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31.
用Rr190.70p-602n引物扩增了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fevergrouprickettsiae,SFGR)中国分离株(BJ-90株、Ha-91株和HLJ-054株)及SFGR国际标准株西伯利亚立克次体(Rickettsiasibiricu)246株和派克立克次体(R.parkeri)的rOmpA基因片段,将PCR产物克隆入pGEM-T载体中,用双脱氧法进行序列测定,并与SFGR的rOmpA基因已知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FGR国际标准株间rOmpA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0.06%~96.62%,推定氨基酸的同源性为83.05%~94.35%,中国分离株与国际标准株及参考株rOmpA基因片段比较的结果发现:BJ-90株及Ha-91株与西伯利亚立克次体标准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06%和98.31%,推定氨基酸的同源性则为98.87%和96.61%,HL-93株和HLJ-054株与日本立克次体(R.japonica)核苷酸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6.62%和95.68%,推定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2.09%和89.27%。在中国分离株内,BJ-90株和Ha-91株的核昔酸同源性高达99.2…  相似文献   
132.
在未来气候进一步变暖的背景下干旱发生的频率也将增加,而CO2浓度升高和干旱均会对作物生长造成影响。本研究对不同CO2浓度(环境大气CO2浓度、环境大气CO2浓度+200μmol·mol-1)和水分处理(土壤含水量为45%~55%和70%~80%的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分别为适宜土壤含水量和轻度干旱)下谷子叶片细胞结构、光合生理、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和产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增加了谷子叶肉细胞叶绿体内淀粉粒个数、单个淀粉粒面积和淀粉粒总面积。与仅轻度干旱处理相比,轻度干旱条件下CO2浓度升高处理孕穗期谷子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37.9%,但对该时期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影响,灌浆期谷子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15.0%和44.2%;孕穗期谷子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39.3%和8.0%,脯氨酸含量下降31.5%,灌浆期谷子叶片POD活性增加26.5%,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分别下降...  相似文献   
133.
本文将免疫金银染色技术应用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鉴定,建立了方法,对4株斑点热立克次体和1株Q热立克次体的鉴定获得了初步结果,并与免疫酶标染色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免疫金银染色法的特异性同免疫酶标染色法,可将不同种斑点热立克次体区分开;而前者的效价一般高于后者2—8倍。文中还讨论了洗涤、显色、衬染等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4.
粳稻芽期耐冷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利用22个粳稻品种,在不同低温胁迫、不同处理天数下进行水稻芽期耐冷性鉴定,并提出了适合于粳稻芽期耐冷性的鉴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和不同天数的处理中,以2℃/6d低温胁迫下的22个粳稻品种死苗率的方差和变异范围表现为最大,并且死苗率的分布比较合理,据此认为该低温胁迫对于粳稻芽期耐冷性鉴定是比较合适的胁迫条件.在2℃/6d低温胁迫下,靖粳7号、辐优1号、合系15、沈农15、东农422、滇系1号等品种芽期耐冷性属3级,为强耐冷性品种;云南省粳稻品种的芽期耐冷性普遍好于东北三省的粳稻品种.  相似文献   
135.
寡聚核苷酸适配子(Aptamer)是用指数富集式配基系统进化方法(SELEX)筛选出的寡聚核苷酸,它能与靶分子特异性结合,具有识别和抑制靶物质生物学活性的作用。将体外筛选到的寡聚核苷酸适配子作为在动物或人体内应用的药剂,还需要进行化学修饰来提高它的生物利用度和在血浆中的稳定性。2氟、2′烷氧基或2′氨基修饰可以提高适配子的稳定性,使适配子的体外半衰期延长;5′端交联一个高分子量的PEG分子或脂质体分子,可以使它的血浆清除率由1小时提高到几小时至1天。修饰后仍保持生物学活性的适配子可用于治疗相应靶细胞因子引起的疾病。目前,国内外已经筛选到了十几种细胞因子的适配子,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已经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除了用于临床治疗外,适配子还可以用于细胞因子的诊断,凡是涉及抗体的诊断领域,几乎都可以用寡聚核苷酸适配子代替。应用大规模机械化筛选技术,可以在短期内筛选到大量的高特异性、高亲和力适配子,这将有力推动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6.
