饱和体长201cm[动物学报51(3):476-485,2005]。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对增加大肠杆菌抗逆性和乙醇产量的影响。方法: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用大肠杆菌的Lac启动子、运动发酵单胞菌的丙酮酸脱羧酶基因(pdc)和乙醇脱氢酶基因(adhB),构建可以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Lac-AP操纵子。Lac-AP操纵子导入大肠杆菌,可使大肠杆菌发酵糖生产乙醇。再用来自超嗜热菌强烈火球菌(Pyrococcus furiosus)的小分子热休克蛋基因(sHsp),构建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Lac-APH操纵子。结果:成功地构建了耐高温产生乙醇的大肠杆菌LAPH和LAP,它们发酵后乙醇的产量分别为11.5g/L、7.9g/L,而对照菌LH的产量只有为0.5g/L。与对照菌LH相比,LAPH和LAP的产量分别提高了23倍和15.8倍。结果证明:与对照LAP相比,热休克蛋白使菌种LAPH的45℃温度耐受性提高15.75倍、50℃温度耐受性提高40.7倍,乙醇的产量增高高达4.74倍。结论:研究表明,小分子热休克蛋白的表达,可使细菌在致死温度下的存活率显著提高,耐受温度明显增强,乙醇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9.
AM真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是一类专性共生多核生物,至今尚未获得纯培养,与植物根系共生后才能完成其生活史。该类真菌无性繁殖,具有独特的遗传特性,属于真菌界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共有200余种。研究发现AM真菌种群间以及种群内,甚至单一孢子内都存在大量基因变异,表明该类真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AM真菌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0.
目的:用热休克蛋白Hsp(HeatShockProteins)基因重组大肠杆菌,改善细胞生长状况、提高大肠杆菌的逆境耐受性和乙醇产量。方法:将来自Pyrococcus加诬凇的基因Hsp与Lac启动子串联,构建成由Lae启动子调控Hsp表达的操纵子,经该操纵子转化的大肠杆菌分别在高渗透压、酸性条件、高温和高糖的条件下发酵,利用气相色谱检测发酵液中的乙醇含量。结果:含有Hsp基因的工程菌与不含Hsp基因的对照菌相比,在0.4mol/LNaCl的高渗透压下乙醇产量提高1.5倍、在pH4.5的酸性条件下提高1.2倍、在高温高糖的条件下提高5.95倍。结论:热休克蛋白Hsp基因的表达可以提高大肠杆菌在逆境中的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