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东南古蔺铁索桥剖面志留系兰多维列统沉积时的古地理位置处于滇黔桂古陆之北的陆表海环境。埃隆阶上部石牛栏组从下段薄层泥状灰岩形成之后,相变为上段的生屑-砂屑灰岩夹含少量粉砂质泥岩,展示海水深度变浅的过程。本文基于该剖面露头和灰岩薄片鉴定,专述石牛栏组上段生物-沉积类型并分析浅海环境指标。石牛栏组上段粉砂质泥岩中大化石稀少,而灰岩层中底栖型后生动物壳相化石具有中等多样性,少量出现能鉴定属级的大化石密集层,可识别3种不同水动力强度改造的腕足类介壳滩;该段上部赋存珊瑚-层孔海绵原地格架生长建造的小型点礁,标定了该时期最接近滇黔桂古陆的后生动物造礁群落生态域分布点。石牛栏组上段不同粒度的壳相生屑颗粒与泥状灰岩砂屑构成灰岩的重要组分;海底环境指标,特别是不同水动力强度作用主导了灰岩中颗粒与灰泥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张园园  王勇  李悦  丁建  张晶  江新华 《菌物研究》2020,18(3):189-194
为探究秦巴山区富硒蛹虫草有效成分及硒存在形态,以秦巴山区蛹虫草CM-1518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质量分数亚硒酸钠(0~500 mg/kg)对蛹虫草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对其有效成分及硒存在形态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亚硒酸钠质量分数为100 mg/kg时,蛹虫草鲜质量最高,为293.41 g/盒。当亚硒酸钠质量分数为200 mg/kg时,虫草素、虫草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06 mg/g和2.10 mg/g,表明硒与虫草素和虫草酸可协同增效,但虫草多糖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亚硒酸钠的添加不利于腺苷的合成积累。经计算,富硒蛹虫草中有机硒所占百分比均高达99.9%,低浓度的亚硒酸钠可促进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多糖中硒的合成,但高浓度的硒却降低其合成,且富硒蛹虫草中可溶性多糖中硒含量高于可溶性蛋白硒含量。试验表明适宜浓度的亚硒酸钠可促进蛹虫草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合成积累。  相似文献   
3.
以蛹虫草CM-16菌株为研究对象,以小麦为主要栽培基质,采用规格为300mm×200mm×110mm的蛹虫草栽培专用塑料盒进行盒式栽培,栽培基质用量分别为250 g/盒,300g/盒,350 g/盒,400 g/盒和450g/盒,以蛹虫草的生产周期、子座鲜质量、基质利用率及栽培基质代谢损失等为指标,研究不同栽培基质用量对蛹虫草生长发育及代谢的影响规律.在试验范围内,栽培基质用量与蛹虫草生产周期、子座密度、子座鲜质量、生物学效率及基质利用率之间均呈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与栽培剩余基质含水率及栽培基质代谢损失之间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但与子座长度的关系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栽培基质用量是影响蛹虫草生长发育、子座产量及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hsa—miR-663在肿瘤细胞辐射应答通路中的功能,人工合成其前体并构建人表达载体pcD-NA^TM-6.2-GW/EmGFP—miR-663,进一步通过BP/LR重组反应将hsa—miR-663表达框转移至诱导型表达载体pTREx—DEST30中。然后将hsa—miR-663的诱导型载体转染构建的四环素操纵子稳定表达细胞系HeLa—TetR,通过定量反转录PCR及荧光蛋白的表达检测证实了hsa—miR-663在四环素诱导时表达水平升高。本载体的构建为深入研究hsa—miR-663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6.
新疆巴楚晚奥陶世礁丘中的蓝菌群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巴楚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中红灰岩"中见蓝菌一绿藻形成的礁丘,常见3类蓝菌类化石:Girvanella,Renalcid和Ortonella,其中Renalcid包括Renalcis和Izhella.蓝菌群落所形成的微生物岩构造包括钙化的微生物膜和微生物席、叠层石和凝块石,对礁灰岩的建造作用主要体现在作为灰泥物源、粘结颗粒和形成格架.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黄泥螺提取物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生长的影响,以及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法测黄泥螺提取物对B16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得到48 h后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68.56 ug/ml.当黄泥螺提取物浓度为70ug/ml时,台盼蓝排斥试验显示有部分细胞死亡.经Hoechest 33258染色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培养的细胞中出现凋亡小体,细胞核发生固缩;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出DNA大片段;用流式细胞仪进一步检测表明,细胞生长周期发生变化并检测到凋亡峰.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B16细胞经过黄泥螺提取物处理后,B16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周期被阻滞,B16细胞受到诱导后存在凋亡.因此,黄泥螺提取物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生长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存在于所有高等植物中,是植物对病原微生物和虫害防御反应的关键激素。在茉莉酸信号转导中,COI1(COR-insensitive 1)作为茉莉酸信号受体蛋白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藻类、苔藓类、蕨类、裸子及单、双子叶植物多谱系对COI蛋白家族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并取得以下结果:(1)同源基因鉴定结果发现,在所选的7种陆生植物中一共鉴定了55个COIs同源基因,然而,在低等的水生植物包括绿藻类(Chlorophytes)、红藻类(Rhodophytes)、硅藻类(Bacillariophytes)、灰胞藻类(Glaucophytes)及褐藻类(Phaeophytes)等基因组中均未发现其同源基因;(2)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植物COI蛋白家族可以分为4个保守的亚家族,且在陆生植物扩增的同时可能已发生功能分化;(3)基因结构分析显示,植物COI家族基因结构表现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内含子的数目和长度上;(4)基因表达数据提示,COI基因家族成员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时期,且在不同组织器官以及不同的胁迫应答反应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以上结果将为植物COI基因家族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敏  朱佳旭  王磊  徐妙云 《生物工程学报》2016,32(10):1301-1308
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环境改变的适应机制。在逆境条件下,例如干旱、高盐、低温、强光、弱光、紫外线等,植物会提前开花结实以尽早完成其生命周期,这种生物学现象被称为"逆境诱导的开花"。植物的这种避逆应激反应不但在进化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而且对农业生产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逆境诱导植物开花与光周期、春化、环境温度、自主途径、赤霉素和年龄等开花途径的分子调控机制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文中对逆境诱导植物开花的研究历史、代谢调控以及分子机制等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中央隆起区上奥陶统的牙形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板块中央隆起区的上奥陶统,即巴楚露头剖面吐木休克组和良里塔格组以及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油田井下良里塔格组皆为灰岩相.作者对前人报道的牙形刺带作了修改,首次系统描述牙形刺动物群全貌,共计14属21种.在曾归入Pygodus serra带和P.anserinus带的吐木休克组底部和下部发现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故应改为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带;吐木休克组中部因发现Baltoniodus alobatus和B.variabilis共生,应属B.alobatus带.在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带和Baltoniodus alobatus带之间尚未发现可靠的B.variabilis,因此是否存在B.variabilis带尚存疑问.巴楚露头区上奥陶统的牙形刺序列由下而上应为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带,Baltoniodus variabilis带?,B.alobatus带和Belodina confluens带.塔中的良里塔格组则可识别出B.confluens带和Yaoxianognathus yaoxianensis带.将中央隆起区牙形刺动物群组合与其相邻的柯坪地块进行对比,说明晚奥陶世因两个地理区水深的差异导致牙形刺带完整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