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4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61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4篇
  1964年   7篇
  1963年   8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从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209出发,选育出B.S.796变异株。该菌在麦芽糖6%,豆粕水解液6—7%, Na2HPO4·12H2OO.8%, (NH4)2SO4 O.4%, CaCl2 O.2%,NH4Cl0.15%,pH6.5—7.O的培养基(麦芽糖培养基)中可获得较高的a-淀粉酶活性,在1.5m3发酵罐中试验a-淀粉酶活性平均可达477u/ml(比原菌提高40.6%)。按上法所得发酵液能快速通过板框压滤机,过滤回收率高达95%,提取总收率约为78%。  相似文献   
12.
慈菇匍匐茎中分泌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慈茹匍蔔茎的分泌道是裂生的胞间道,分布于匍匐茎的基本组织中。单个分泌道原始细胞起始于离茎端约1毫米处的基本分生组织中,原始细胞经分裂形成5—7个上皮细胞包围着中央的裂生腔隙,成为管道系统。上皮细胞无鞘细胞包围。上皮细胞中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发达,并溢出小囊泡向着分泌道腔隙面壁的质膜附近迁移,乳汁中亦存在大量完整的小囊泡。上皮细胞和外围薄壁细胞之间的壁层具有大量胞间连丝,小囊泡和内质网的膜结构与胞间连丝末端相接,同时可见上皮细胞的质膜在数处反折内陷,形成袋状结构,在与上皮细胞相对的薄壁细胞内也有同样现象出现,袋状结构内含小形颗粒或囊泡,并在结构上显示出上皮细胞与相邻薄壁细胞间存在着活跃的物质交流。由此认为。代谢物质以整体小囊泡的形式经胞间连丝或内陷的质膜向分泌道迁移是物质运输和分泌的可能方式之一。在电镜下观察,液泡中的积聚物与乳汁十分相似,液泡可能是乳汁的贮存场所之一。  相似文献   
13.
作者应用不同种属同功能补体成分抗原性交叉的特性,用抗—人B因子抗体制备成亲和层析柱,从猪血清中分离到纯度相当好的猪B因子。样品具有B因子的溶血活性、免疫原性等生物学功能。本文报告猪B因子的分离,并与人B因子的性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应用Nd:YAG激光器和光学光谱分析仪对蛋白质分子的同时吸收双光子过程作了进一步研究,讨论了蛋白质分子双光子过程的特性和估计了它们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并得到胰蛋白酶,白蛋白和色氨酸等分子由于双光子激发产生的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15.
甲基紫精(MV)系统中,在对类囊体膜的光合磷酸化(PSP)活力近于完全抑制的二溴百里香醌(DBMIB)浓度下,由类囊体残缺膜与线粒体嵴膜组成的融合膜PSP活力不仅不被抑制,反而受到不同程度的促进。在铁氰化钾(FeCy)系统中,DBMIB对类囊体膜的PSP活力不能完全抑制,同样浓度的DBMIB对融合膜的PSP活力有抑制效应。检测了不同膜在不同系统中,光下耗氧、放氧、FeCy还原和融合效应的关系等,论证了融合膜中电子传递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17.
茭白黑粉菌在茭白植株内形态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茭白黑粉菌的菌丝体多年生,越冬期宿存于茭白地下茎中,翌年春天入侵由地下茎芽体形成的植株。菌丝具隔膜,分枝,细胞双核,在寄主细胞间隙并入侵细胞中生长,无吸器;受菌丝侵染的茭白地上茎薄壁细胞分裂增多,体积加大,并高度液泡化,使茎膨大。部分菌丝在茭白茎膨大后期菌丝壁胶化,原生质收缩成团,生成厚壁,形成冬孢子。  相似文献   
18.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脑内5-HT的含量,观察电刺激两侧颈迷走神经向中端对大鼠海马、下丘脑和中-桥脑内5-HT含量的影响,结果如下:(1)刺激迷走神经向中端后,三脑区的5-HT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0.005);(2)侧脑室内注射新斯的明(10μg/10μl)或烟碱(10μg/10μl)后,刺激迷走神经向中端使三脑区5-HT含量增多的效应显著提高(p<0.01-0.001);(3)侧脑室内注射六烃季胺(250μg/10μl)后,刺激迷走神经向中端使三脑区5-HT含量增多的效应显著下降(p<0.05-0.005);(4)侧脑室内注射阿托品(10μg/10μl)或纳洛酮(10μg/10μl)后,不影响刺激迷走神经向中端引起的三脑区5-HT含量增多的效应(p>0.05)。由此看来,迷走传入冲动很可能先使脑内Ach释放增多,然后,Ach作用于N-胆碱受体而导致海马、下丘脑和中-桥脑内5-HT含量增加。以上结果表明,在脑内,迷走传入纤维和5-HT能神经元之间可能存在着机能联系。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感染之后,在起一次性作用的抵抗因子中,除血清中的抗体之外,还有溶菌酶,β-细胞溶素等若干杀菌因子。抗体特异性地跟抗原结合之后,能使血液中的补体活性化,从而杀伤带抗原的细胞或促进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溶菌酶、β-细胞溶素等杀菌因子不同于抗体,它们不借助补体,而是直接作用细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在探讨心肌梗塞的病理研究中,一些医学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痉挛是导致发病的共同原因。为此目的,文〔1〕等探讨了肌肉力学的一般方程,文〔3〕导出了N型血管和S型血管的含集中参数的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