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 stress)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室前期结果证实,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I,apoA-I)可以通过减少肝细胞脂质堆积来减轻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造成的非酒精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但相关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为探索apoA I对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衣霉素处理人肝癌BEL-7402细胞。Western印迹结果证实,衣霉素确实可以诱导BEL-7402细胞内质网应激,并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通过将apoA-I表达载体及其对照载体转染到BEL-7402细胞,再加入衣霉素处理,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apoA-I的细胞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表达明显减轻,同时与脂质合成相关的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脂肪酸合成酶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1蛋白质水平明显降低。脂质检测结果表明,细胞内甘油三酯和游离胆固醇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上述结果表明,apoA-I能够减轻衣霉素引起的内质网应激,可能机制是通过调控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减少肝细胞的脂质堆积。  相似文献   
42.
目的 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 CDH)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对该疾病研究的深入及颈椎内植物的发展,建立颈椎融合动物模型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国内对颈椎融合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估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期为颈椎融合相关研究提供完备的动物模型和内植物性能的评估方案。方法 选择小尾寒羊,改良术式后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将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 PEEK)椎间融合器(interbody fusion cage, Cage)(对照组)、3D打印钛合金Cage(实验组1)及新方法钛合金Cage(实验组2)分别植入每只羊的不同颈椎节段(C2/3~C4/5),术后行血液学检测、组织病理学分析评估手术恢复情况及材料生物安全性,利用X光、CT、Micro-CT及定量分析、硬组织切片染色、生物力学试验评估内植物的骨长入及骨融合情况。结果 绵羊改良术式ACDF模型建立成功,血液学检测重要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分...  相似文献   
43.
在细胞膜电偶极矩液晶模型的基础上,用电动力学,量子统计及固体量子理论对激光与细胞膜相互作用的电学及热学效应微观机理进行研究,导出了激光-细胞膜相互作用的极化及其极化驰豫效应和温升效应公式,这些理论研究结果能解释一些相关实验。  相似文献   
44.
膜蛋白质Orail组成了一类被称为钙释放激活钙通道(CRAC)的离子通道,并且由相互作用的蛋白质STIM1作为其在内质网上的钙感受器.但是这类通道的调节机制还未研究透彻.通过串连亲和纯化STIM1-Orai1复合体,发现与之相互作用的内质网蛋白质RCN2.共聚焦显微术显示RCN2与STIM1在钙库排空前后完全共定位.对RCN2的EFhands结构突变体所作单细胞测钙,结果显示其对钙库操控通道电流特性有微弱影响.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术显示,RCN2以花环状围绕包围STIM1聚集堆,这提示RCN2在STIM1聚集中起到一种结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45.
利用微管吸吮技术(Micropipette aspiration technique),测量Wistar大鼠成骨细胞与不同基底材料表面的切向粘附强度。发现Wistar大鼠细胞在相同基底材料表面的0-120min粘附过程中,细胞的粘附明显有两个不同的阶段。从而提示细胞在粘附过程中存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粘附两部分,并且细胞的特异性粘附大于非特异性粘附。I型胶原蛋白对细胞的粘附强度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6.
摘要 目的:构建人源化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NK细胞(hCAR19-NK),并且在体外证明其对CD19 阳性血液病肿瘤细胞杀伤作用。方法:构建人源化的第二代CD19 CAR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使用辐照的K562-4-1BBL-mIL21细胞刺激外周血来源的NK细胞,通过逆转录病毒转导NK细胞获得hCAR19-NK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转导效率;采用4 h荧光杀伤实验和ELISA法检测hCAR19-NK细胞对淋巴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和IFN-γ释放水平;采用CD107a脱颗粒实验评估淋巴瘤细胞对hCAR19-NK细胞的特异性激活;比较对照组(Mock)和hCAR19-NK组细胞扩增倍数。结果: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 证明构建的CAR可以成功转导外周血来源的NK细胞;4 h荧光杀伤实验证明随着效靶比例升高,hCAR19-NK对Raji-GL杀伤率增加,明显高于Mock组;ELISA法检测显示Raji和K562-CD19作为靶细胞时,hCAR19-NK细胞的IFN-γ释放明显高于Mock组(P<0.01);CD19+细胞(Raji和K562-CD19)可以特异性刺激hCAR19-NK细胞表达CD107a,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ock组和hCAR19-NK组细胞扩增倍数无显著差异。结论:成功构建了可以杀伤CD19+ 肿瘤的人源化scFv的第二代hCAR19-NK细胞。  相似文献   
47.
白背飞虱若虫雌雄与翅型特征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977—1978年作者在双目解剖镜下鉴别褐稻虱3、4、5龄若虫雌雄和翅型特征时,发现混入其中同龄的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若虫,亦具雌雄与翅型之别。随后,经室内饲养观察和大田捕捉白背飞虱3、4、5龄若虫一万余头进行反复验证,找出鉴别其雌雄与翅型的特征,因无前人资料借鉴,只依据褐稻虱若虫雌雄与翅型名称而进行命名,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48.
本文报道寄生在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针叶上的一种新的金锈菌,命名祁连金锈菌(Ghrysomyra qilianensis Wang,Wu et B.Li sp.nov.。其发育阶段[O.I]在云杉上,[Ⅲ] 在青海杜鹃(Rhododendron przewalskii Maxim.)叶背,缺[II]。  相似文献   
49.
<正> 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目前,对褐稻虱若虫雌雄与翅型特征鉴别,尚未见报道。为了提前一个虫态(几天至十几天)进行预测,以便对下一代发生量和发生期作出较可靠的趋势预测,为及时开展大面积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977—1978年我们对褐稻虱若虫雌雄与翅型特征鉴别进行了  相似文献   
50.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c)和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是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土著动物。本文旨在探讨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骨骼肌糖酵解和肝脏乳酸代谢的不同生理机制。我们克隆出两种动物肝脏中的丙酮酸羧化酶(pytuvate carboxy-lase,PC)基因的部分序列;应用real-timePCR法测定两种动物肝脏和骨骼肌中PC、LDH-A和LDH-BmRNA的表达水平;使用苹果酸偶联法测定肝脏中PC酶活力,并测定两种动物骨骼肌和肝脏中乳酸含量、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力;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观察肝脏和骨骼肌LDH同工酶谱。结果显示:(1)高原鼢鼠骨骼肌LDH-B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高原鼠兔(P<0.01),而LDH-AmRNA的表达量没有差异(P>0.05);(2)高原鼠兔肝脏中PC、LDH-A和LDH-BmRNA的表达量都极显著高于高原鼢鼠(P<0.01);(3)高原鼠兔肝脏和骨骼肌中LDH和乳酸含量以及肝脏中PC活力均极显著高于高原鼢鼠(P<0.01);(4)LDH同工酶谱显示,高原鼠兔骨骼肌以LDH-A4、LDH-A3B、LDH-A2B2为主,而高原鼢鼠骨骼肌以LDH-AB3、LDH-B4为主;在高原鼠兔肝脏中LDH以LDH-A3B,LDH-A2B2,LDH-AB3和LDH-B4为主,而高原鼢鼠肝脏只有LDH-A4。以上结果表明,高原鼠兔通过提高骨骼肌无氧糖酵解的水平为其快速奔跑提供能量,通过提高肝脏中糖异生水平快速将骨骼肌运动所产生的乳酸转化为葡萄糖和糖原,所以减少了在低氧环境中对氧的依赖,而高原鼢鼠尽管生活在低氧的地下洞道,它通过提高骨骼肌有氧糖酵解的水平,为其持续的挖掘活动提供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