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41.
本文报道人血小板和红细胞在自身血浆中电泳时间互呈线性相关。本文还对血浆中某些红细胞电泳减缓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血浆中血脂(包括β脂蛋白、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以及血浆粘度的增加是血浆中红细胞电泳减缓的原因之一。本文还发现红细胞和血小板分别在血浆中和生理盐水中的电泳时间也呈线性相关,这表明细胞膜表面结构的改变也是变化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2.
用紫外差吸收和萤光方法对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及其衍生物的SDS变性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不论对于全酶、酶朊、羧甲基化酶,还是光照酶,在酶浓度为5μM,SDS的浓度为6.24mM,25℃恒温条件下,测量差吸收ΔA_(295)随时间的变化,或在λ_(ex)=305nm,λ_(em)=335nm测萤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其结果均表现为由三个简单一级反应组成的复合一级反应,三个速度常数,对于上述四种酶来说尽管各不相同,但它们的数量级分别为:k_1=1秒~(-1),k_2=10~(-2)秒~(-1),k_3=10~(-3)秒~(-1)。这表明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每个亚基中的三个色氨酸由于所处的空间位置的不同,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时,分别以不同的速度由酶蛋白分子内部的非极性环境暴露于其外部的极性环境。另外还发现,在这四种酶中,全酶的变性速度最小,而羧甲基化酶的变性速度最大。这说明酶经羧甲基化后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减弱,因而更易于为SDS变性。与此同时,我们测定了全酶和酶朊的SDS失活过程,并同它们的变性过程进行了比较。从酶的失活过程类似于变性过程也是由三个一级反应组成的复合一级反应这一事实来看,全酶和酶朊的失活过程似有部分变性并具有部分活力的中间物存在。  相似文献   
143.
蛇肌果糖1,6-二磷酸酯酶在0℃左右很易失活。这是它不同于兔肌果糖1,6-二磷酸酯酶的一个特性。这种冷失活可被底物保护,提高溶液中酶蛋白的浓度可降低其失活程度。现有的结果表明,这一失活是不可逆的,且不伴随有亚基的解离或整个分子结构的松散;但用1-苯胺萘-8-磺酸作萤光探剂和用5,5'-硫-二(2-硝基苯甲酸)与巯基反应可探测到酶分子在低温诱导下发生了比较小的构象变化。  相似文献   
144.
蛇肌醛缩酶中巯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DTNB为修饰试剂,较为详细地研究了蛇肌醛缩酶各类巯基的反应性能与作用。蛇肌醛缩酶由四个亚基组成,在尿素存在下,酶分子总的巯基数为32;而天然醛缩酶中仅测定到16个巯基,同时酶活性丧失。此外观察到天然醛缩酶中有4个对DTNB 呈快速反应的巯基,它们的被修饰并不影响活性。底物存在情况下,天然蛇肌醛缩酶中,仅测到10个巯基,而酶活性基本上不受影响,这表明有6个巯基被底物所保护,这6个巯基可能就是表现酶催化活性所必需的巯基。在底物存在情况下,用NEMI 修饰蛇肌醛缩酶,然后加入巯基乙醇停止反应,过量的试剂借透析除去,此时修饰了的酶制剂仍保留着绝大部分活性。再用DTNB 去检测巯基,可测定到6个,同时活性也丧失了。当可逆地除去DTNB 时,酶活性又重新逐渐恢复。此实验进一步支持蛇肌醛缩酶中有6个巯基是表现活性所必需的。我们过去工作指出蛇肌醛缩酶构型稍不同于兔肌醛缩酶,目前结果表明蛇肌醛缩酶的四个亚基的对称性可能不是完全相同的。  相似文献   
145.
用ELISA和RNA PAGE银染法检测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及隔壁婴儿病房8份急性腹泻粪便标本;3份粪标本呈轮状病毒特异抗原阳性,3份粪标本能提供RNA进行电泳分析。6份病人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均>1:1280,较正常配对组的抗体水平高4倍以上,说明新生儿病房及隔壁婴儿病房急性腹泻流行为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分析其RNA迁移图谱,均为电泳型2L,第3电泳亚型。经混合电泳显示3例RNA无差异,提示病人感染来自同一传染源;并探讨了轮状病毒传播的可能途径,为今后改进医疗质量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46.
蛇肌果糖1,6-二磷酸酯酶(FruP_2ase)在K~+存在下或经枯草杆菌蛋白酶或胰蛋白酶限制性酶解后,其中性pH的活力均有2倍或2倍以上增加。三种高活性形式的酶其紫外差光谱都同酶在尿素中的差光谱峰形基本一致。它们在受底物抑制的阈值、Mg~(2+)活化行为、K_m值、最适pH、同DTNB反应的能力以及巯基修饰后酶活力的变化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说明三种高活性形式的酶构象呈松弛状态,但是在构象上是有差别的。受AMP抑制的酶2个快速反应巯基被DTNB修饰后,其pH7.5活力增加到对照酶活力的2.5倍,在这种条件下可反应的总巯基数为4,这时酶仍可保持在高活性状态。而底物抑制的酶,则观察不到快反应巯基,这种条件下,可反应的总巯基数为14。说明受AMP抑制的酶的构象比受底物抑制的酶的构象更为紧凑。  相似文献   
147.
本文介绍了简便、微量的方形玻璃毛细管式细胞电泳装置的结构、制造和性能的鉴定。认为本装置有如下优点:1.由于采用琼脂连结管密封观测小室和联结电极,因而使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体小量轻、制造容易、便于大量生产。2.所需细胞悬液量很少,约0.03~0.1毫升。3.由于方形毛细管(单腔或双腔)具有不同的规格,因此可适用于各种大小细胞的电泳研究。4.由于观测小室的横截面积较小,所需电流量亦小,从而可大大地减少因电流过大而引起的干扰。5.由于观测小室是方的,因此测量电泳率和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可以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48.
149.
本文报导用亲和层析分离猪心蛋白激酶的结果,以及对这个酶的性质的初步观察。亲和吸附剂的配基为全组蛋白,它与琼脂糖4B或直接相联;或分别通过丙氨酸、甘氨酰甘氨酸、亮氨酰甘氨酰甘氨酸三种不同长度“手臂”的活化酯,在温和的条件下相联。上述四种亲和吸附剂的分离效果以双甘肽为“手臂”的最好。猪心粗抽液经亲和层析一步分离得到的蛋白激酶,其比活提高五十倍左右,活力回收达百分之五十。初步测定了这个酶的分子量、等电点、对ATP的K_m和cAMP的结合常数,观察到它对cAMP可能有两种结合部位。活力保存实验表明,酶在甘油中4℃保存四个月活力不变,cAMP激活性质也不变。  相似文献   
150.
分子伴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