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药用鼠尾草属数值分类与丹参药材道地性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运用数值分类方法,将鼠尾草属(SalviaL.)药用植物资源划分为3类:高山丹参类、低山丹参类和非丹参类。该结果为鼠尾草属植物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及丹参药材道地性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2.
PCR法检测外环境水中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外环境水中分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PVI)毒株基因型,发现所分离的22株病毒,均为疫苗SabinI相关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温度敏感(T特征)试验亦提示为弱毒标,与PCR试验相吻合,表明实施强化免疫和常规免疫后,外环境中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已被疫苗相关株循环所取代,同时证实用了PCR作为相环境中PVI病毒株的基因型分析的检测方法是特异和敏感的。  相似文献   
153.
宁沪杭地区黄瓜花叶病毒(CMV)株系群划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沪杭地区黄瓜花叶病毒(CMV)株系群划分的初步研究程宁辉1杨金水1濮祖芹2方中达2方荣祥3关键词黄瓜花叶病毒,鉴别寄主,株系,毒力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Virus,CMV)是由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的世界性分布的植物病毒种群,已...  相似文献   
154.
对因缓慢心律失常和心搏停止实施紧急起搏治疗尚无统一方法。作者采用腹股沟处右股静脉穿刺,置入气囊漂浮电极导管临时右心室起搏,治疗不同原理引起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不良导致心跳骤停而出现阿-斯综合症的病人,结果显示起搏良好,有效循环恢复。  相似文献   
155.
一种热稳定的人胎盘源促细胞生长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胎盘细胞中含有丰富的生物学活性物质.通过在 90℃温度下酸性介质抽提、乙醇沉淀、DE-52阴离子交换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层析,从人胎盘组织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热稳定的小分子量促细胞生长因子.该物质对人羊膜细胞、小鼠成纤维细胞、小鼠骨髓瘤细胞等多种细胞有较高的刺激生长活性.这种物质被称为人胎盘源促细胞生长因子Ⅰ(Human Placental Growth Factor-I,简称HPGF-1),它是一种分子量为1900的肽类物质,是由一条含有10个氨基酸残基的肽链和非肽部分组成的化合物.肽链部分的分子量为1195,其氨基酸组成已被测定,N-末端残基为 Phe.非肽部分的分子量为692. 该因子的等电点为6.8.  相似文献   
156.
光系统II核心天线CP43的纯化及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菠菜放氧的PSI核心复合物经0.8mol/LTris-HCl(pH8.0)洗涤后,用温和的非离子去垢剂DM和高浓度的LiClO4增溶,再经DEAE-Toyopearl-650S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可得到PSII核心天线43kD叶绿素a结合蛋白(CP43)。SDS-PAGE显示一条43kD蛋白质带。根据Arnon法和Markwel法的结果表明,每个蛋白质分子结合有20~21个分子的叶绿素a。室温条件下,CP43在红光区具有671nm的最大吸收峰和683nm的荧光发射峰,以及W型的圆二色信号,表明其处于较为天然的状态。文中还制备并鉴定了对CP43特异的抗血清。  相似文献   
157.
中国特有植物白豆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中国特有植物白豆杉(Pseudotaxuschienii(Cheng) Cheng)的叶中分得14 个单体成分,主要以波谱方法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其中13 个为已知化合物,分别为:2-guaiacylpropane-1,3-diol(1)、香草酸(2)、3-甲氧基-4-羟基肉桂酸(3)、3,5-二甲氧基苯酚(4)、taxicatin(5)、5-oxym altol(6)、槲皮素-3-鼠李糖甙(7)、(±)-儿茶素(8)、蜕皮素(9)、β-谷甾醇(10)、葡萄糖(11)、(±)-10-nonacosanol(12)和二十八酸(13)。除β-谷甾醇外,其余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其中,化合物1 和6 未曾从植物中直接得到过。另一单体成分经波谱和化学方法鉴定,初步推定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白豆杉内酯(pseudotaxlactone,14)。  相似文献   
158.
从化学成分探讨白豆杉属的系统位置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白豆杉属Pseudotaxus隶属红豆杉科Taxaceae。该属仅一种,即白豆杉Pseudotaxus chienii(Cheng)Cheng,是我国特有单种属植物之一。关于白豆杉属的系统位置,多年来一直有不同的看法。笔者通过对白豆杉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红豆杉科各属植物中存在的生物碱、萜类、黄酮,木脂素、葸醌、甾体、芳香族化合物、精油及其它类成分对照分析,发现除一些基本的次生代谢产物,如甾体、芳香族化合物等有些相似外,其他成分的差别很大,白豆杉属植物中未发现在红豆杉属各种植物中广泛分布的紫杉烷和双共酮类化合物。又结合国外学者在植物的花粉形态、种子蛋白和针叶过氧化酶谱,以及一些特征成分,如双黄酮化合物在各属代表种中的分布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和观点,对白豆杉属的系统位置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将其从红豆杉族中分出,单独成立白豆杉族Pseudotaxeae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59.
160.
核酸分子探针制备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