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在排除天敌情况下,用生命表方法比较了稻纵卷叶螟在5个常用栽培水稻品种扬粳9538、淮稻9号、扬辐粳8号、扬稻6号和汕优63上的半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取食淮稻9号的稻纵卷叶螟种群趋势指数最低,表现为较强的抗耐性;扬辐粳8号的稻纵卷叶螟种群趋势指数最高;各品种间稻纵卷叶螟不同虫期的存活率、♀/♂、蛹重、产卵量、卷叶率有一定差异;稻纵卷叶螟为害后,植株内可溶性糖含量品种间无明显差异,但不同品种与对照(未接虫)相比含量有增有减;还原糖含量品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2.
草地藏系绵羊IGF-I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rizol法从草地藏系绵羊肝脏中提取总RNA,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进行cDNA扩增并克隆测序,获得长度为589bp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cDNA序列,共编码70个氨基酸的成熟肽。分析显示,草地藏系绵羊与其他绵羊IGF-I的cDNA编码区序列存在1个碱基差异,同源性达99.78%。  相似文献   
103.
广东中山市五桂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据笔者现场调查统计,中山市五桂山共有野生观赏植物88科157属191种。其中蕨类植物15科25属29种,裸子植物3科3属4种,被子植物70科129属158种。分析了中山市五桂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基本特性和用途,并就其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4.
为了进一步掌握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森林微生物资源多样性、区系特征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响应, 拓展森林生物学研究内涵, 以广东和江西两个具有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省份, 各选取2个具有不同人为干扰程度的保护区, 结合野外调查、标本馆记录和文献统计, 分析了大型真菌多样性、区系特征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随着人为干扰的增强而降低。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07种, 其中, 食用菌66种, 药用菌47种, 木腐菌96种, 外生菌根菌121种;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74种, 其中食用菌206种, 药用菌94种, 木腐菌180种, 外生菌根菌134种; 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9种, 其中食用菌53种, 药用菌52种, 外生菌根菌56种, 木腐菌104种; 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2种, 其中食用菌70种, 药用菌67种, 外生菌根菌64种, 木腐菌47种。南岭保护区有优势科19个, 鼎湖山保护区有优势科13个, 九连山保护区有优势科5个, 庐山保护区有优势科5个; 四个保护区有相同科的数量为27, 约占总科数的36%。大型真菌群落结构也随着人为干扰的增加发生变化, 共生菌呈现下降的趋势, 木生菌则呈现上升的趋势。在属级区系成分分析中, 4个保护区均具有从泛热带向北温带过渡的地理区系特征。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发现大型真菌丰富度与年平均温度、相对湿度的相关性不显著。人为干扰强度对大型真菌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 虽然能够增加木腐真菌的种类和数量, 但总体上对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水平会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5.
脱落酸是植物的五大类激素之一,增强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抗逆性,在植物抵抗病菌、病毒及害虫等生物胁迫中也起到重要作用。脱落酸在植物应对病原物侵染过程中所起着复杂的作用,可以利于植物抗病或促进植物感病;与抗病原物相似的是,昆虫为害植物时,脱落酸诱导植物抗虫或感虫。植物体内的多种激素信号间是交互作用的,它们既可以互作促进,又可以相互拮抗抵消,脱落酸与其它植物激素如茉莉酸、乙烯、水杨酸等也存在互作。其中,脱落酸与茉莉酸协同抗虫的研究较多,是否有拮抗抗虫未见报道,但它们在参与植物对线虫防御中起拮抗作用;有少量研究发现脱落酸与乙烯间有拮抗抗虫作用;脱落酸与水杨酸间有拮抗作用,但互作抗虫的研究较少。该篇综述对了解植物激素互作和抗虫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法氏囊活性五肽Bursopentin(BP5)是一种多功能生物学活性因子,不仅具有免疫调节和抗氧化功能,还具有抗肿瘤活性。目前,BP5发挥抗肿瘤生物功能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晰。【方法】本研究利用T7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鸡DT40细胞T7噬菌体c DNA文库,以BP5-BSA为靶分子对文库进行亲和淘选,通过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BP5的结合蛋白。通过分析BP5诱导的鸡DT40细胞mRNA基因表达谱和检测BP5对HCT116细胞中p53 Luciferase活性和p53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来探讨BP5抗肿瘤的作用机制。【结果】构建的鸡DT40细胞T7噬菌体c DNA文库原始滴度为1.2×104pfu/m L,重组率为91.7%,扩增后滴度为1.9×109pfu/m L;通过生物淘选获得3条与BP5结合的鸡源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细胞周期蛋白E1(cyclin E1)和运输蛋白颗粒复合体2(trafficking protein particle complex 2)。