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0篇
  免费   580篇
  国内免费   2555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94篇
  2003年   312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246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219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96篇
  1992年   182篇
  1991年   162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80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31篇
  1965年   15篇
  1963年   16篇
  1959年   15篇
  1957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锡沐  张常路  李秉滔   《广西植物》1994,14(4):321-333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种类丰富,含161科645属1345种(包括种下等级),并有相当数量的古老种类和14种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茶科The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以及杜英科Elaeocarpaceae、安息香科Styracaceae、全缕梅科Hamamelidaceae等是该区系的主要表征科,构成了其各森林类型的主要树种组成。种子植物区系成分较为复杂,主要表现在科地理成分的广泛性和属地理成分的多样性,而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明显的优势,热带及温带区系成分均有相当的影响,各类成分交错渗透,叠置分布。本文对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归属,广东与云南植物区系的关系等争议问题展开了讨论,认为车八岭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是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区系类型,为华南植物亚区的组成部分,隶属于古热带植物区。广东与云南植物区系关系密切,极可能具有同一起源(华夏植物区系),宜划入同一植物亚区。  相似文献   
192.
193.
194.
水分胁迫对小麦光系统Ⅱ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水分胁迫可降低小麦叶绿体的室温荧光产量和Mg2+ 在两个光系统间的调节能力、叶片的可变荧光产量、可变荧光猝灭速率以及荧光上升互补面积,表明光系统Ⅱ受到了伤害。光系统Ⅱ氧化侧的人工电子供体DPC能部分恢复受到抑制的叶绿体可变荧光,说明水分胁迫对光系统Ⅱ的损伤部位不仅位于氧化侧,也可能在反应中心上  相似文献   
195.
196.
模糊C-均值聚类和TWINSPAN分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英国威尔士北部Snowdonia山地Aber山谷植被为例,对模糊c-均值聚类和TWINSPAN分类进行了应用和比较研究。两种方法的结果一致。模糊c-均值聚类结果给出样地和植被类型间的隶属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优于TWINSPAN。  相似文献   
197.
解离增强镧系元素荧光免疫分析灵敏度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解离增强镧系荧光免疫分析(DELFIA)的灵敏度或信/噪比,进行了一些重要的方法学研究.观察到了对于不同的铕量,荧光响应和信/噪比都随着增强液体积而明显地变化.对于确定的铕量,存在一个最佳体积,且铕量越小,其最佳体积也越小.实验中选择最佳体积是重要的.研究了增强液制备技术,发展了微滴定板条有效的清洗和干燥方法,使本底荧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8.
氮肥和底墒对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的调节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氮肥和底墒为决策变量,采用最优二次D饱和设计,用Logistic方程拟合各水肥处理的籽粒充实过程,并推导出一系列次级参数,分别建立了小麦籽粒灌浆强度与持续时间参数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生长在氮肥或底墒逆境条件下的小麦受精子房的生长潜势(Co)较大,并随逆境条件的改善而降低;千粒重(Yo)与灌浆快增期(T)的长短、最大灌浆速率(R_(max))和平均灌浆速率(R)无明显相关性,却与起始生长势、灌浆系数(T·R_(max))高度正相关,并且千粒重与灌浆系数的相关性明显大于千粒重与起始生长势的相关性;氮肥和底墒对籽粒灌浆特性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同时还阐述了调节这些参数的水肥栽培途径。  相似文献   
199.
极北鲵繁殖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7-1991年4-10月对极北鲵的调查,试验结果表明,每年4月中,下旬出蛰,繁殖后休眠在5月上旬结束,9月中旬开始入蛰。孵化期15-20天,孵化率95.20%,孵化起点温度为1.53℃,孵化有效积温为263.16日度。变态期80-90天,人工饲养下的变态率为87.5%。  相似文献   
200.
黑曲霉突变株葡萄糖淀粉酶中一型GAI舍糖量为17.6%。氨基酸分析表明,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包括酰胺)占20.3%,苏氨酸和丝氨酸占25.1%,三种碱性氨基酸占6%。紫外光谱在278nm和250nm处分别有最大和最小吸收;其荧光光谱的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84nm与342nm;远紫外CD谱表现为一双负峰;在溶液中的构象是α-螺旋10.6%,β折叠16.3%和无规卷曲7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