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0篇
  免费   680篇
  国内免费   2935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274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265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434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423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332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318篇
  2003年   364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278篇
  2000年   295篇
  1999年   262篇
  1998年   248篇
  1997年   216篇
  1996年   224篇
  1995年   233篇
  1994年   209篇
  1993年   221篇
  1992年   224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169篇
  1989年   171篇
  1988年   95篇
  1987年   111篇
  1986年   85篇
  1985年   91篇
  1984年   73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52篇
  1981年   49篇
  1980年   43篇
  1979年   35篇
  1965年   18篇
  1964年   18篇
  1963年   17篇
  1958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蓖麻蚕不同组织脂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工作为蚕类同工酶研究中的一部分,研究了蓖麻蚕五龄幼虫不同组织器官酯酶的分布情况,试图逐渐建立酶谱化。目的在于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验家蚕的DNA对蓖麻蚕的诱变作用(陈元霖等,1981),以期供体、受体与转化体之间几种酶谱的异同,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蚕类DNA诱导遗传性变异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92.
为进一步证明铜绿假单胞菌AS1.860菌株降解萘能力与质粒的关系,我们以菌株AS1.860作供体菌,AS1.860-30(B-2~-)作受体菌进行转化。转化子BS1.860CI具备了供体株的遗传特性,转化频率为8×10~(-8)。琼脂糖凝胶电泳和酶切图谱观察,二者质粒DNA迁移区段和酶切图谱相同,表明质粒与萘的降解及铜绿色素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93.
二例D~u型家系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二例D~u型家系调查。二例先证者的红细胞与9份抗D血清反应仅与3份血清显凝集,并能与之吸收、释放出抗D抗体。先证者王××血清中找到抗D抗体。家系调查表明,D~u是D(即Rho)的等位基因,具有他们父亲的一条CD~ue单倍型,王××家系属于不完全D抗原,因而产生抗缺失抗原的抗体。  相似文献   
94.
用~3H-亮氨酸和~3H-尿苷标记不同发育时期的稻胚,发现蛋白质合成活力呈四阶段变化;各种RNA的合成与胚胎各发育阶段密切有关。α-鹅膏蕈碱(1.0μg/ml)对稻胚RNA合成的抑制作用在开花后7、15和18天较强,13天时很弱。在水稻胚胎形成期间,胚细胞蛋白质合成活力高峰先后出现于胚分化后期(开花后11天)和成熟中期(18天);mRNA的合成在分化初期(7天)和成熟中期(15~18天)较强;而rRNA和/或tRNA的合成高峰则出现在胚胎器官原基分化已经完成时(13天)。  相似文献   
95.
1980—1981年先后自北京、昆明、福州等地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Lange)Sing.]上分离到一种真菌,在PDA上的培养性状与蘑菇轮枝菌(Vertieillium psalliotae Tresch.)和蛛网丝枝霉中国变种[Aphanocladium aranearum(Petch) Gams var sincase J.D.Chen]近 似。镜检可见其兼具上述两种菌的形态。经反复多次纯化,并挑取单孢子培养,肯定了这种真菌是纯菌。在培养基上已保存4年,形态稳定。它具典型蘑菇轮枝菌形态,而其丝枝霉型瓶梗的形成和瘪缩时间、长度、原瓶梗数量、末端瓶梗数及排列密度等,都与蛛网丝枝霉中国变种有一定差异,与丝枝霉属其它种亦不同,故定为两型丝枝霉新种(Aphanocladium dimorphum sp-nov.)。本文详细描述了该新种的形态,井对文甲所提的五种真菌及其与Engyodontium属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6.
<正>当前在临床上甲胎蛋白(AFP)已被确认为一种特异性较强的肿瘤标志物,并从基础上也研究了它的胚胎发育及癌变过程中基因表达、生物合成和分子构型的演变。抗—AFP单克隆抗体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及上述基础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
用甲醇作原料大规模生产单细胞蛋白普鲁汀而称著于世的英国帝国化学公司(ICI),近几年来还利用甲烷氧化菌对各种碳氢化合物及其微生  相似文献   
98.
日本协和发酵公司的中西等人用亚硝基胍诱发处理乙酰乙酸棒杆菌(Coryneb.acetoacidopnilum)ATCC13870,从变异株中选到脯氨酸(Pro)的高产菌TA-20。筛选培养基主要成分:2%谷氨酸(GA)(以其钠盐加入),葡萄糖  相似文献   
99.
杂交水稻及三系在发育过程中的酯酶同工酶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报道了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测定杂交水稻及三系亲本共50个组合的萌动胚、芽,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片、根、雄蕊等12个组织或器官的酯酶同工酶的结果。根据所测结果,可把杂交水稻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分为5种类型:互补型、偏父型、偏母型、同型和“杂种”酶谱。强优势组合以互补型酶谱居多,弱优势组合都是同型酶谱,“杂种”酶谱仅见于V优64的幼穗分化期叶片和V优63、汕优63的三叶期叶片中。不同器官的互补酶谱都可作为预测杂种比势,鉴定杂交稻种子的纯度和真实性以及选配新杂交组合的一个手段或依据,但以对萌动胚或幼芽的测定更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硒与培养的心室肌细胞的自发性搏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快反应非自律性心室肌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可转化为慢反应自律细胞,因之呈现自发性搏动。这一事实早已肯定,而其发生机制则至今未明。 自从明确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必要组成成份,具有保护单位膜完整的重要生理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