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BP5参与调节多条与抗肿瘤功能有关的通路,其中包括p53信号通路,且p53信号通路涉及的5个差异表达基因均与细胞周期调控或抗肿瘤相关,其中SIAH1、TP53(p53)、CIP1(p21)基因被上调,CHEK2、CCNE1基因被下调。RT-PCR方法检测10个表达水平有明显变化的差异基因,其结果与基因芯片分析结果相符;BP5对p53 Luciferase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BP5在0.2-20μg/m L浓度下能够明显提高HCT116细胞中p53相对Luciferase活性,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BP5能显著促进p53、p21蛋白的表达水平,而CCNE1和CHEK2蛋白的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BP5通过p53信号通路途径发挥其抗肿瘤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研究BP5抗肿瘤具体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本文研究了三唑磷和毒死蜱LC20/LD20浓度对大螟Sesamia inferens(Walker)种群增长和卵黄蛋白含量的影响,为揭示大螟田间种群猖獗的生态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浸渍和点滴法测定了三唑磷和毒死蜱对大螟1龄和3龄幼虫的毒力,并测定了LC20/LD20的两种药剂处理后大螟种群增长参数和卵黄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大螟幼虫对三唑磷的敏感性显著高于毒死蜱。三唑磷LC20处理大螟幼虫1龄期显著增加了蛹重和产卵量,且1龄、3龄期的两次处理除了明显增加蛹重和产卵量外,还显著增加了卵黄蛋白含量。毒死蜱LC20/LD20浓度对大螟种群增长影响不明显。【结论】三唑磷亚致死剂量刺激大螟生殖,有利其种群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8.
刘井兰  杨霞  吴进才 《昆虫知识》2012,49(6):1541-1546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研究灌浆期水稻协优963、TN1受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若虫侵害后根、叶片赤霉素(gibberellin,GA)含量的变化,以探讨褐飞虱若虫侵害后灌浆期水稻耐虫性与植物体内源激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虫口密度40头/株和80头/株120头/株侵害灌浆期水稻协优963后3d根GA含量显著下降,40头/株和80头/株侵害后协优963后3d根冠(叶片)比显著下降;40头/株侵害协优963后6d根冠比显著下降。40头/株、80头/株和120头/株侵害灌浆期水稻TN1后3d根GA含量显著下降;80头/株和120头/株侵害TN1后6d根GA含量显著下降,120头/株侵害TN1后6d根冠比显著下降。表明灌浆期水稻协优963、TN1受褐飞虱若虫侵害后基本变化趋势为根GA含量、GA含量根冠比下降(3d、6d),叶片GA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耐、感虫水稻品种变化一致,变化幅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超声波清洗在相等条件及不同的时间对微生物杀灭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悬液法在相同时间内分别对大肠埃希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及HBsAg阳性血清进行了杀灭效果测试。结果:超声波清洗1min-15min对大肠埃希菌杀灭率分别为18.2%-94.2%;对白色假丝酵母菌为1.4%-49.7%。而超声波清洗1min-15min对HBsAg阳性血清的抗原性无完全破坏性作用。结论:单一超声波清洗杀灭微生物的效果是随时间的延长杀灭微生物的效果越好。扫描电镜显示,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细菌的细胞壁破坏越严重。而对HBsAg阳性抗原在短时间内不能被完全破坏。  相似文献   
110.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识别植物物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男才 《应用生态学报》2012,23(5):1240-1246
DNA条形码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物种,对于开展基础性的分类学研究和应用性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极为重要.本文对鼎湖山20 hm2大样地183个植物物种进行DNA条形码测序.结果表明: 单个条形码片段时, psbA-trnH的综合成功率最高(75%),其次是matK(70%)和rbcL(56%);片段组合时,matK+rbcL+psbA-trnH三片段组合的物种水平识别率在87%以上,随后是matK+psbA-trnH(85%)、rbcL+psbA-trnH(83%)和matK+rbcL(81%).综合了亚热带波多黎各的LFDP样地(143个种)和热带巴拿马的BCI样地(296个种)以及圭亚那的Nouragues样地(254个种)3个森林类型的研究结果,评价DNA条形码各片段在4个森林样地的通用性.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森林样地中,各片段测序成功率分别为rbcL(93%,95.1%)、psbA-trnH(91.5%,94.6%)和matK(68.5%,79.7%).在植物类群水平上,核心条形码片段matK+rbcL组合的物种准确识别率不高,只在局部群落中表现较为理想;而三位点DNA条形码片段组合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样地中综合成功率可达84%和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