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植物根系由不同根序组成,然而,它们的解剖结构对生境干旱化的响应是否一致尚不清楚。本研究于藏东南东达山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高寒草甸沿生境干旱化梯度设置6个样方,采集矮生嵩草根系。采用石蜡切片法,运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比较不同土壤水分生境中矮生嵩草一、二级根序解剖结构的差异及可塑性强弱。结果表明:一、二级根序间解剖结构组成无明显差异,其中横切面表皮细胞近似长方形,排列紧密,面积较大(87.6~126.0μm2);一、二级根序解剖结构对生境干旱化的响应不一致,一级根中表皮细胞面积和厚度、皮层厚度(含厚壁组织与薄壁组织)均与土壤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而二级根呈显著正相关(P<0.05);一级根表皮占径比在土壤水分梯度间的差异显著,其他解剖结构差异不显著,二级根解剖结构(除皮层厚壁组织外)的占径比在土壤水分梯度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一级根皮层薄壁组织厚度可塑性最强,皮层厚壁组织厚度可塑性最弱;二级根横切面面积可塑性最强,中柱面积可塑性最弱。总之,矮生嵩草根系表皮、皮层解剖结构对土壤水分梯度变化的可塑性强,但不同根序解剖结构对生境干旱化的响应机制不...  相似文献   
122.
肌动蛋白和肌动蛋白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贺淹才 《生命的化学》2002,22(3):248-250
细胞质来源肌动蛋白,构成细胞微丝,肌肉中的肌动蛋白主要是纤维形式即F-肌动蛋白。肌动蛋白基因编码序列是高度保守的,而非编码序列有较大的差异,反映其进化上的时间进程。对该基因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在分子生物学中,常把它当作基因表达研究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23.
根据锤头型核酶的作用模式 ,设计、合成和克隆了特异切割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正链 (194-196位点 )或负链 (89- 91位点 )RNA的 2个短臂锤头型核酶基因 :42nt的RzASSVd(+)和 40nt的RzASSVd(- )。经转录获得核酶转录物和32P标记的ASSVd正、负链转录物。将核酶与ASSVd混合 ,50℃或 37℃保温 3~ 4h ,进行 8%PAGE(含8mol L尿素 )和放射自显影分析。体外切割检测表明 :2个核酶均具有特异切割活性 ,其中RzASSVd(- )对ASSVd负链的切割活性较高 ,对ASSVd正链不起作用。RzASSVd(+)对ASSVd正链的切割活性较弱 ,对ASSVd负链亦不起作用。在此基础上 ,构建得到双价核酶基因pGEMRzASSVd(± )。  相似文献   
124.
特征根回归法在稻田捕食性天敌捕食量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进龙  吴进才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2):1592-1594
应用特征根回归法建立和拟水狼蛛(Pirta subpiraticus),食虫瘤胸蛛(Oedothorax insecticeps),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和菱头跳蛛(Bianor hotingchiehi)4种蜘蛛与竭飞虱(Nlaparvata lugens)共存系统捕食量的特征根回归模型:y=6.6600 6.3399(-0.0138X1^* 0.0895X2^* 0.0078X3^*-0.1067X4^* 0.6742X5^*)。以此模型对蜘蛛捕食量进行了模拟或预测分析,并同LS回归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特征根回归法可用于蜘蛛对褐飞虱捕食量的定量分析,比LS回归方法提高精度10%。  相似文献   
125.
运用UV-3101PC型紫外-可见-红外分光光度计及皮秒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对20℃、42℃、48℃3个温度下,PS 核心复合物的吸收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1 在PS 核心复合物中至少存在以下几种具有特征吸收峰的chla分子,CP43:chla660/661 chlaa:a代表吸收峰 、chla669、chla671、chla682/683;CP47:chla660/661、chla669、chla671/672、chla688、chla680;RC:chla680、chla670、chla684、chla673/674、chla682/683、chla660.吸收峰波长随测量温度等条件的不同而略有变化. 2 荧光发射谱组分的峰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明显的蓝移,这是由于热诱导改变了蛋白质的结构,从而使生色团间的距离和 或 方位受到了影响,而chla分子的结构并未发生变化,因此导致chla分子间激子相互作用被破坏,从而产生了发射峰蓝移的现象. 3 20℃、42℃时核心天线向反应中心的能量传递是高效有序的. 4 反应中心中与蛋白质存在不同结合的chla分子,以及核心天线中吸收不同波段光的chla分子与蛋白质结合方式随温度变化存在不同反应.  相似文献   
126.
