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4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辣椒雄性不育材料H9A小孢子败育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光学、电子显微技术及生化指标测定法, 对辣椒(Capsicum annuum)雄性不育材料H9A及其保持系H9B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及生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 雄性不育材料H9A的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单核前期, 由于绒毡层细胞极度膨胀, 四分体受挤压后破裂并降解, 无法形成正常的单核花粉粒, 属于孢子体败育。不育材料花蕾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从四分体时期开始明显高于保持系, 保持系游离脯氨酸含量从单核小孢子期开始明显高于不育材料; 不育材料小孢子发育各时期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明显低于保持系, 但丙二醛含量均高于保持系。  相似文献   
132.
辣椒ML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辣椒ML基因在抗辣椒疫病方面的作用,构建了ML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ML,采用快速冻融法将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EHA105,并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辣椒感病品种B12,对得到的转化植株经PCR和RT-PCR分子检测,结果显示,获得了4个辣椒转基因株系.  相似文献   
133.
黑龙江省牡丹峰自然保护区鸳鸯繁殖习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2008年在黑龙江省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对鸳鸯Aix galericulata的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鸳鸯在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属夏候鸟,每年4月下旬迁来,9月下旬迁走,居留期约5个月.繁殖期间,其配偶关系为一雄一雌,筑巢一般由雌鸟承担,大约在7~8 d内完成.巢筑成后的5~6 d开始产卵.每窝5~10枚,平均窝卵数7.5枚,卵重平均34.2 g,最后一枚卵产出后开始孵卵,孵化期约为28~30 d,孵化率为90%.  相似文献   
134.
狼头部和背部针毛表面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狼头部和背部针毛的表面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狼的头部针毛和背部针毛近似为梭形,2种针毛对应的典型部位之间在鳞片类型、游离缘平滑度、高度、密度等因素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头部针毛和背部针毛的近根部分之间的高度、密度差异极显著;主体部分之间、近梢部分之间的高度差异不显著,而主体部分之间的密度差异极显著,近梢部分之间的密度差异不显著.这将为狼的形态学及分类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5.
3个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的抗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对鉴别寄主的毒性谱,选用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2E16单孢菌系为接种病菌,鉴定了小麦务锈病菌鉴别寄主Chinese166、HeinesⅦ和Vilmorin23的抗性基因构成及其遗传特征。通过对3个鉴别寄主与感病品种铭贤169杂交,分别在苗期鉴定了亲代、F1、F2、BC1及正反交后代对小种2E16的抗性反应。结果表明:供试品种Chinese166对生理小种2E16的抗性由二对显性基因,即显性基因Yr1和另一对显性基因独立或重叠控制;HeinesⅦ对生理小种2E16的抗性由一对显性基因Yr2和一对隐性基因控制;Vilmorin23对生理小种2E16的抗性则由显性基因Yr3和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36.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是由朊病毒引起的人和多种哺乳动物以神经退行性变化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致死性传染病。引起这类疾病的病原因子是一种编码宿主蛋白的PrPC转变为异常的PrPSC沉积在大脑,导致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发生。本文从临床症状识别、组织病理学诊断、致病性朊蛋白检测、生物学测定以及毒株鉴定等几个方面作一回顾和总结,为揭示朊病毒疾病致病机理和诊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7.
采用固相Fmoc法在自制自动蛋白质化学工作站上合成了春第3位赖氨酸被丙氨酸取代的虎纹捕鸟蛛毒素-I的突变体K3A-HWTX-I。合成的突变体用Edman降解和电雾质谱进行鉴定。K3A-HWTX-I经谷胱甘肽系统进行氧化复性后通过离子交换和反相HPLC纯化。  相似文献   
138.
柑桔种质资源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了125份柑桔属、枳属、金柑属和指来檬属种质资源的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同工 酶(GOT)。新发现了GOT-1的两个等位基因B和C。宽皮柑桔的GOT同工酶颇为一致(仅两个例 外),表明可能有共同的起源。酸橙的GOT同工酶较复杂,可能有多种起源,其中朱栾和小红橙的起 源可能与宜昌橙或香橙有关。在单胚种柚中发现了6种GOT基因组合。宜昌橙存在着两种GOT同工酶类型。本文讨论了甜橙、酸橙、葡萄柚、香橙、柠檬等种类的可能起源。  相似文献   
139.
双列杂交分析中亲本特殊配合力方差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双列杂交法进行配合力分析,Griffing(1956)给出了方法4亲本特殊配合力方差的估算公式.但对于其余三种双列杂交方法,则未见有专门论述这一内容的文献.本文对此作了详细推导,并分别给出了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0.
RFLP技术在植物细胞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RFLP技术在植物细胞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刘兴梁,胡赞民,胡适宜(北京大学生物系100871)植物细胞质遗传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研究课题。最早可追溯到1909年Correns和Baur分别在紫茉莉(Mirabilisjalapa)和天竺葵(Pelarg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