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本研究旨在建立对肠道主要共生菌的快速定量方法。根据细菌16S rRNA基因的保守序列并参考相关研究,设计针对总肠道菌群的通用引物和探针,以及针对双歧杆菌属、肠球菌属和肠杆菌科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采用引物设计工具(Primer-BLAST) 以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以验证引物和探针的特异性。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各目标菌属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作为qPCR检测的标准模板,选择标准模板进行重复性实验,并计算组内和组间重复变异系数。用所建立的方法对不同年龄段的临床粪便标本进行3类细菌的检测,并初步分析这些菌群与增龄的关系。结果显示,引物和探针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各目的细菌标准曲线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总菌群或各目标菌属的线性范围分别为:总菌群2.9×103~2.9×1012copies/μL、双歧杆菌3.1×102~3.1×109 copies/μL、肠球菌5.9×102~5.9×109 copies/μL、肠杆菌6.3×102~6.3×109 copies/μL,决定系数R2≥ 0.995;检测的最低拷贝数为总菌群7.5×102 copies/μL、双歧杆菌 46 copies/μL、肠球菌 37 copies/μL、肠杆菌 51 copies/μL;重复性实验变异系数在1.32%以下,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对不同年龄段临床粪便标本检测的结果显示,肠球菌和肠杆菌含量随增龄呈增长趋势,且老年组含量显著高于青年组,但在高龄老年人中未发现肠球菌数量增加。双歧杆菌含量随增龄减少,且各组间差异显著,在高龄老年人中也未观察到双歧杆菌显著减少。结果提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可供临床推广的菌群绝对定量方法,能够同时检测3类细菌和菌群总量,对于菌群定量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2.
山茱萸总萜对糖尿病小鼠心肌病变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山茱萸总萜(TFC)对糖尿病小鼠心肌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四氧嘧啶220 mg/kg造成糖尿病模型。第15天后将血糖高于13.9 mmol/L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TFC组。药物以生理盐水混悬后灌胃(P.O,80 mg/kg),连续8周。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心脏脏器系数升高;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明显下降,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升高,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升高;病理学显示模型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肿胀,细胞间隙增大,可见炎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浸润,TFC组明显得到改善。结论:山茱萸总萜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心肌损伤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血糖、抗氧化及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73.
以微生物学为特色的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江珩  陈守文  喻子牛   《微生物学通报》2006,33(2):172-175
介绍了以微生物学为特色的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结合实验室的建设实践,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实验体系、分期建设专业实验室、创新实验教学运行机制四方面,对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4.
黑水虻幼虫和预蛹的饲料价值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是一种全世界广泛分布的资源昆虫,幼虫在自然界以动物粪便、腐烂的有机物,如腐肉、腐烂的水果、蔬菜和植物性垃圾为食,能够被用于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黑水虻幼虫在将粪便转化成昆虫生物量的同时,减少了粪便的污染。利用畜禽粪便饲养的黑水虻幼虫干重达到42%~43%,其中粗蛋白含量占干重的42%~44%,脂肪含量占干重的31%~35%,灰份占干重的11%~15%,钙质占干重的4.8%~5.1%,磷占干重的0.60%~0.63%。使用粪便饲养的幼虫和预蛹,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和矿物质,是家禽、家畜和鱼类养殖的良好饲料来源。文章综述利用不同动物粪便饲养的黑水虻幼虫和预蛹的饲料价值及其幼虫和预蛹用于鸡、猪和鱼类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5.
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仍以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作为“金标准”,但能培养成功的仅为少数。绕过分离培养环节,以微生物rRNA/rDNA基因作为种属鉴别序列,设计通用引物(universal primer,up),用PCR扩增标本中微生物的16SrRNA或16S~23SrRNA序列,通过毛细管电泳(CE)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筛选基因的点突变以达到快速鉴定微生物(到属和种)。用PCR—CE—SSCP和PCR—CE—RFLP分析系统检测了呼吸道、消化道、女性生殖道标本中感染的病原菌;用PCR-CE-SSCP系统检测了男性泌尿道溶脲脲原体两个生物群。建立PCR—CE—RFLP分析系统,用非培养法鉴定技术检测脓汁、肠道和泌尿生殖道标本,检测并鉴定了临床标本中的多种病原菌;对人体肠道菌群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用该法可协助腹泻的病原学诊断;检测生殖道常见的致病菌;用PCR—CE—SSCP系统建立了检测溶脲脲原体两个生物群的方法。微生物的非培养鉴定技术比传统方法缩短20h,为临床感染症的诊断提供快速、准确的依据。结果可见,利用16S~23SrRNA间区基因PCR—CE—RFLP和PCR—CE—SSCP系统可以达到对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快速种属鉴定,比传统的细菌培养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的优点,可用于临床感染症的病原学诊断。微生物的非培养鉴定技术将替代培养法而成为病原学诊断新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76.
