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高糖环境下豚鼠膀胱Cajal样细胞形态学变化.方法:应用酶解法分离培养豚鼠膀胱Cajal样细胞,分为无糖组、正常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mmo/L)、高糖组(葡萄糖浓度分别为15、30、60mmol/L),通过光学倒置显微镜及c-kit抗体染色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葡萄糖浓度分别为30、60mmol/L组较无糖组、正常对照组(5mmoI/L)及15mmol/L组细胞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标记后显示蛋白染色部位减少,有核着色迹象.结论:高糖环境可导致Cajal样细胞的形态异常,数量减少,可能引起其功能学的改变,提示其可能是糖尿病膀胱病变的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抗氧化肽A对人肺癌细胞A549,红细胞溶血和肝组织氧化性损伤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抗氧化肽A能够有效地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同时也能抑制红细胞的溶血和肝组织氧化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兰州百合鳞茎发育及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兰州百合为试材,研究了鳞茎发育过程中以及2、6、10℃条件下保湿贮藏101 d内母鳞茎与新鳞茎中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鳞茎发育过程中内源ABA含量以及母鳞茎的GA3与ZR含量增加,而内源IAA含量以及新鳞茎的GA3与ZR含量下降。低温贮藏期间,母鳞茎与新鳞茎的GA3、IAA含量均有升高过程,而ABA含量呈下降趋势;新鳞茎的ZR含量呈下降趋势,母鳞茎的ZR含量也有升高过程。低温处理初期的34 d内,内源激素变化最为显著。不同贮藏温度相比较,ABA含量差异不大,GA3含量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在富含淀粉的新鳞茎中,GA3和ABA表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在淀粉含量较低的母鳞茎中GA3和ABA无相关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母鳞茎与新鳞茎的物质代谢机制不同,母鳞茎的物质变化受内源GA3的调控,新鳞茎主要是ABA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植物功能性状组合的权衡是植物适应土壤环境的重要机制,它也通过对根际效应的调控进而影响着根际过程和生态系统功能。以位于宁夏盐池县的典型荒漠草原为研究区域,通过对灰钙土、黑垆土和风沙土中蒙古冰草功能性状和根际效应的对比分析,探究不同土壤对蒙古冰草功能性状和根际效应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中蒙古冰草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差异,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与非根际土壤性质有关。(2)不同土壤中的根际效应大小存在差异,不同因子的根际效应大小因土壤而异,总体表现为风沙土最大,灰钙土最小;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蒙古冰草根际效应的主要因素,可解释根际效应变异的69.5%。(3)土壤理化性质与蒙古冰草功能性状密切相关,其对根长和根冠比的影响最大;蒙古冰草功能性状与根际效应大小密切相关,根长和根冠比是影响根际效应的主要因子。研究表明蒙古冰草通过根际效应改善了土壤性质,进而提高土壤质量,这种作用受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功能性状等因子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5.
百合鳞茎发育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及淀粉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以兰州百合和亚洲系"精粹"百合为试材,探讨了鳞茎发育过程中不同部位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母鳞茎作为百合萌发阶段的代谢源,其外部鳞片是代谢更为活跃的部位。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同时增加是百合新鳞茎开始膨大的标志。蔗糖是百合鳞茎中可溶性糖的主要形态,还原糖的变化体现了碳水化合物的供应及转化。淀粉酶在百合鳞茎发育过程中对调节和平衡碳水化合物的形态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谢婷  李云飞  李小军 《生态学报》2021,41(6):2339-2348
植被恢复与重建是沙区退化土地修复的有效途径,是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s, BSCs)拓殖和发育的关键影响因素。采用室内恒温培养-碱液吸收法研究了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不同恢复年限固沙植被区BSCs及其下层0—5 cm土壤的碳矿化特征,分析了其与水分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BSCs及其下层土壤有机碳的瞬时速率、最大和平均矿化速率以及累计释放量均随着恢复年限的延长而增大,同一植被区表现为BSCs大于下层0—5 cm土壤(P<0.001)。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显著促进了有机碳矿化过程(P<0.001),土壤水分含量从5%增加到20%时,BSCs有机碳的平均和最大矿化速率及累计释放量分别增加了1.48—2.08倍、1.60—2.00倍和1.48—2.08倍,下层土壤分别增大了1.36—2.08倍、1.21—2.00倍和1.36—2.08倍。土壤电导率、有机碳和黏粒含量是影响有机碳矿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沙区植被恢复与重建背景下BSCs的发生发展促进了土壤碳矿化过程,而BSCs参与的碳循环过程受其理化属性及水分等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重组卫生和计划生育机构职能的大背景下,湖北省来凤县针对县域内卫生机构和计划生育机构设置特点,从机构职能、人员配置、财务分配、物资归属等方面进行探索,开拓出一条顺应自身资源整合发展的道路,并为我国县域卫生机构和计划生育机构的资源整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蘑菇表面的失水情况是评价采后蘑菇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提出用原子力显微镜定量测定蘑菇表皮的粗糙度来表示表面的皱缩程度,用算术平均粗糙度和平方根粗糙度表示。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Lange)Sing)贮藏前的算术平均粗糙度为(34.033±5.116)nm,经过2d贮藏,在2℃、25℃和动态温度自发气调贮藏下,其算术平均粗糙度分别为(40.139±3.359)nm、(65.356±8.253)nm和(43.670±9280)nm。平方根粗糙度值与算术平均粗糙度值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两者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表皮的三维图像直观地表示出水分的蒸发过程,变化趋势符合粗糙度值的变化,特别是在贮藏的早期阶段(0~2d)。由粗糙度分析的结果可以区别不同的贮藏条件表明,原子力显微镜测定的粗糙度指标可有效地表示采后蘑菇的表面失水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高糖环境下豚鼠膀胱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形态及细胞内钙离子荧光的改变,探讨糖尿病膀胱(diabetic cystopathy,DCP)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原代培养,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5、10、15mol/L葡萄糖浓度下培养24、72h的ICCs,每浓度/时间取30个细胞测量其长度,再从中随机选10个细胞,以200ms/张图片的速度进行扫描,获得每个时间点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值。结果:糖浓度增高培养时间延长,ICCs内钙离子荧光值升高(P=0.00),只有15mol/L/24h降低(P=0.00);ICCs细胞长度缩短(P=0.00),只有10mol/L/72h细胞长度增长(P=0.00)。结论:高糖环境对豚鼠膀胱ICCs形态学及电生理学造成显著影响,这种改变可能是造成DCP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糖环境下豚鼠膀胱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形态及细胞内钙离子荧光的改变,探讨糖尿病膀胱(diabetic cystopathy,DCP)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原代培养,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5、10、15mol/L葡萄糖浓度下培养24、72h的ICCs,每浓度/时间取30个细胞测量其长度,再从中随机选10个细胞,以200ms/张图片的速度进行扫描,获得每个时间点细胞內钙离子荧光强度值.结果:糖浓度增高培养时间延长,ICCs内钙离子荧光值升高(P=0.00),只有15mol/L/24h降低(p=0.00);ICCs细胞长度缩短(P=0.00),只有10mol/L/72h细胞长度增长(P=0.00).结论:高糖环境对豚鼠膀胱ICCs形态学及电生理学造成显著影响,这种改变可能是造成DCP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