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2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超短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及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抽签法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腰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加用超短波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60°/s角速、120°/s角速平均功率(AP)、峰力矩(PT)、腰背屈/伸比值(F/E)、血清P物质(SP)、β-内啡肽(β-E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91%,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值、血清SP、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AP、PT、血清β-E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研究组以上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腰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其可有效缓解疼痛及改善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并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高脂饲养至青春期的大鼠对电击回避反应和海马CA3区实时局部场电位变化。方法:断乳1周幼鼠改用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分别喂养4周至青春期,分为基础饲料组(BF组)和高脂饲料组(HFD组),Y型迷宫电击回避训练方法,记录2组大鼠电击回避达学会标准的相关参数,同时无线遥测大鼠达标时海马CA3区实时局部场电位。结果:与BF组大鼠比较,HFD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Y型迷宫电击回避训练1~2 d大鼠达标百分率、电击回避达标各项指标均略优于BF组;双侧海马CA3区局部场电位节律出现去同步化快波改变,右侧海马CA3区出现了θ波和γ 1波百分比的同步性增加,但无θ~γ 1波相位-振幅耦合出现。结论:幼年期短期高脂饮食至青春期的大鼠,尽管体重较基础饲料大鼠增加,但未见Y型迷宫电击回避反应能力和海马依赖性空间认知功能的减退。  相似文献   
83.
在人工培养大帽藓(Encalypta ciliata Hedw.)孢子的基础上,对其孢子萌发、原丝体发育及配子体发生的全过程进行了观察、描绘和照相。实验结果表明:在大帽藓的原丝体系统中主要包括两种成分,即:粗短的丝状绿丝体和细长的柳枝状轴丝体。丝状绿丝体一般由4~6个短粗柱状细胞组成;而轴丝体则是由多数细长柱形细胞构成,其上间隔分布有2~5个细胞组成的棒状体,初生假根有或者无。同时,还对大帽藓原丝体发育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初步确定大帽藓孢子萌发属于新的孢子萌发类型——大帽藓型(Encalypta-type)。  相似文献   
84.
异色瓢虫成虫耐寒能力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赵静  于令媛  李敏  郑方强  张帆  许永玉 《昆虫学报》2008,51(12):1271-1278
为研究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自然种群耐寒能力的季节性变化,测定了其过冷却点、体内含水量及总脂肪含量和低温存活力。结果表明:异色瓢虫成虫低温存活力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越冬前成虫的耐寒性显著强于夏季成虫和越冬后成虫。冷驯化(5℃, 5 d)可以显著提高夏季成虫的低温存活力。雌雄成虫过冷却点和体内含水量随气温的降低而降低,升高而升高。过冷却点7月份最高,分别为−7.6℃和−8.0℃;越冬中期(2008-01-15)最低,分别为−18.1℃ 和−16.9℃。雌雄成虫体内含水量9月份最高,分别为66.87%和68.01%,10月份显著降低,越冬后期(2008-02-19)最低,分别为52.94%和51.53%。越冬期间过冷却点和体内含水量显著低于其他时期。而雌雄成虫体内总脂肪含量在越冬开始就达到最高,分别为50.07%和47.93%,随后又逐渐降低,越冬期间显著高于其他时期。由此可知异色瓢虫自然种群的耐寒性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文中还就异色瓢虫自然种群耐寒性影响因素及其越冬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5.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在鼻咽癌细胞中通过ERK介导Ets-1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EB病毒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LMP1)对核转录因子Ets-1表达和活化的影响,并证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参与了该过程,选用可调控表达LMP1的鼻咽癌细胞系L7,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ts-1、p-ERK蛋白质表达,免疫共沉淀-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ts-1磷酸化状态,使用ERK1/2特异性小分子阻断物PD98059作用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ERK、Ets-1表达及磷酸化变化.结果显示:在L7细胞中诱导性LMP1可促进p-ERK、Ets-1蛋白质表达及其苏氨酸残基磷酸化,在一定范围呈时间和剂量效应;通过PD98059对诱导性LMP1作用的干预发现,p-ERK大部分表达被阻断,而Ets-1表达及其苏氨酸磷酸化也被部分阻断,以上结果提示ERK部分介导了LMP1诱导Ets-1表达和活化.  相似文献   
86.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染表达CD4表面抗原(CD4+)的T淋巴细胞而引起的.艾滋病病毒进入CD4+T淋巴细胞首先是通过病毒与细胞膜的融合来完成的.该融合过程涉及到病毒表面膜蛋白(gp120和gp41)与细胞表面受体蛋白(CD4和CCR5等)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对这些蛋白质分子结构及作用机制的认识,从破坏病毒与细胞的融合入手,设计新型的抗艾滋药物及疫苗,已成为目前药物开发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87.
以氧化铁锰假单胞菌FEl3-26为实验菌株,对其铁氧化酶的产酶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酸铁铵和硝酸钠分别是该菌产酶的最佳碳氮源.最适产酶条件为温度28~30℃.起始pH值6.5~7.5,接种量2%,150 r/min振荡培养72 h.酶的定位研究结果显示该菌产生的铁氧化酶是一种胞外酶.  相似文献   
88.
乙型肝炎是一种以局部炎性为主的感染性疾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宿主细胞后可诱导宿主细胞中趋化因子分泌及其受体表达,趋化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介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向炎症部位聚集,参与组织损伤;同时诱导T、B细胞分化成熟,对乙型肝炎的发展与转归、肝组织的损伤与修复有重要影响。HBV引发的慢性乙型肝炎(CHB)以Th1细胞性炎性反应为主,研究表明乙型肝炎中某些趋化因子在肝脏高表达,其受体CXCR3和CCR5在Th1细胞高表达。趋化因子尤其是CXC和CC亚家族趋化因子在趋化Th1细胞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P53作为肿瘤抑制因子和转录调节因子在控制细胞周期、凋亡和DNA修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P53蛋白的稳定性和转录激活活性的调节主要依赖磷酸化、乙酰化、泛素化等多种翻译后修饰。最近研究发现一些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可使P53蛋白C-端赖氨酸残基发生甲基化或去甲基化,调节P53蛋白的稳定性和转录激活活性。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与其它翻译后修饰相互作用构成“P53密码”调节P53蛋白功能。  相似文献   
90.
核糖开关是一类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适配子,通过结合小分子代谢物调控基因的表达。它位于特定的mRNA非编码区,可以不依赖任何蛋白质因子而直接结合代谢物并发生构象变化,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参与调控生物的基本代谢途径。目前已知核糖开关不仅广泛存在于细菌的代谢相关基因中,还存在于某些真菌和植物中。对核糖开关的深入研究将为基因功能研究、生物传感器研发以及新型抗菌药物开发等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