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3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91.
图1.肝小叶局部扫描电镜(SEM)图象:图为兔肝小叶局部断面,有的肝细胞被断开暴露出细胞质及核(N);可见肝细胞彼此相连,形成许多肝细胞索(板)。在相邻细胞索之间,为宽窄及形态不一的窦状隙(*)。×1,350 图2.肝小叶间胆管超薄切片透射电镜图象:L为其管腔,其管壁由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组成。在上皮细胞的游离面(腔面),有散在的微绒毛(mv)和少量纤毛(↑)。 N为上皮细胞核。×6,000 图3.双核肝细胞SEM图象:肝细胞呈多边形,  相似文献   
92.
水分条件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其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微生物在维持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土壤水分条件是影响微生物活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全球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极端干旱与降雨必将加速土壤水分的剧烈变化.由于不同土壤微生物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不同及其对水分变化的响应差异,使得土壤水分条件变化直接改变了土壤微生物活性与群落结构,进而对微生物介导的关键过程与土壤生态系统功能造成深刻的影响.因此,全面深入地理解水分条件变化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变化特征与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土壤水分条件变化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呼吸与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土壤微生物对干旱胁迫与水分条件变化的响应机制和生态学策略,包括: 1)积累胞内溶质、产生胞外聚合物、进入休眠状态等应对干旱胁迫的细胞生理策略;2)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相关抗逆性基因的转移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冗余等应对水分变化的微生物机制.研究水分条件变化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剖析微生物介导的土壤生态过程,而且能够为今后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和模型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目的:构建靶向NIPSNAP3A的短发夹RNA(shRNA)腺病毒载体,干扰HEK293A细胞中NIPSNAP3A的表达。方法:设计靶向NIPSNAP3A的shRNA,插入穿梭质粒pENTRY,通过Gateway法获得腺病毒颗粒pAd-NIPSNAP3A-shRNA,转染HEK293A细胞,在细胞内包装获得腺病毒。结果:重组腺病毒载体经酶切鉴定正确,制备的病毒感染效率高,能显著抑制NIPSNP3A蛋白的表达。结论:干扰HEK293A细胞NIPSNAP3A表达的shRNA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94.
几种白蚁诱饵防霉剂的防霉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8种供试防霉剂对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Shiraki)喜食饵料小米粉的防霉效果,结果表明2‰山梨酸钾和0.75‰对小米粉的防霉效果较好,两者都能使野外试验坑中的小米粉样品8d后不发霉。室内试验结果表明,2‰山梨酸钾不影响黑翅土白蚁对小米粉的取食量;而0.75‰百菌清显著降低了黑翅土白蚁对小米粉的取食量,对黑翅土白蚁有明显的驱避作用。野外试验进一步表明,投饵8d后,小米粉诱饵、小米粉+2‰山梨酸钾诱饵、小米粉+0.75‰百菌清诱饵的发霉率分别为100,20和30%,而三者的被食率分别为27.67,53.70和19.15%。由此可见,2‰山梨酸钾最适合作为白蚁诱饵的防霉剂。  相似文献   
95.
王远坤  夏自强  王栋  李帆  李建 《生态学报》2009,29(12):6359-6365
通过对鱼类产卵场地形分析,认为水流能量损失是鱼类产卵场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能量损失主要是由于特殊河道地貌形成的水流紊动而产生的.在此基础上探索性地推导了考虑这种河道水流能量损失的明渠非恒定流方程.以中华鲟为例,对产卵场河段进行了三维水流数值模拟,计算了产卵河段紊动能的分布,探讨了中华鲟产卵行为与水流紊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卵区因紊动产生的能量损失明显大于非产卵区.以期为保护中华鲟和其他鱼类产卵场水力学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本文就大豆皂甙的抗癌活性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
考察了外源添加中间代谢产物对菌体生长及发酵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5g/L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时丁二酸产量最高。围绕产琥珀酸放线杆菌NJ113厌氧发酵产丁二酸的代谢网络进行代谢通量分析,发现添加PEP后己糖磷酸途径(HMP)与糖酵解途径(EMP)的通量比由39.4∶60.3提高至76.8∶22.6,解决了丁二酸合成过程中还原力不足的矛盾,导致PEP生成草酰乙酸的通量提高了23.8%,丁二酸代谢通量从99.8mmol/(gDCW·h)增至124.4mmol/(gDCW·h),而副产物乙酸及甲酸的代谢通量分别降低了22.9%、15.4%;关键酶活分析结果表明,添加0.5g/LPEP后PEP羧化激酶比酶活达到1910U/mg,与对照相比提高了74.7%,而丙酮酸激酶的比酶活降低了67.5%。最终丁二酸浓度为29.1g/L,收率达到76.2%,比未添加PEP时提高了11.0%。  相似文献   
98.
经硫酸二乙酯(DES)诱变,在含61~242mmol/LNH4+梯度平板中,筛选到一株耐铵型突变株YZ25,该菌株在含121mmol/LNH4+发酵培养基中,琥珀酸产量达32.68g/L,转化率为65.4%,比出发菌提高了180.5%。进一步考察了不同形态铵盐对YZ25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少量铵盐能够提高突变菌的生长速率,但当超过一定量后菌株生长受到抑制,不同铵盐对菌株的抑制程度不同,硫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和硝酸铵对突变株YZ25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215mmol/L、265mmol/L、235mmol/L、210mmol/L。为了考察铵离子对YZ25发酵产琥珀酸的影响过程,在3.0L发酵罐以氨水作为pH的调控剂发酵,结果表明在稳定期前菌株生长基本不受铵离子抑制,生物量能够达到正常水平,但是进入稳定期后铵离子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导致菌株生长提前结束,耗糖不完全,产酸受阻。最后结合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代谢途径分析了铵离子对菌株抑制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99.
氯离子在上皮物质转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Cl-跨紧密吸收上皮转运的研究资料表明,Cl-跨上皮吸收主要经细胞通路进行。至少由两个步骤组成。一是经上皮细胞顶膜的电导性Cl-通道进入细胞内;二是经上皮细胞基侧膜的协同转运系统或高电导Cl-通道排出细胞外...  相似文献   
100.
利用 3个致病性不同的水稻白叶枯病菌小种 ,对由Lemont/特青培育的 31 5个F10 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抗性基因 (QTL)RFLP分析 .共发现 1个主基因、1 0个QTL及 9对互作位点与白叶枯病菌抗性有关 .其中 ,主基因Xa4定位于第 1 1染色体上 .Xa4对CR4和CX0 8表现显性主基因遗传 ,但对CR6则表现为一个主要的加性QTL的作用 .主基因小种专化性明显大于QTL .QTL之间以及QTL与主基因之间效应累加 ,共同提供抗病性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感病亲本中 ,亦存在抗性QTL .因此 ,来源不同的中抗材料可能是水平抗性的良好基因源 .研究还表明 ,所定位的QTL与其他研究发现的抗不同病原菌的基因 (QTL)处于相近的染色体位置 ,意味着它们可能是同一抗性基因族的成员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