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染色体检测对胎儿心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2017年6月到2020年12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高危孕妇11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都给予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与羊膜穿刺染色体检查,判断胎儿心血管畸形情况。结果:在117例孕妇中,胎儿心脏超声检出胎儿心血管畸形37例,占比31.6%,前三位主要为室间隔缺损、左上腔静脉、右锁骨下动脉。羊膜腔穿刺术检出32例染色体异常胎儿,占比27.4%,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30例,染色体结构异常2例,前三位分别为21-三体、13-三体与18-三体。超声检查胎儿心血管畸形37例中,染色体异常30例;超声检查胎儿心血管正常80例中,染色体异常2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联合诊断为胎儿心血管畸形39例,随访后确诊为胎儿心血管畸形40例,超声联合染色体检测对胎儿心血管畸形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100.0%(39/39)和98.7%(77/78)。结论:胎儿心脏超声联合染色体检测对胎儿心血管畸形的诊断具有很高敏感性与特异性,可尽最大可能提高出生缺陷儿的检出率,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菌蜕是革兰氏阴性菌在噬菌体Phix174的溶菌基因E的作用下形成的细菌空壳,通常由λpL/pR-cI857温控系统通过调控E基因的表达制备。通过重叠PCR技术,将λpL/pR-cI857温控系统中λpR启动子的第2个操纵基因(OR2)的第9位碱基由T突变为C(T→C)。溶菌试验结果表明,突变后的λpL/pR-cI857系统在37℃时仍能稳定抑制基因E的表达,对大肠杆菌的溶菌率为99.9%。通过对λpR启动子的改造,扩大了λpL/pR-cI857温控系统的温度调控范围,为菌蜕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3.
李春干  刘素青  范航清  代华兵 《生态学报》2012,32(14):4329-4342
现有红树林空间动态分析多是从整体的角度分析其面积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着重于面积变化的定量分析和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对其变化的发生途径缺乏深入分析,也不研究其斑块数量的变化动态。由于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红树林由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空间上相互分离的斑块组成,各斑块边界和面积变化动态构成了区域红树林整体的空间分布变化动态,因此,只有深入摸清各个斑块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才能对区域红树林整体变化情况作出全面、详细和准确的分析评估。提出了基于斑块的红树林空间演变机理分析方法,首先通过两期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提取红树林空间分布信息,在GIS支持下采用叠置分析方法,根据前、后两期各个斑块的空间位置、形状和面积变化情况以及图像表征,逐一分析确定每个斑块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即变化原因,包括自然过程、围垦、养殖塘和盐田建设、工程建设和人工造林5种)和变化途径(即变化类型,包括稳定、扩张、萎缩、碎化、消失和新增6种),在此基础上构建斑块数量和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变化途径状态矩阵,通过总驱动量、总驱动率、净驱动量、净驱动率、趋势驱动率、总流量、总流率、净流量、净流率、趋势净流率和作用力等系列指标定量地评估红树林斑块数量和面积的变化动态。该方法不但能够定量地表达了各个驱动因子对红树林斑块数量和面积变化的影响程度,而且能够准确地阐明了红树林斑块数量和面积发生变化的途径,并且还能够准确地反映了每个驱动因子通过何种途径影响斑块数量和面积的变化,实现了红树林空间动态变化分析的定位化、定量化和精确化。  相似文献   
104.
人类承载力研究面临的困境与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在自然生物种群数量动态基础之上的承载力理论,当其应用于人类生态系统的研究时,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和困惑.总结了人类承载力研究在理论基础、调控机理和估算方法3个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与困境,指出在理论基础方面人类承载力的客观性一直是生态学界和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在调控机理方面,现有的承载力研究尚不能解释人类经济社会增长不符合Logistic增长规律的因素和机理;在估算方法方面,现有的人类承载力估算方法还不能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决策依据.通过广泛收集和吸纳生态科学、地球科学、物理科学、环境考古学等诸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地球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人类承载力的社会属性和承载力研究思路上存在的偏差是承载力研究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承载力研究困境的研究思路和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5.
