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7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91.
目的:研究探讨钴-原卟啉对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钴-原卟啉灌(50mg/kg)胃处理后,建立液压脑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三步法检测大鼠脑损伤区域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情况,用干湿重法测定损伤周边区脑含水量的变化。结果:正常组、假手术组大鼠HO-1均无表达;模型组脑损伤区域的HO-1阳性细胞数为(3.45±047);实验组12h、24h、3d和7dHO-1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0.9±1.35)、(10.62±1.88)、(12.4±1.57)和(10.99±2.42)。正常组、假手术组脑损伤周边区脑含水量分别为(78.7±0.4)%和(78.6±0.7)%;模型组脑含水量(89.3±0.3)%;实验组12h、24h、3d和7d脑含水量分别为:(83.1±0.3)%、(83.6±0.6)%、(83.9±0.4)%和(83.2±0.3)%。结论:钴-原卟啉(CoPP)能够诱导大鼠脑损伤区域HO-1的表达,减轻脑损伤周边区域的水肿程度,故钴-原卟啉对大鼠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92.
对广西的野生八角科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广西现有野生八角科植物11种,大多数分布在各类自然保护区内。经过对广西八角科植物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的初步分析和评价后,发现其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医药及工业用途上,一些种类还具有材用及园林绿化美化的功用,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393.
凋落物分解主场效应及其土壤生物驱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凋落物分解主场效应是指凋落物具有在其生长的栖息地比在别的生境分解更快的特征,土壤生物的特化作用被认为是主场效应的产生机理.主场效应是除基质质量和物理化学环境外控制凋落物分解的重要因子,可影响模拟精度的8%.凋落物分解主场效应驱动机制的深入研究对促进分解模型中纳入生物因子,提高区域尺度模拟精度具有重要作用.虽然时间和基质质量可导致主场效应强度变化,但不能全面解释主场效应强度差异特别是负效应的产生.通过分析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生物的作用机理,指出凋落物分解主场效应的土壤生物驱动可能包括土壤微生物的调节性适应,土壤动物的后期插入以及物理化学环境的间接影响.为深入了解主场效应土壤生物驱动机制,更好地模拟凋落物分解过程,提出延长凋落物分解交互移置实验时间,拓展实验空间,结合室内模拟分析和构建分解模型等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394.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现阶段,用于肺癌早期诊断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因其特异性与敏感性均较低,严重影响肺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本文用双向热循环消减指数富集的配基进化(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 SELEX)技术,筛选肺癌和非癌血清标志物的核酸适配体,建立肺癌的检测方法,提高诊断和治疗效率。实验用环氧基琼脂磁珠为筛选介质,以非癌混合血清、肺癌混合血清作为双向靶标。应用热循环消减SELEX技术,经19轮筛选分别获得非癌和肺癌血清的特异性核酸适配体。通过高通量测序,得到 40条非癌核酸适配体序列和 41条肺癌核酸适配体序列。从肺癌与非癌血清特异性核酸适配体序列中分别挑选出高丰度的 4条序列,合成后制成检测试剂,经临床血清验证,阳性率为 90%。该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高,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识别元件。  相似文献   
395.
396.
目的:表达优化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受体1(VEGFR1)胞外区第2个类免疫球蛋白结构域(VEGFR1D2)和VEGF受体2(VEGFR2)胞外区第3个类免疫球蛋白结构域(VEGFR2D3)与人IgG1 Fc片段的融合产物VEGF-Trap2,探讨该产物与人源VEGF165(hVEGF165)之间的亲和力。方法:将优化的目的基因VEGFR1D2/R2D3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Fc中,转染CHO-K1细胞并筛选高表达目的蛋白VEGF-Trap2的细胞系,亲和纯化VEGF-Trap2蛋白,通过非竞争性ELISA及生物膜干涉技术检测VEGF-Trap2与hVEGF165之间的亲和力。结果:DNA测序表明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VEGF-Trap2序列正确;获得表达VEGF-Trap2的细胞系;非竞争性ELISA实验中,VEGF-Trap2与hVEGF165功能性亲和常数达到1.86×107L/mol;生物膜干涉实验中,hVEGF165与VEGF-Trap2的平衡解离常数达到3.13×10-9mol/L。结论: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VEGF-Trap2并在CHO-K1细胞中稳定表达,重组蛋白VEGF-Trap2与hVEGF165有较高的亲和力,提示其可用于阻断VEGF信号传导途径,为该蛋白进一步的体外及体内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97.
随着分子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可以克隆出人的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NET)基因转染进哺乳动物细胞内进行体外研究。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在神经传递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神经以及精神系统方面的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都与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功能缺失或紊乱有关。本文主要介绍了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基本概念和近年来国外对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研究概况,综述了与该转运体相关的药物的研究进展以及由于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功能紊乱或丧失而导致的疾病的临床研究。最近几年对于NET基因表达调控以及各种临床疾病的研究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的探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8.
白藜芦醇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白藜芦醇低剂量组、白藜芦醇中剂量组、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各组相应采用生理盐水、秋水仙碱、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灌胃7天(1次/日),模型组及各实验组于灌胃第四天把25g/mL(0.05mL)浓度的尿酸盐溶液注射到大鼠踝关节腔内,制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0.05 ml,72 h后留取踝关节关节液及关节滑膜,应用ELISA法观察关节液中IL-1β、CXCL10的变化。关节滑膜用10%福尔马林固定待做病理。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能显著降低关节液中IL-1β、CXCL10水平(P0.05),病理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可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踝关节组织的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IL-1β,CXCL10明显增高,白藜芦醇可有效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且该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白藜芦醇;白介素1-β  相似文献   
399.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血清CRP与血脂水平关系。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门诊选择健康中老年人1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血清CRP与血脂的测定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C、CRP、LDL-C与HDL-C是导致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的血清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C、TG与LDL-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3 mg/L患者(n=80)的TC、TG与LDL-C含量也明显高于血清CRP3 mg/L患者(n=40),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表现为血清CRP、TG、LDL-C和TC的升高,它们也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CRP水平可以预测相关血脂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400.
目的:回顾性分析呼吸机辅助呼吸救治危重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方式对于救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我科收治的各种呼吸衰竭患者94例,回顾分析插管方式对于救治成功率、引发心跳骤停及其对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结果:经纤维支气管镜经口气管插管(35例)与经直接喉镜经口(59例)引发心跳骤停有明显统计学差异(X^2=11.5,v=1,t〈0.001)。经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在术前用药与否对引发心跳骤停并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对于引发心跳骤停后心肺复苏成功率确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经直接喉镜气管插管是选择镇静药或浅麻醉药物应慎重,尽力避免心跳骤停和心肺复苏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