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冬虫夏草是真菌与昆虫形成的复合生物体,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提取冬虫夏草真菌子座和虫体全部基因组DNA的方法。该方法稳定高效,简便易行,提取纯度高,适用于冬虫夏草多重PCR、Realtime-PCR和DNA指纹图谱等分子水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2.
核酸疫苗的特点、组成及在动物免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酸疫苗是一种新型的基因工程疫苗,它将含有编码某种抗原蛋白基因序列的重组质粒作为疫苗直接导入机体细胞内,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使被接种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保护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就核酸疫苗的特点、组成、免疫方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在动物免疫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3.
昆虫活性氧代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昆虫在氧化胁迫下其体内具有一套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剂系统,以抵御活性氧损伤。在氧化胁迫下昆虫体内抗氧化酶系的变化研究相对较多,其中研究最深入的酶是超氧化物歧化酶。另一方面活性氧在昆虫免疫系统中还起到一定的积极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144.
从印染废水中分离得到了一株具有染料脱色功能的希瓦氏菌脱色新种。该菌能在厌氧条件下利用Fe3+作为末端电子受体获得能量,支持细胞生长。在pH8.0,温度30℃,柠檬酸铁800mg/L,乳酸钠2g/L,酵母抽提物0.5g/L的条件下,培养8h的过程中,菌体细胞量的增长完全与Fe3+的还原发展趋向一致。同时考察了碳氮源、乳酸钠、酵母抽提物、pH值和温度等方面对该菌株的生长和铁还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体生长以LB为最好,以葡萄糖和乳酸钠为碳源时对铁还原有利。在酵母抽提物浓度4g/L范围内,菌体生长量和铁还原率  相似文献   
145.
紫外B辐射增强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平流层臭氧的破坏直接增强了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特别是紫外B辐射的强度。紫外B辐射增强将对生态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紫外B辐射增强对昆虫影响的研究,分析了紫外B辐射增强可能产生的对植食性昆虫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及其机制,就紫外B辐射增强对昆虫影响方面迫切需要阐明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6.
以苦马豆种子在MS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培养出无菌苗,以子叶和胚轴为外植体,在MS+6.BA2.0mg/L+2,4-D0.Smg/L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在MS+6-BA2.0mg/L+NAA0.Smg/L培养基上继代培养,继代三次后在MS+6-BA2.0mg/L培养基上诱导产生丛芽,在MS+6-BA0.5mg/L培养基上进行幼苗培养,在幼苗长到3~4cm时移至1/2MS+IBA2.0mg/L培养基上生根。  相似文献   
147.
在83K和160K两个温度下,通过激发波长对荧光发射谱的影响研究了光系统Ⅱ中核心复合物的荧光光谱特性。用不同波长的光激发,核心复合物的发射谱的最大发射峰值不变,用480、489、495和507nm的光分别激发核心复合物,其光谱最大峰值处的荧光强度随不同激发波长下β-胡萝卜素分子的吸收强度的增大而降低,在长波长区域光谱的变化依赖于首先被激发的色素分子。所以,激发波长的不同影响着核心复合物中能量传递的途径。通过高斯解析,分析出核心复合物中至少存在有7组叶绿素a组分,它们是Ch1 a660,Ch1 a670,Ch1 a680,Ch1 a682,Ch1 a684,Ch1 a687和Ch1 a690。  相似文献   
148.
目的:探讨UGT1A7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设置150例肝硬化汉族住院患者组与10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志愿者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检测肝硬化组与正常组中UGT1A7的基因多态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硬化组中C2等位基因型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肝硬化与UGT1A7基因相关,UGT1A7等位基因C2可能是肝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9.
适应玉米生产的溶磷真菌筛选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溶磷菌株,提供适应玉米生产的溶磷微生物。【方法】利用难溶磷无机盐培养基从作物根际土壤样品中筛选溶磷菌株,通过菌株在土豆液体培养基培养过程中培养液pH的变化确定溶磷菌株的溶磷能力。利用菌株在平板和土壤中对玉米根系的适应性,选择对玉米适应性好的菌株应用到盆栽实验和大田实验。【结果】从土壤中筛选到具有较高溶磷效果的真菌15株,经鉴定其中9株为草酸青霉,2株为变幻青霉,1株为刺孢青霉、1株为绿色木霉、1株为黑曲霉、1株为构巢曲霉。15株真菌能够显著降低PDB溶液的pH值,其中5株能够将溶液的pH从7.0降到2.0以下。实验室平板和土培试验发现菌株Z15+、ZQ3、ZI1、Zh和Z30能够在以玉米根系分泌物为C源的平板和土壤中很好地生长、定殖,表明这5株菌能够有效利用玉米的根系分泌物。将这5株菌进行盆栽种植玉米,菌株ZI1和Zh处理后,能显著的提高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在第49天时,有效磷含量分别高于土壤初始含量的28.05%和37.04%,收获的玉米干重比对照分别高26.04%和20.21%。将菌株ZI1和Zh制成菌剂进行大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菌剂Zh使大田玉米产量提高13.22%,达到10873.05 kg/hm2。而使用ZI1菌剂的大田玉米产量与CK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本实验获得的适应玉米的溶磷菌株Zh为构巢曲霉。  相似文献   
150.
昆虫卵黄蛋白及其激素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戈林泉  吴进才 《昆虫知识》2010,47(2):236-246
卵黄蛋白的结构及其合成、摄取过程与激素的调控机理是目前昆虫生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几年,随着分子克隆技术、基因工程手段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对卵黄蛋白基因的研究将为寻找害虫生物防治提供新途径。本文对昆虫卵黄蛋白及其激素调控进行了综述。为防治害虫再猖獗的发生和促进大量繁殖益虫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