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作者描述了产自塔里木盆地的HistiodellaHass的四个种,并探讨了它们与中国北方和北美中大陆暖水型牙形石及中国南方和北大西洋冷水型牙形石的对比关系。认为Histiodellasinuosa带对比北美中大陆牙形石动物群3的下部、中国南方Amorphognathusvariabilis带下部和中国北方Aurilobodusleptosomatus-Loxodusdissectus带下部。Histiodellaholodentata带下部相当于中国北方Aurilobodusleptosomatus-Loxodusdissectus带中部或中国南方的Amorphognathusvariabilis带至Eoplacognathussuecicus带的下部。Histiodellakristinae带对比北大西洋区的Eoplacognathussuecicus带中上部和中国北方的Tangshanodustangshanensis带。Histiodellabellburnensis带对比北大西洋区的Eoplacognathussuecicus带的上部到Eoplacognathusfoliaceus带下部。HistiodellaHass与北大西洋区和中国北方区典型牙形石的共同出现可以作为一个桥梁,建立起北美中大陆、北大西洋、塔里木盆地及华北地区牙形石的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2.
新疆巴楚晚奥陶世礁丘中的蓝菌群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巴楚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中红灰岩"中见蓝菌一绿藻形成的礁丘,常见3类蓝菌类化石:Girvanella,Renalcid和Ortonella,其中Renalcid包括Renalcis和Izhella.蓝菌群落所形成的微生物岩构造包括钙化的微生物膜和微生物席、叠层石和凝块石,对礁灰岩的建造作用主要体现在作为灰泥物源、粘结颗粒和形成格架.  相似文献   
3.
新疆大湾沟晚奥陶世疑源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大湾沟剖面晚奥陶世地层发现保存良好的疑源类组合。该组合包括17属27种,以棘刺类(特别是Baltisphaeridium)占优势;其次为梭形类,以Navifusa为代表。大湾沟疑源类组合与世界其它地区同期组合对比表明,在晚奥陶世时疑源类古生物地理分区性减弱,不及早—中奥陶世明显。该组合中有13个种仅分布于“Caradoc”—“Ashgill”期,地理分布广泛,因而颇具生物地层学潜力。  相似文献   
4.
塔中隆起区的良里塔格组含菌藻类微生物岩、植物类的钙藻、原生动物中的有孔虫、后生动物中的海绵、珊瑚、苔藓虫、介形类、三叶虫、腹足类、腕足动物、棘皮动物等化石门类。根据其生物成分的埋葬学特征,分为原地或近源成分占优势的群落和远源异地成分占优势的组合,群落和组合的类型展布受水深、水动力、坡折带地貌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中央隆起区上奥陶统的牙形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板块中央隆起区的上奥陶统,即巴楚露头剖面吐木休克组和良里塔格组以及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油田井下良里塔格组皆为灰岩相.作者对前人报道的牙形刺带作了修改,首次系统描述牙形刺动物群全貌,共计14属21种.在曾归入Pygodus serra带和P.anserinus带的吐木休克组底部和下部发现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故应改为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带;吐木休克组中部因发现Baltoniodus alobatus和B.variabilis共生,应属B.alobatus带.在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带和Baltoniodus alobatus带之间尚未发现可靠的B.variabilis,因此是否存在B.variabilis带尚存疑问.巴楚露头区上奥陶统的牙形刺序列由下而上应为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带,Baltoniodus variabilis带?,B.alobatus带和Belodina confluens带.塔中的良里塔格组则可识别出B.confluens带和Yaoxianognathus yaoxianensis带.将中央隆起区牙形刺动物群组合与其相邻的柯坪地块进行对比,说明晚奥陶世因两个地理区水深的差异导致牙形刺带完整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井下石炭纪轮藻植物群兼论古生代轮藻的分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石炭纪轮藻化石比较罕见,本文论述了塔里木盆地井下大量的石炭纪输藻化石,同时发现了南,北两个不同的轮藻植物群,这些资料对其演化,分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疆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统牙形石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统 3 个牙形石新种:Cornuodus ani sp. nov., Erraticodon tarimensis sp.nov.和Trigonodus barnesi sp. nov.,并讨论了Erraticodon Dzik一属的演化。  相似文献   
8.
新疆巴楚中奥陶统上部一间房组瓶筐石礁丘的演化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建造时代和群落组成的角度,专论新疆巴楚地区一间房组瓶筐石礁丘的演化定位。瓶筐石作为群落的主体造礁始于早奥陶世早期,繁盛于早奥陶世晚期,中奥陶世开始趋于衰落。一间房组发育中小型点礁丘,除礁灰岩中常见的藻屑外,主要由瓶筐石并伴生少量石海绵共同形成礁格架岩。在群落组成上,一间房组的瓶筐礁丘与世界其它地区的瓶筐礁类似,但在建造时间上却显得极为特殊:中奥陶世晚期。这时,一个全新的群落——珊瑚—层孔海绵礁群落开始在世界其它地区起源,却全然不见于一间房组。一间房组的礁丘在时间上完全不吻合于早奥陶世的瓶筐石造礁事件,而是晚于此类礁繁盛期并滞后了约10Ma,是目前所发现这类礁群落在全球范围内的孓遗孤例,是承先而不启后的礁群落。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板块塔中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的核形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形石包壳特征是分类的重要依据,包壳形态在一定程度取决于其生长环境中的水流能量因素.塔中油田3口井上奥陶统凯迪阶良里塔格组礁滩相所显示的生态指标具有差异性,其中核形石形态学与其产出层位沉积时的能量条件具有很大程度的协同.全包裹型圆形或椭圆形核形石多见于颗粒厌岩和泥粒状灰岩,代表中-高能沉积环境;正常核形石在高能环境出现频率较大;薄皮型核形石多为中等能量的产物;半包裹型核形石多见于灰泥基质的粒泥状灰岩-泥粒状灰岩,指示水流能量偏低的环境,复合型核形石具备半包裹型和全包裹型核形石特征,代表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强、中高等能量相互交替的环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