两栖动物酒精标本DNA模板的快速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国角蟾属4个种的蝌蚪酒精固定标本为材料,取尾部肌肉组织0.1g,滤纸吸干组织块表面的酒精,在研钵中用剪刀剪碎,液氮研磨成粉(必要时可加少量石英砂),转入1.5ml离心管,加入1.0ml提取缓冲液(0.5%SDS,10mmol/L Tris-HCl,100mmol/L EDTA,pH8.0),37℃温浴h,5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转入另一1.5ml离心管,氯仿/异戊醇(24:1)抽提两次,上清液加2倍体积预冷(-20℃)的无水乙醇沉淀DNA,12000r/min离心3min,无菌条件下风干后,50μl TE溶解,4℃保存备用。以通用引物PCR扩增12S rRNA和16S rRNA基因部分片段并测序。本文不采用蛋白酶K提取酒精保存标本的DNA模板,全部流程只需3个小时,可同时提取数十个乃至数百个标本,并且所提取的DNA模板适合短片段PCR扩增。  相似文献   
127.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了4种蜘蛛(拟水狼蛛、食虫瘤胸蛛、粽管巢蛛、菱头跳蛛)与褐飞虱共存系统捕食量的数学模型.对此模型的分析可以了解各天敌不同数量或者密度与褐飞虱不同密度组合下对褐飞虱捕食量的影响.应用该模型还可以预测相应时期的捕食量大小,所得预测值与实际值几乎一致.同时利用关联度来分析了系统中对褐飞虱捕食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以及各蜘蛛与褐飞虱捕食量关联程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128.
假根羽藻外周天线捕光色素蛋白复合物(L ight-harvesting Comp lex II,LHC II)在不同聚集态的情况下,它所包含色素分子间的能量传递是不同的。采用荧光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技术对不同聚集态(单体、三聚体和寡聚体)的LHC II进行研究,发现三聚体中色素分子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比较高,单体要小一些。520 nm激发下,类胡萝卜素分子向叶绿素a分子的能量传递效率:三聚体约为64%、单体约为56%;650 nm激发下,叶绿素b分子向叶绿素a分子的能量传递效率:三聚体约为89%、单体约为78%。寡聚体的能量传递要复杂些,从光谱分析出它包含两种不同吸收光谱特性的叶绿素b分子,吸收峰分别为480 nm和468 nm,其中蓝区吸收峰为480 nm的叶绿素b分子向发射685 nm荧光的叶绿素a分子的能量传递效率要小于75%。  相似文献   
129.
中国钩端螺旋体rRNA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DigdUTP标记的16SrRNA及23SrRNA基因为探针,分析了八个血清群54个血清型64株国内外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参考株和27株野生株染色体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消化后的rRNA基因限制性图谱。结果发现,91株菌中共有56个核糖核酸型(Ribotype,简称RT),除部分血清群中少数不同的血清型有相同的RT型外,大部分血清型都有独特的RT型,同一血清群往往拥有共同的核心片段;除黄疸出血群的黄疸出血型外,同一血清型的国内和国际参考株的RT型不相同;大多数野生株的RT和相应血清型国内参考株相同,差异也只表现为谱形上个别带型的缺少和增加,所研究的波摩那型野生株的RT型和国际参考株相同而和国内参考株不同  相似文献   
130.
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Blanchard)又名拉美斑潜蝇,是蔬菜、花卉等植物的重要检疫性害虫。该虫原产于南美洲和拉丁美洲,1998年在烟台地区首次发现^[1],经普查,全市各县市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面积达2万hm^2左右,年造成经济损失达1.5亿元^[2]。该虫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