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31.
先天性免疫是生物体第一道免疫防线,存在于各种多细胞生物中。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介导机体对病原体相关的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识别的一类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PRs),在先天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TLR4是toll家族成员之一,哺乳类中主要负责识别细菌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文章就TLR4的发现历史,TLR4在鱼类和哺乳类中的结构特点,TLR4的分布特征,鱼类和哺乳类中TLR4识别配体的差异,TLR4的信号传导以及TLR4的进化进行了综述。综述将对TLR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2.
转基因树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到树木基因组弥补了其传统育种手段周期长、过程繁琐、性状难以人为控制的缺点.在过去20年,树木转基因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选育出多种携带外源基因的树木,并经过了限制性田间试验.国外开展树木转基因研究先于国内,在抗除草剂、抗虫、降低木质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开展了转基因表达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的研究.本文综合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树木转基因工作研究进展.就各国转基因树木种植概况、遗传性状改良方向、田间试验情况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以期为我国从事林木基因工程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以及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借鉴,以促进我国树木基因工程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β2-MG水平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62例SLE患者(SLE组)和同期在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检测和比较两组血清β2-MG、自身抗体、补体水平,并对SLE患者进行SLEDAI评分,分析SLE患者血清β2-MG水平与自身抗体、补体水平和SLEDA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SLE组血β2-MG水平(3.11±0.40μg/mL)显著高于对照组(2.23±0.23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发生口腔溃疡、浆膜炎及蛋白尿的SLE患者的血β2-MG水平与无此三种表现的患者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的血β2-MG水平与抗ds—DAN抗体、SLEDAI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289,r=0.361,P〈0.01),与C3呈负相关(r=-0.271,P〈0.05)。结论:SLE患者血β2-MG水平高于正常,可作为SLE疾病活动指标用于监测疾病活动。  相似文献   
134.
孢粉是重建古植被、古气候的重要基础数据。孢粉数据库对研究样点至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的古环境演变规律、古气候变化特征反演和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拟等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收集整理了中国1960-2020年间发表和部分未发表的现代花粉数据记录, 包括样品编号、采样位置、采样地经纬度和海拔高度、样品类型、数据来源、数据类型、周边植被信息、参考文献、花粉类群及其含量等信息; 并对数据进行筛选和标准化等处理, 由此整合为中国现代花粉数据集。该数据集由4 497个现代花粉采样点的数据信息组成, 包括660个来自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库数据, 1 763个前期整理发表的数据和2 074个近期收集的数据, 涵盖772个花粉类群。样品类型以土壤表层样品(3 332个)为主, 苔藓样品以及湖泊、海洋表层样品等为辅, 广泛分布于全国不同地理区域和植被类型中, 其中以温带荒漠区域(24.91%)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24.02%)最丰富, 其次为温带草原区域(16.14%)和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15.83%)。数据按照来源可分为原始数据(58%)和数值化数据(42%); 按照数据类型可分为原始统计粒数的样点(59%)和以花粉百分比表达的样点(41%)。半个多世纪以来, 科研人员开展了大量的表层现代花粉取样和研究。本数据集虽然仅获取部分记录, 但样点覆盖了我国绝大多数地区, 可有效地用于古植被与古气候重建的现代孢粉与现代植被校验, 并将为中国孢粉数据库的建立与更深入的孢粉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5.
摘要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病耻感与自尊、生活质量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83例,均为女性。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对患者的病耻感进行调查。采用乳腺癌心理社会适应问卷、欧洲生命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自尊量表(SES)评价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质量和自尊。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SIS评分与SES、EORTC QLQ-C30和乳腺癌心理社会适应问卷评分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总计发放83份调查问卷,回收到3份无效问卷,80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96.39%(80/83)。乳腺癌术后患者社会排斥、经济歧视、内在羞愧、社会隔离评分和总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乳腺癌术后患者SES、EORTC QLQ-C30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评分低于国内常模(P<0.05)。乳腺癌术后患者SIS总评分与SES、EORTC QLQ-C30和乳腺癌心理社会适应问卷评分呈负相关(P<0.05)。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年龄、职业、居住地患者的S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9岁、职业情况为兼职或其他、婚姻状况为未婚/离异/丧偶、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下、居住地为农村均是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存在明显的术后病耻感,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以及居住地均会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产生影响,且病耻感与患者自尊、生活质量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6.
朱虹  廖江涛  李亲亲  陈刚  肖梅玉 《生物磁学》2011,(7):1330-1332,1335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瑞巴派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临床疗效。方法:60例确诊的Hp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法治疗,实验组给予埃索美拉唑+瑞巴派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四联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溃疡复发率。结果:①经过治疗,所有患者腹痛、腹胀、反酸、暧气等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患者痊愈率为60.00%、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痊愈率(43.33%)和总有效率(80.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S2期获得率、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分别为93.33%、96.67%和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的S2期获得率、70.00%的愈合率和83.33%的根除率(P〈0.01或0.05)。④随访1年后,治疗组患者溃疡复发率为11.54%,与对照组32.00%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溃疡愈合质量,根除Hp感染,减少复发,效果优于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137.