目的:通过对某省七家三级医院输血科管理现状调查,了解医院在输血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技术操作的规范性、输血流程的安全性、输血科人员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医院输血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旨在为医院及政府职能部门制订有关医院输血安全相关策略提供科学的佐证。方法:1、文献法:对CNKI、维普数据库近五年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回顾;2、现场调查:对某省7家三级医院输血安全管理现况调查。结果:所调查的7家医院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知晓率较低,储血冰箱未按照正确的时间进行监测,医务人员对病人输血反应观察不到位,输血前医患沟通较好,输血差错自愿报告系统超过60%的医院尚未建立,输血不良事件发生后,只有14%的医护人员愿意主动上报,输血科医务人员30岁以上的不到30%,专科以下学历占66%,专业背景37%为检验专业,无学历的占8%。结论:医院输血安全管理存在许多问题:管理制度知晓率低、执行不到位,储血过程未按相关要求进行监测,输血科医务人员过于年轻化,学历层次较低,专业背景单一。建议医院应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7.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可以拮抗肿瘤坏死因子的活性,因此已被用来治疗与TNF相关的炎性疾病。本研究将sTNFR与IgGFc片段的融合蛋白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Star上,转染到人的内皮细胞中,获得了表达。表达的sTNFR-IgGFc能够拮抗TNFα对L929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将该质粒DNA与脂质体混合,经尾静脉注射到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体内后,应用RT-PCR在鼠的肝脏检测到了sTNFR-IgGFc的表达,并显著地改善了治疗组小鼠关节炎症状和病理反应。这表明抗TNF基因治疗有可能作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8.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是当前发展最快的分析技术之一.近年来,CE已被广泛应用于核酸、蛋白质、多肽、药物等大分子物质的分析,核酸序列测定等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目前,在微生物学领域,CE除了在微生物基因测序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外,在微生物学检测方面,CE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近年来CE在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颗粒及基因检测方面的应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79.
利用S-层蛋白在细胞表面展示α-淀粉酶和金属硫蛋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苏云金芽胞杆菌CTC菌株细胞表面S 层蛋白作为表面展示载体 ,利用其N 端信号肽以及锚定序列分别将不同生物特性的外源蛋白带到胞外并锚定在细胞的表面。为研究外源蛋白的分子量和生化特性对表面展示以及对其在细胞表面生物活性的影响 ,选用分子量较大的分泌性蛋白α 淀粉酶和富含半胱氨酸的非分泌性蛋白金属硫蛋白作为目标蛋白。将α 淀粉酶的结构基因 (amy)和金属硫蛋白的结构基因 (smtA)与S 层蛋白的锚定区slh结合 ,构建融合蛋白基因slh amy及slh smtA ,克隆至穿梭载体pHT30 4上 ,得到重组质粒pBMBSA 30 4和pBMBSM 30 4 ;转入带有帮助质粒的重组菌株BMB171 pBMB CSA中 ,得到新的重组菌株BMBSAC和BMBSMC。SDS PAGE显示融合蛋白SLH AMY和SLH SMTA在重组菌的表面得到了表达。利用锥虫蓝染色 打孔加膜法表明重组菌SAC的确具有表面酶活性 ,α 淀粉酶被固定在细胞表面。碘液法测定的数据表明重组菌SAC的菌悬液样品较之受体菌BMB171菌悬液样品酶活提高了 4 2 4 %。Ni NTA 琼脂糖微球吸附试验显示重组菌SMC能够被微球所吸附 ,证实SMTA在重组菌表面具有活性。对游离镉离子的吸附试验显示重组菌对镉离子的吸附能力是对照受体菌的 4倍。  相似文献   
80.
将含基因crylC的质粒 ,通过电脉冲法转入含基因CrylC的质粒 ,通过电脉冲法转入含基因CrylAbCrylAccry2的对小菜蛾具有高毒力的苏云金芽胞杆菌野生菌株YBT-803-1中 ,得到转化子BMBY-003。PCR和SDS PAGE分析显示 ,CrylC可在其中正常复制、表达 ,但使受体菌部分内源质粒发生丢失。生物测定结果表明 ,转化子BMBY-003既对甜菜夜蛾有毒力 ,LC50 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