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应用生命表统计学等方法,比较了15、20、25和30℃4个温度下镜湖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内13个不同基因型克隆的生命表统计学参数和后代混交雌体百分率等生活史特征.结果表明:轮虫的世代时间、平均寿命、出生时的生命期望值、内禀增长率、净生殖率和后代混交雌体百分率对升高温度的反应均因克隆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温度、克隆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对其也都具有极显著影响.表明水环境在温度等方面所具有的时间异质性可能是镜湖萼花臂尾轮虫种群丰富的遗传变异得以维持的原因之一;自然选择出现在共存的克隆中,但其强度较低或作用时间较短是克隆共存的重要原因;遗传漂变可能在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变化中起重要作用.不同基因型轮虫克隆的存在对其种群在水环境中的持续存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Bioory.Med.Chem.Lett.1999年9卷14期2003~2006页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Scripps海洋学研究所海洋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中心的科学家,已在从加勒比海褐藻——匍扇网地藻(Lobophora variegata)表面分离出来的热带海洋细菌CNB-837株系培养中,提取了一种新的消炎大环内酯——匍扇藻素A和B。科学家们利用含有1%可溶淀粉、0.4%酵母膏、O.2%胨、75%海水和25%去离子水的A1培养基,在25℃和230转/分搅动下,将这种海洋细菌培养了7天。用小鼠进行了试验表明,局部或腹膜内给予匍扇藻素,可有效地消除小鼠耳部的水肿。匍扇藻素A和B的分子式分别为C61H93N2O19和C61H90N2O21。汪开治  相似文献   
53.
来源于早期胚胎的胚胎干细胞 (ES)和胎儿生殖脊干细胞 (EG)可在未分化状态下长期增殖培养 ,并保持其多向分化潜能 .体外培养ES细胞的条件已趋于稳定 ,国内外建立了来自人和多种动物早期胚胎的ES细胞系 .某些细胞因子和化学物质等可定向诱导ES细胞分化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 .ES细胞在胚胎发育、细胞分化、转基因动物、移植治疗、药物开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相似文献   
54.
以甘肃省的民勤绿洲为例,选择土壤水分最为亏缺的7月,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沙包不同迎风面,以及绿洲和荒漠交错地带的土壤水分进行了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白刺沙包而言,其上层和深层土壤水分是迎风坡大于背风坡,中间层次(40~80 cm)则刚好相反。在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上,灌丛沙包与沙丘间低地水分变化有很大的不同,总体而言,丘间地水分含量大于灌丛沙包,但在距离绿洲406 m处,二者均出现一个土壤水分的最低值。在丘间地表层,水分变化是距离绿洲愈近,土壤含水量愈高;而深层土壤水分的变化趋  相似文献   
55.
西北地区漆树科四属植物分泌道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6.
十字花科植物花蜜腺的比较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十字花科植物普遍具有花蜜腺。通过对该科9族、36属的74种和1变种植物花蜜腺的形态和结构的比较研究,发现它们的内部结构都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以及维管束(有些种类缺乏)组成。分泌表皮上分布有变态气孔器,为分泌蜜汁的通道。其外部形态多样,花蜜腺的数量、形状、组成和着生位置等在同族的不同属或同属的不同种间都存在一定差异。根据花蜜腺在分布、形态和结构上的差异可将该科植物花蜜腺分为侧蜜腺型,侧中蜜腺型和环状蜜腺型,在三型下又可划分出19个亚型,并对该科各类型花蜜腺的形态演化关系以及各族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7.
杜仲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杜仲(Eucom mia ulm oidesOliv.)叶片的光饱和光合速率为6~10 μm olCO2·m - 2·s- 1,表观光合量子需要量最低约为17。光合作用的CO2 补偿点略大于100 μm olCO2·m ol- 1,属C3 型光合作用类型。其光合日变化有明显的中午降低现象,降低的原因除气孔限制外可能还有光抑制等其它因素。光合作用进行时光合产物只有约14% 输出叶片  相似文献   
58.
油菜花蜜腺发育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与泌密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菜花蜜腺由2枚侧蜜腺和2枚中蜜腺组成,其基本结构类似。在蜜腺发育过程中,产蜜组织细胞内的内质网、高尔基体、质体和线粒体以及液孢都发生有规律变化。泌蜜前,细胞器的数量增加。其中,质体内积累淀粉,此过程与蜜腺内韧皮部的分化并和线粒体的增加相关。泌蜜时,内质网数量增多,并产生小泡,小泡向质膜移动。泌蜜后,细胞液泡化,细胞器数量减少,细胞萎缩。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其原蜜汁来源于韧皮部,转运至产蜜组织细胞的  相似文献   
59.
通过建立H7N9和H1N1流感病毒(H1N1pdm09)感染人肺癌上皮细胞(A549)模型,研究病毒感染细胞后细胞蛋白质组学差异变化,探讨H7N9流感病毒感染人类致病机制。将感染复数(MOI)为0.001的H7N9、H1N1pdm09流感病毒感染A549细胞24h、48h、72h后提取细胞总蛋白进行荧光双向差异凝胶电泳(2D-DIG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MS)分析鉴定差异蛋白。质谱共鉴定出H7N9和H1N1pdm09流感病毒感染A549细胞24h、48h、72h上调或下调的差异蛋白分别为11、12、33个。对差异蛋白进行功能分析发现与H1N1pdm09感染组相比,(纤)丝状肌动蛋白成帽蛋白α1(F-actin-capping protein subunit alpha-1,CapZ-α1)、鸟氨酸氨基转移酶(Ornithine aminotransferase,OAT)、Poly(rC)-binding protein 1(PCBP1)、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1(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5A-1,eIF5A)在H7N9感染A549细胞后表达量的下调加速了致细胞病变效应。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Ⅰb亚基β(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 acetylhydrolaseIb subunit beta,PAFAH1B2)在H7N9感染A549细胞后期表达量显著降低可能与该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对分离纯化自链孢粘帚霉(Gliocladium catenulatum)HL-1-1菌株的几丁质酶Gc CHI1进行化学结构鉴定,并测定该酶对几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机制。【方法】几丁质酶Gc CHI1化学结构鉴定采用Nano-ESI-MS/MS技术。该酶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病原菌孢子萌发和病原菌菌核萌发的抑制作用采用牛津杯法等方法。【结果】获得几丁质Gc CHI1胰蛋白酶水解肽段的肽质量指纹谱图,较好的MS/MS图谱,以及3个肽段的氨基酸序列(均15个氨基酸),分别为LYNSNDAIEAFISR、VIGYFTQWGIYGR、LNLGIGYYGR。经Mascot数据库检索认为与来自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ls 34S1的几丁质酶A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几丁质酶Gc CHI1能明显抑制立枯丝核菌、油菜菌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菌核萌发。【结论】几丁质酶Gc CHI1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因此几丁质酶Gc CHI1是HL-1-1菌株抑菌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