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8篇
  免费   459篇
  国内免费   2074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7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11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论薄皮木属——据发现于新疆准噶尔地区的新材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薄皮木属创名以来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广布于北半球各大洲,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南非等地也常发现。薄皮木属在中国的确认较晚,但自斯行健(1952)在《中国上泥盆纪植物化石》一文中对它仔细研究以来,产地发现之多,所获标本之佳,均为各国所少见;已经正式鉴定或研究的产地不下五十处,所在地层几全属晚泥盆世。  相似文献   
53.
紫外线(254nm)能诱导一系列DNA损伤。嘧啶二聚体是至今所知的主要损伤产物。然而,由于细胞基因组结构和复制方式的复杂性以及DNA损伤修复途径的多样性,定量地研究特定DNA损伤的生物学效应是困难的。微小病毒是一种良好的探针,因它们有特有的基因组结构和复制方式,它们已被成功地用于探测细胞的诱发性易错修复功能和突变过程。在此项研究中,自主性微小病毒  相似文献   
54.
实验分为低压组(低压舱7,000米)与常压组(吸入7.6%低氧混合气),每组受试者各为12名,有7名参加了两组实验。每组各有4名平均经15分23秒发生了意识模糊或丧失(通称意识障碍)。障碍者的肺泡氧分压为29.9±0.8mmHg。障碍发生前,呈现严重无力,觉醒度降低,反应迟钝,脑波特征是高幅6波(100-300μV)占优势。障碍发生时,高幅δ波丧失节律,幅度衰减,波型不规则,额枕失同步;呼吸循环代偿功能增强程度明显高于障碍前。本工作对于预测和评价人体急性缺氧引起的意识障碍有意义。  相似文献   
55.
荧光显微术在当代植物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八十年前第一次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生物组织经紫外线照射后发射荧光的现象以来,荧光显微术不断获得进步,现已发展成细胞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手段。高度的灵敏性和专一性、制样与观察程序的简便、尤其是适宜于活细胞研究等特点,是它所具有的独特长处。荧光显微术特别是免疫荧光技术在现代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是一个  相似文献   
56.
1931年Stephenson及其同事从异养菌中发现氢酶以来,国内外科学家们均在好气微生物和厌气微生物的氢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鉴于氢酶在固氮过程中可能起节能作用,这与固氮活力有重要关系。本文就微需氧固氮的稻根联合固氮菌粪产碱菌A—15(AlcaligenesfaecalisA—15)氢酶进行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57.
两栖类卵第一次卵裂前,缩时电影显示出卵表面有收缩波。由于卵的体积未变,在收缩时卵的高度必然增加。Sawai(1978)利用棱镜侧面摄取了蝾螈卵轮廓的高度变化,证实了卵裂前卵最高处的高度确有增加。但这一方法不能测知整个卵表面各处的高度变化,而且仅是二维的。在林蛙卵上,我们用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发现第一次卵裂前卵表面分子有规律性的流动,推测这是卵球的张弛。为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58.
疫病是我国植胶区的主要病害。近年来,作者从云南西双版纳和广东海南岛的橡胶树和胶园土共分离出57株疫霉菌种。通过分类研究,共鉴定出4个种:恶疫霉 Phytophthoracactorum(Leb.& Cohn)Schroeter,辣椒疫霉 P.capsici Leoman,柑桔褐腐疫霉 P.citrophthora(Sm.& Sm.)Leonian,和棕榈疫霉 P.palmivora(Butl.)Butler。其中辣椒疫霉是首次在橡胶树上发现。我国橡胶树疫霉的种群结构与东南亚和南亚的有所不同,除棕榈疫霉外,其余3种在东南亚和南亚均未发现。而东南亚常见种:簇囊疫霉(P.botryosa)、橡胶疫霉(P.heveae)和蜜色疫霉(P.meadii),在我国却迄今尚未发现或有待证实。以前报道分离自胶园土壤中的芋疫霉(P.colocasiae),可能系柑桔褐腐疫霉之误。绝大多数分离物经配对培养均可产生性器官:辣椒疫霉的A~1交配型和A~2交配型大致相等;柑桔褐腐疫霉和棕榈疫霉的A~2交配型则明显多于A~1交配型。  相似文献   
59.
质粒pULB11(RP4::Mucts)通过接合能从大肠杆菌转移到霍乱弧菌——吴江2(Vibriccholerae——Wu Jiang 2)中去。带有 puLB 11的霍乱弧菌经42℃诱导后能以0.5%的突变率产生营养缺陷型,这些营养缺陷型十分稳定,在10。细胞中还不能测出它们的回复突变体,这与Mu对大肠杆菌的诱变作用十分相似。质粒RP4及其抗药性很容易从霍乱弧菌中失去,这说明营养缺陷型的产生是由于Mu的插人而不是RP4的整人,所以pULB 11可以作为诱变剂来诱变霍乱弧菌的包括毒素基因在内的各种突变体,这在构建霍乱弧菌活菌苗方面有一定的意义。puLB 113(RP4::Mini-Mu)还能诱动霍乱弧菌染色体基因,这也是研究霍乱弧菌遗传学的有用手段。  相似文献   
60.
1977年,内蒙古区调一队在西乌珠穆沁旗猴头庙一带工作中,在巴彦青敖包的石炭二叠纪剖面内找到一些珊瑚化石。现把地层剖面列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