CIKS(Connection to IKK and SAPK/JNK)是最近发现的细胞蛋白,能激活IKK和SAPK/JNK。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将CIKS(151574)插入载体pAS21作为诱铒,筛选人HeLa 细胞MATCHMAKER cDNA文库,以期为阐明NFκB及JNK活性调控的分子机理提供新的线索。筛选得到6个阳性AD/文库质粒,并用酵母双杂交实验验证了阳性AD/文库质粒与CIKS的相互作用。将阳性AD/文库质粒测序并对测序结果做BLAST分析,发现它们分别是RIKEN cDNA 473340F03,PLAC8, CD27BP (Siva-1), CDC5L, SnRNP smB,DVL2。CIKS能与这些功能各异的蛋白质相互作用,表明CIKS在细胞的多种生理活动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7.
靶向毒素DT-VEGF的构建、表达与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的快速生长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发生和形成过程中的主要介质,其特异性受体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表达率存在数个数量级的差异,因此可以将毒素分子转运至增生的肿瘤上皮组织中抑制肿瘤血管增生,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将白喉毒素的前389个氨基酸基因片段与VEGF165通过一短肽相连构建为融合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纯化蛋白。实验证实该融合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有特异性杀伤作用,并研究了其对鸡胚尿囊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8.
应用原位PCR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早期侵染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工接种 35日龄SPF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间隔不同时间采集法氏囊、胸腺、脾、盲肠扁桃体、肾、肝和腿肌进行了原位PCR检测 ,同时观察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无论是H毒株还是Ts毒株 ,接种后 4h肝、肾、脾等组织中即出现明显的阳性信号 ,Ts毒株 4hPI从胸腺、盲肠扁桃体、腿肌等组织中也检出了病毒基因序列。接种H毒株和Ts毒株后 2 8h和 40h ,法氏囊淋巴细胞开始出现变性、坏死。在阳性信号检出的时间上 ,法氏囊较肝、肾、脾等组织是滞后的。H毒株较Ts毒株在早期对法氏囊具有更强的侵染能力。  相似文献   
139.
蔬菜田美洲斑潜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洲斑潜蝇 L 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是严重危害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的重要植物检疫性害虫 ,其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虫体小、历期短、世代重叠严重 ,防治困难。该虫 1 993年在我国海南首次发现 ,现其分布已达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 ,成为农业生产上的一大难题。1 996~ 2 0 0 0年 ,我们对其发生及综合治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1 - 5] ,现报道如下。1 生物学特性及发生消长规律多年调查表明 ,美洲斑潜蝇在菏泽市大田一年发生 8~ 1 0代 ,不能越冬 ;在冬暖菜大棚内发生 3~ 4代 ,成为翌年虫源。已查明寄主植物 4 9种 ,其中栽培作…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讨牛骨胶原低聚肽对小鼠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8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1个空白对照组(蒸馏水)和5个BCOPs剂量组(0.375、0.75、1.5、3.0、6.0g/kg·BW),每组30只。进行深达腹腔的背部切口手术,并分别于术后第3、7、11d处死动物,每个时间点10只。术后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并进行皮肤切口抗张力强度检测、血清PA、IL 10、TNF α检测以及HE染色。结果:牛骨肽剂量组切口抗张力强度呈现大于对照组的趋势;POD3,牛骨肽剂量组血清PA浓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牛骨肽剂量组可见小鼠血清IL 10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NF α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牛骨肽可在术后早期提供营养支持,并可能通过促进IL 10表达、抑制TNF α表达的方式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