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稳定表达乙型肝炎病毒G145R变异表面抗原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可以在真核细胞表达G145R HBsAg的重组质粒PCI-HBs145.用此质粒转染Hela细胞,经克隆化培养以及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G145R HBsAg的细胞系.ELISA检测表明表达G145R HBsAg与野生型HBsAg在免疫反应性上有较大的差异.生物学性状研究结果表明稳定表达G145R HBsAg的2A8细胞纯度好,遗传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72.
储西平 《昆虫学报》1992,35(3):294-300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研究了24种食蚜蝇(双翅目,食蚜蝇科)卵壳的超微形态.描述了所研究种类卵的形态并编列了检索表.研究结果表明卵的受精孔形态是和卵壳花纹同等重要的分类特征.文中讨论了受精孔形态和卵表花纹在食蚜蝇卵分类中的重要性以及造成卵壳背、腹面花纹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 分析2009-2019年平顶山市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流行特征,为今后本地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平顶山市2009-2019年HFMD病例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9年平顶山市共有HFMD报告病例53477例...  相似文献   
75.
为揭示不同倍性小麦生长发育、产量性状及水分利用对灌浆期水分亏缺响应的差异,选用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 boeoticum)、栽培一粒小麦(T.monococcum),四倍体野生二粒小麦(T.dicoccoides)、栽培二粒小麦(T.dicoccon),和两个普通六倍体小麦(T.aestivum)品种‘长武134’和‘陕253’6个小麦品种作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测定和分析了不同灌浆期土壤水分条件下小麦株高、旗叶叶面积、穗长、根干重、地上生物量、根冠比、千粒重、粒数、产量、收获指数、蒸腾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性状的变化。在小麦染色体倍体由二倍体向六倍体进化的过程中,小麦地上生物量、千粒重、穗粒数、产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都显著增加。随着土壤水分从正常→中度亏缺→重度亏缺的减少,收获指数先增大后减小,分别为41.26%、42.48%和38.19%;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逐渐增大,分别为2.39、2.43和2.53g·kg–1;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05、1.10和1.04g·kg–1。在灌浆期水分条件是影响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灌浆期的水分亏缺有利于六倍体小麦的收获指数和四倍体的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中度的水分亏缺有利于四倍体和六倍体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6.
何继龙  储西平 《昆虫学报》1996,39(3):312-316
中国食蚜蝇属一新种记述(双翅目:食蚜蝇科)何继龙,储西平(上海农学院园林环境科学系上海20110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210014)食蚜蝇属Syphus是Fabricius建立于1775年。此时的食蚜蝇属Syrphus(s.1.)是...  相似文献   
77.
马铃薯块茎膨大期不同程度干旱后复水的源库补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后复水的补偿效应在多种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都存在,是植物抵抗逆境胁迫和伤害的重要自我调节机制,也是对有限水分高效利用的体现.本研究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进行两轮干旱后复水处理,明确马铃薯补偿效应产生的干旱胁迫阈值,并从源-库角度探索马铃薯旱后复水补偿效应产生的缘由.试验选取‘大西洋’马铃薯脱毒组培苗为材料,设置充分供水(W)、轻度干旱后复水(D1-W)、中度干旱后复水(D2-W)和重度干旱后复水(D3-W)4个水分处理并经过两个循环.结果表明:在经过两轮轻度干旱复水后,马铃薯产量表现出超补偿效应,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比充分供水分别提高了17.5%和6.3%;中度水分胁迫表现出近等量补偿效应,产量与充分供水差异不大,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8.4%;而重度水分胁迫没有表现出产量补偿效应.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均降低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叶面积等源的大小和活性,而在复水后,轻度和中度胁迫出现了超补偿和补偿效应,增强了源的供应能力.同时,适度干旱后复水显著增强了块茎(库)中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的活性,提高了库活性,进而表现为块茎平均重量的增加.综上,马铃薯块茎膨大期适度的水分亏缺在复水后源-库均存在补偿和超补偿效应,以此来弥补干旱带来的损失,最终在产量上表现为补偿或者超补偿效应,并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8.
以超表达甘薯橙色基因(IbOr)的转基因甘薯(TS)以及非转基因甘薯(NT)为实验材料,通过15%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研究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甘薯幼苗在水分胁迫不同时间的光合系统,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防御系统中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转基因甘薯耐旱性的生理机制。结果显示:(1)随PEG-6000胁迫时间延长,甘薯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其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都显著降低,但转基因株系降低幅度小于非转基因植株。(2)在正常供水和水分胁迫下,超表达IbOr基因甘薯叶片中O-·2、MDA含量均低于非转基因甘薯,即转基因甘薯具有较低的活性氧水平且脂膜受损伤较小。(3)PEG-6000胁迫24h后,甘薯叶片中SOD、POD酶活性均增加,48h达到最大值,且转基因甘薯中2种酶活性显著高于非转基因甘薯。研究表明,过表达IbOr基因可以有效减轻甘薯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受损害的程度,且可能主要通过提高甘薯的抗氧化胁迫能力来完成。  相似文献   
79.
一、前言本文所描述之鹦鹉螺化石标本为我所李积金、钱义元、张俊明以及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应中锷等同志于1982年夏季采集,化石产于安徽泾县北贡公社南面三华里山冲附近走路岗和鸡笼坑上奥陶统五峰组。上奥陶统五峰组的鹦鹉螺化石曾在我国四川城口、西藏申扎、云南保山以及安徽贵池等地发现,但因多数保存在泥岩和页岩中,一般都成压扁状态,内部构造没有保存。由于壳形细长而直,往往被误认为是小型  相似文献   
80.
本文记载我国拟木蚜蝇属3种,其中包括褐尾拟木蚜蝇、弓形拟木蚜蝇2个新种及1个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