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在安徽升金湖中首次发现了角壳网纹溞。利用特异性分子标记, 对角壳网纹溞的16S rDNA 和COI 基因进行了PCR 扩增和测序, 并进行了相关的分子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 角壳网纹溞的16S rDNA 和COI 基因中A+T 含量均超过60%, 明显高于C+G 的含量。角壳网纹溞不仅在形态上与其他同属种类相差校大, 在分子进化中也与其他同属种类的遗传距离相差较大。通过K-2P 双参数模型计算, 角壳网纹溞COI 基因的种间平均遗传距离高达20%, 种间遗传距离的范围为16.7%-23.9%。因此, 结合其形态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特征暗示角壳网纹溞的进化地位应为网纹溞属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  相似文献   
12.
张晓莉  姚元庆  彭红梅  王黎娜  郭晓东  王辉 《生物磁学》2014,(6):1009-1011,1021
目的:窦卵是女性宫腔内的泡状细胞,与女性卵巢的发育及功能密切相关。本研究针对体外受精(IVF)周期中基础窦卵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 AFC)的变化情况,探讨AFC 对卵巢反应的预测价值,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 年1月至2012 年12 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的157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基础窦卵泡数将所选病例分为A 组(bAFC逸10)和B组(bAFC<10)。对比并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促性腺激素(Gn)的用量及使用时间、获卵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的血清中雌激素(E2)水平、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等。结果:A 组患者的Gn 用量、HCG日E2 值、获卵数及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和基础卵泡刺激素水平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孕原因、不孕年限及助孕方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基础窦卵泡对体外受精女性促排卵周期的卵巢反应及助孕结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数量的多少可作为促排卵过程中评价卵巢反应性的参考指标,应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X 性连锁视网膜色素变性中的RP G R 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组常见的遗传性致盲眼病,患病率约为1/3500。X染色体连锁遗传RP作为其中的一种类型,具有发病早,损害最为严重等特点。而在XLRP的相关基因中RPGR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RPGR的定位克隆、结构、功能及其突变谱予以综述,并对该基因的突变研究的临床意义作出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巢湖浮游甲壳动物春夏季节的群落演替规律,于2012 年2 月19 日至2012 年7 月24 日(22 周)在巢湖进行了围隔实验。共设置三个处理组(即A 组:鲢鱼+营养盐;B组:鲢鱼+鳙鱼+营养盐;D 组:团头鲂+营养盐)和一个对照组(即C组:不添加鱼类和营养盐)。实验共记录浮游甲壳动物14 属21 种,其中枝角类9 属12 种,桡足类8 属9 种。透明溞(Daphnia hyalina)是春季所有围隔的优势种。春季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叶绿素a 浓度均处于较低水平。夏季以小型枝角类、大型中镖水蚤 (Sinodiaptomus sarsi)和剑水蚤占优势,其密度在围隔A、B和C中较低。夏季所有围隔中的Daphnia 种群均消失。在没有蓝藻水华和滤食性鱼类存在下,大型枝角类Daphnia 仍然被小型枝角类和桡足类所取代。结果显示,鱼类和营养盐共同决定了巢湖围隔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春季较高的Daphnia 种群密度也是巢湖Daphnia 仲夏消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属于典型的细胞内寄生革兰氏阳性菌,是WHO公布的四大食源性致病菌之一.LM不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李斯特菌病(listeriosis)的主要病原菌,也是研究胞内感染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模式细菌.绝大多数LM毒力基因的转录表达受到PrfA蛋白的调控.本文简单介绍了LM侵染宿主细胞必需的毒力基因及其产物;重点对毒力基因调节蛋白PrfA的结构和功能,PrfA调节毒力基因表达的主要方式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可以刺激精子生成和促进卵子成熟,是人体内重要的激素之一。本研究针对体外受精(IVF)周期bFSH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bFSH对卵巢反应的预测价值,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1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基础卵泡刺激素水平分为A组CoFSH≥10IU/L)、B组(8≤bFsH≤10IU/L)和c组(bFSH〈8IU/L)。对比分析三组对象的年龄、基础窦卵泡数(bAFC)、黄体生成素(LH)含量、FSH/LH值、促性腺激素(Gn)的用量、使用时间、受精率及临床妊娠率等。结果:三组患者的年龄、bAFC及FSH/LH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Gn用量和时间、获卵数及妊娠率比较,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基础LH值及超排卵周期受精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对体外受精女性的卵巢储备功能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bFSH水平的高低可作为预测女性不孕患者超排卵周期卵巢反应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生殖道肿瘤中最常见的癌症,每年每10万妇女中就有15~25位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是指源自子宫内膜的癌症,其病因是由于细胞的异常生长,并且具有了能够侵袭或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能力.子宫内膜癌最常发生在更年期之后,组织病理学上最常见的子宫内膜癌属于恶性子宫内膜上皮癌,其比例超过80%.约20%左右的子宫内膜癌与肥胖相关.子宫内膜癌一般通过子宫内膜刮除术,取得子宫内膜的活体组织进行诊断.目前的治疗以手术移除子宫为主,早期发现并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癌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19.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inlB和actA毒力基因的编码产物InlB和ActA是与其致病性相关的重要毒力因子,与该菌在细胞间扩散、传播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肌动蛋白聚集因子ActA是细菌由细胞浆扩散至相邻细胞所必须的因子,而内化素InlB在对肝细胞的侵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中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在inlB缺失菌株基础上成功构建了毒力基因inlB和actA双缺失的突变株,获得减毒突变株,为构建预防人类和动物疾病的疫苗载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四君子汤及其纳米制剂对微生态失调小鼠的调整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四君子汤水提液及纳米制剂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的调整作用。方法应用林可霉素灌胃建立小鼠肠道微生态失调模型,然后应用四君子汤水提液(常态中药)及其纳米制剂进行治疗,同时设正常、阳性对照及自然恢复组,于给药6 d后处死小鼠,进行肠道菌群检测、肠组织电镜检查及肝脏细菌易位检测。结果林可霉素灌胃3 d后,小鼠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损伤严重,肝脏有大量细菌易位。持续6 d治疗后,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菌量明显上升,损伤的肠黏膜基本修复,肝脏细菌易位数量大幅度下降。各治疗组间比较纳米中药组的效果要好于常态中药和丽珠肠乐组(P<0.001,P<0.01,P<0.05)。结论2种不同粒径的中药均能扶植肠道正常菌群生长,促进肠黏膜损伤修复,控制细菌易位。但纳米中药效果优于常态中药,且用药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