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国产三种类凝治疗副反应的回顾性对比沈阳军区大连第二疗养院汤爱丽,刘秀芬,庞军钧近二十年来,我国对蛇毒的生化、药理、提纯有了长足的进展。目前国内蛇毒酶制剂以抗凝溶栓为主,主要含三个体系,即以东北白眉蝮蛇毒为原料生产的蝮蛇抗栓酶(Eliminate-em...  相似文献   
72.
4株鹅源新城疫病毒融合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测定了4株鹅源新城疫病毒(NDV)融合蛋白(F)基因5’端1700核苷酸片段的序列,并由此推导了F蛋白氨基酸序列,并对鹅源NDV的基因型分类地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4株病毒F基因的同源性大于97%,与DNV标准强毒株F48E8 F基因的同源性为860%~868%,F基因转录起始序列及起始密码子位置与已知NDV完全相同;F蛋白具有和已知NDV相似的各种功能区,F蛋白前体F0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为112RRQKRF117,符合NDV强毒株的特征。对F基因第334~1682位核苷酸之间3种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BstoⅠ\,\%Rsa\%Ⅰ酶切图谱的分析表明,4株病毒的基因型与文献报道的I~Ⅷ型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3.
RNA病毒“拯救”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RNA病毒拯救技术体系建立的简要过程、拯救成功与否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优化拯救体系的主要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该技术在分子病毒学研究和疾病防制中的重要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4.
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5年以上长期生存率仅为10%左右。肝癌的早期诊断成为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的最佳有效途径。近年来,血清肿瘤分子标志物已经成为肝癌早期诊断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是当前诊断肝癌常用而又重要的方法。对肝癌的确诊、预后推测、疗效判断及复发转移的监测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脱α-羧基凝血酶原(DCP)在预测肝癌预后方面可能优于AFP。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GPC-3)和α-L岩藻糖苷酶(AFU)作为AFP的补充,能够大幅提高肝癌诊断的正确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和高尔基Ⅱ型跨膜蛋白(GP-73)过表达发生在肝癌早期,有可能成为肝癌早期诊断指标。凋亡早期蛋白(M30)可以作为监测癌细胞凋亡的重要生物标记。细胞质胸苷激酶(TK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CD147抗原分子在多种癌组织包括肝癌中显著高表达。本文对国外近几十年来肝癌血清标志物研究的一些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评价,以期为国内学者进行此类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5.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不仅严重危害禽类,而且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鸽作为留鸟,具有作为AIV从野生鸟类传播至人类中间宿主的潜能。鸽对AIV的易感性以及在病毒传播中的作用却存在争议。通过分析AIV自然感染、人工感染鸽的流行病学以及实验研究数据,同时回顾了禽流感病毒感染鸽的机制,发现随着病毒的进化和时间的推移,鸽群AIV的感染率也在递增;尤其随着近年具有双受体结合特性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HPAIV)clade2.3.4.4分支H5Nx毒株的出现,其感染鸽后排毒量上升以及鸽体间直接接触传播能力增强。为了有效防控AIV的跨种间传播,有必要加强对鸽感染AIV的流行病学监测和传播特性的研究,特别需要密切关注具双受体结合特性的H5Nx和H7N9 HPAIV对鸽易感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6.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成员之一,不仅参与细胞增殖、生长和凋亡等多种生命活动,也可调节哺乳动物的乳腺发育及泌乳维持,但对绵羊EGFR基因的序列特征及组织表达情况鲜有报道.本试验以高泌乳量的小尾寒羊(泌乳高峰期和空怀期)及低泌乳量的甘肃高山细毛羊(泌乳高峰期)母羊为研究对象,利用RT-PCR、克隆及测序技术获得绵羊EGFR基因完整的CDS区,分析了 EGFR蛋白的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质,利用RT-qPCR技术研究了基因的组织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绵羊EGFR基因CDS区全长为3 627 bp,编码1 208个氨基酸.绵羊EGFR的氨基酸序列在各物种间较保守,与黄牛EGFR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EGFR为跨膜蛋白,包含111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网络互作分析表明EGFR蛋白与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B-EGF)、表皮调节素(EREG)、双调蛋白(AREG)及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B2)结合发挥作用.EGFR主要参与MAPK,PI3K/AKT,JAK/STAT及Wnt信号通路,从而参与了动物的乳腺发育及泌乳功能的调节.RT-qPCR结果表明,绵羊EGFR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时空特异性和品种特异性.该基因在所研究的8个组织中均表达,但在肾脏、卵巢、肝脏、乳腺和肺脏组织中的表达量较高;在小尾寒羊的乳腺组织中,该基因在空怀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泌乳高峰期的(P<0.05);在泌乳高峰期的乳腺组织中,该基因在小尾寒羊中的表达量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的.本试验为深入研究绵羊EGFR基因的泌乳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7.
目的:现有的禽流感疫苗生产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需求,有必要开发全悬浮培养的细胞系来满足大生产的需求。方法:我们通过转染稳定表达 Siat7e 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对MDCK细胞进行改造,并经过后期的驯化,筛选适应于全悬浮培养的MDCK细胞。结果:成功筛选到能稳定表达 Siat7e 基因并能适应全悬浮生长的细胞系。结论:该细胞系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MDCK细胞的培养以及工业化大生产疫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虎杖光合生理生态特性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5个虎杖材料的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虎杖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日最大净光合速率(15.0μmol·m^-2·s^-1)值出现在9:00左右;(2)叶片水压亏缺、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峰值在同一时间出现(13:00),胞间CO2浓度不随气孔导度的降低而减小,控制虎杖光合速率因子为非气孔限制;(3)供试5个材料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并以地栽组培苗的净光合速率最高,而‘贵州凯里’的最低。光合有效辐射对光合特征参数的变化影响最大,且对净光合速率起决定性作用(r-0.534^**),环境因子主要通过对蒸腾速率、叶片水压亏缺和叶面温度的作用来影响虎杖叶片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79.
研究了siRNA对大鼠肝星状细胞(CFsC)TIMP-1基因表达及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用RT—PCR方法获得带有T7启动子的TIMP-1全基因序列,体外转录法获得TIMP-1dsRNA,Dicer酶切后得到siRNA,用质脂体将siRNA转染至CFSC.RT—PCR检测TIMP-1mRNA的表达,MTT方法检测细胞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成功获得TIMP-IsiRNA,将TIMP-1siRNA转染至CFSC12、24、48h后,与对照相比,TIMP-1mRNA的表达逐渐下降.经OuanityOne(BIO—RAD,USA)分析后,其抑制率分别为49.18%、58.72%和64.73%;siRNA转染CFSC细胞后,CFSC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凋亡不明显.实验结果表明体外转录法得到的siRNA能有效地降低大鼠CFSC中TIMP-1的表达.明显抑制CFSC的增殖,但不直接引起CFSC的凋亡。  相似文献   
80.
为阐明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的苹果(Malus domestica)抗病分子机制, 以生长30天的Gala组培苗为试材, 用100 μmol∙L -1MeJA处理叶片12小时, 通过转录组测序, 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出苹果叶片中受MeJA诱导表达的基因。结果表明, 外源MeJA主要影响苹果叶片倍半萜类、三萜和类黄酮的生物合成, 以及芸薹素(BR)信号转导途径间接诱导的抗病性; 倍半萜类、三萜及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为MDP0000702120MDP0000692178; MDP0000123379是联系芸薹素信号转导途径和植物-病原菌互作途径的关键调控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