以亚太地区3个大城市中国上海、菲律宾大马尼拉和越南河内为对象,在3S(GIS,GPS,RS)技术支持下,选取了近20年的遥感资料,采用基于斑块密度等6种景观指数的景观格局梯度分析的手段,研究了这3座城市城市化的景观格局动态及与之相关的城乡融合区特征。结果表明:在城市化过程中,这3座城市城市化区域景观格局都有显著变化,斑块密度升高,破碎化加强;在样带上,斑块密度、Shannon多样性等指数与到市中心的绝对距离有较强的相关性,景观指数能检测出城市化的梯度和城市化的推进方向;3座城市的城乡融合区有着不同的发展特征,城市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特点。大马尼拉市城市化阶段最高,郊区城市化也最早,城乡融合区明显,上海市城市化阶段较高,郊区城市化和城乡融合区也较为明显,而河内的城市化阶段较低,郊区城市化和城乡融合区不明显。需要对城市融合区的生态环境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三疣梭子蟹胚胎进行连续采样和组织切片,系统研究了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过程中卵黄囊和肝胰腺的发生与卵黄物质利用的关系。结果表明:(1)三疣梭子蟹胚胎的卵黄岛和卵黄囊结构分别出现在原肠期和无节幼体期,胚胎从原肠期至卵内第一期溞状幼体期,始终存在卵黄岛结构,且卵黄岛中的卵黄物质不断被分解和利用. (2)卵内第二期溞状幼体后,卵黄囊分为两个区域,卵黄囊壁中出现肝胰腺细胞(柱状上皮细胞),此时肝胰腺前体已开始形成,卵黄岛开始融合. (3)卵内第三期溞状幼体阶段,卵黄囊发育成一双肝胰腺,由于肝胰腺中的卵黄物质互相融合,卵黄岛结构消失。此阶段胚胎对卵黄物质的利用加快, 卵黄物质中存在许多空泡状结构;(4)胚胎发育进入孵化前期后,肝胰腺腔内的卵黄物质极少,而初孵溞状幼体肝胰腺腔内卵黄物质已完全消失,肝胰腺为一对囊状结构。这些结果表明在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从原肠期到孵化前的过程中,卵黄岛和肝胰腺细胞对于卵黄物质分解和利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稻米外观品质性状遗传与分子定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米外观品质主要是指稻米的粒形、垩白、透明度和籽粒色泽等,它不仅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喜好,还与其他品质性状诸如蒸煮食用、加工等密切相关。因此,外观品质对稻米的商品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经典遗传与现代分子生物学两个方面对稻米主要外观品质的遗传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包括粒长、粒宽、长宽比、粒厚、垩白、透明度和籽粒色泽等。综合近年来的遗传研究结果发现,大多数稻米外观品质性状都是由数量基因控制的。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已将控制外观品质的QTL(qualitative trait locus)定位在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下一步的稻米外观品质改良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8.
2007年9-10月,在甘肃兰州、张掖等地采集玉米、豇豆、葡萄、白菜等作物收获后的耕作层土壤,采用花瓣诱导和组织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土壤腐霉菌。对腐霉菌株经菌丝先端切割法纯化培养后,以形态和培养特性为基础进行了初步鉴定,发现有7株腐霉菌的形态学和培养特性一致。以其中的P3-1A为代表菌株,结合rDNA-ITS序列和β-tubulin基因序列测定和比对,将这7个菌株鉴定为Pythium heterothallicum,该菌为中国新记录,异宗配合种。通过土埋法,对玉米、番茄、黄瓜等3种作物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腐霉菌对玉米具有致病性,可引起根腐、根尖变褐、茎基腐等症状,抑制植株生长,使植株表现不同程度的矮化,但对番茄、黄瓜未见有明显为害。  相似文献   
109.
甲醇固定导致绿色荧光蛋白的荧光消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现用甲醇固定转染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细胞会导致GFP的荧光消失,而当用聚甲醛固定时,GFP的荧光就没有失去。因此建议避免用甲醇对有GFP表达的细胞进行免疫组化前的固定。  相似文献   
110.
自然科学思想史上影响最为深刻的两次革命,一次是无机科学界的“哥白尼革命”。1543年的《天体运行论》,首次论证了地球并不在太阳系中心,使长期禁锢人类思维的神学自然观受到质疑,从而不断激励人们去探索一个“天外有天”的真实宇宙世界。另一次则发生在有机科学界,称为“达尔文革命”。由1859年《物种起源》启动的这场旷日持久的革命影响更为广泛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