链脲佐菌素诱导树鼩2型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是链球菌产生的天然化合物,对哺乳动物的胰岛B细胞有特异毒性,被广泛用于诱导1型和2型糖尿病。该研究通过多次小剂量注射STZ来建立树鼩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24只树鼩被分为对照组以及60、70和80mg/kg剂量STZ诱导组。注射STZ后,成模树鼩出现明显的多饮、多食和多尿症状,平均体重未减轻,高血糖症状持续8~16周,尿糖显著阳性,肾功能及糖耐受明显受损,糖脂代谢紊乱,但未出现糖尿病乳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渗等并发症。该结果表明,多次小剂量STZ注射可诱导树鼩出现类似2型糖尿病症状和糖尿病肾脏损伤,且综合考虑STZ注射次数、成模率以及成模稳定性,两次注射80mg/kg剂量的STZ较适合用于创建树鼩2型糖尿病模型。  相似文献   
138.
为加强对罗霄山脉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管理, 作者在对该区域的植被和植物区系全面调查的基础上, 针对珍稀濒危植物的组成、种群数量、生存状态等进行了深入调查和评估。结果表明: (1)整体上, 罗霄山脉各类珍稀濒危植物共59科142属279种, 其中: 被IUCN红色名录收录17种, 包括极危种(CR) 2种, 濒危种(EN) 3种, 易危种(VU) 12种; 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 高等植物卷》收录的共105种, 包括极危种9种, 濒危种33种, 易危种63种; 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收录的共257种, 包括Ⅰ级8种, 即银杏(Ginkgo biloba)、资源冷杉(Abies beshanensis var. ziyuanensis)、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莼菜(Brasenia schreberi)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细叶石斛(Dendrobium hancockii)铁皮石斛(D. officinale)细茎石斛(D. moniliforme)等, II级249种; 被CITES收录的有71种。(2)在局部区域, 罗霄山脉自北至南由5条中型山脉组成, 其珍稀濒危植物的数量分布由北向南呈现梯级变化, 显示出与该地区植被和植物区系的丰富度和保存状况密切相关, 其中幕阜山脉147种、九岭山脉138种、武功山脉133种、万洋山脉207种、诸广山脉192种。(3)从珍稀濒危植物属种组成看, 保存有大量古老、孑遗和特有的类群, 并且受到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其中有单型属19属, 中国特有种129种。本文针对各珍稀濒危植物的生存现状, 提出了按分布区域和濒危性质进行群落监测或适度进行人工干预等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9.
井冈山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生存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考察、研究,对探讨区域生物多样性的性质、评价生态环境的状况和质量,提出适当的自然保护、管理对策等,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调查研究了井冈山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生长状况以及重要木本植物的群落特征,探讨了珍稀濒危植物的系统学与生物地理学特征.结果表明,井冈山地区有濒危苔藓植物2种,各类珍稀濒危野生维管植物199种.其中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收录50种,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收录160种,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收录49种,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收录90种.本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大体上与峨眉山相当,而远高于武夷山和太白山,在系统学与生物地理学上有重要意义,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本区保存有较大面积的以珍稀濒危植物为优势种的群落,如资源冷杉(Abies beshanzuensis vat.ziyuanensis)、华榛(Corylus chinensis)、白豆杉(Pseudotaxus chienii)、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穗花杉(Amentotaxus argotaenia)、闽楠(Phoebe bournei)、马醉木Pieris japonica)、井冈山杜鹃(Rhododendron jinggangshanicum)等群落.  相似文献   
140.
运用石蜡制片技术,对繁缕(Stellaria media)和鹅肠菜(Myosoton aquaticum)的花维管束系统进行了比较解剖观察,为其系统分类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维管系统有以下特征:(1)花梗部维管束以3束不封闭成环形式分布在中央区。(2)花梗顶部维管束形成一个封闭的分生组织环。(3)分生组织环最先呈辐射状分离出的外层10束,每相隔一个束的那个束向外分裂出2束。其中15束是通往花萼的维管束,5束是通往花瓣的维管束。通往花瓣的5束维管束又一分为二,变成10束花瓣维管束。(4)分生组织环再呈辐射状分裂出10束,形成雄蕊维管束。(5)在子房室区分生组织环再呈辐射状分裂出4子房隔膜束,每束分裂出3束,形成胎座维管束,其数目为12束,每一束均与一个胚珠相连,从而使子房壁维管束数目增加到16束。鉴于繁缕和鹅肠菜花维管束系统的高度一致,将鹅肠菜置于繁缕属比较恰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