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解决结合在细胞上的可溶性蛋白聚乙烯醇脱氢酶(PVADH)的检测困难问题,从提取及检测两方面对该酶进行研究,并对检测方法进行改进。结果表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对可溶性蛋白PVADH的提取效果优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炕基苯磺酸钠(LAS)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酶活力比LAS和CPB提取后所得酶活力分别提高246.5%和831.3%。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Triton X-100与Tween80相比,所得最高酶活提高了101.4%。Triton X—100浓度和提取时间对测定有明显影响,以1%Triton X-100提取18h为宜,最高比酶活达14.9U/g。在PVADH检测体系中,加入电子受体启动反应比加入酶液与底物启动反应可使酶活性分别提高60.6%和126.5%;酶液与吡咯喹啉醌(PQQ)预先保温对检测该酶活性是十分重要的,可使酶活性提高59.1%.在检测系统中加入的KCN、CaCl2和PQQ的适宜浓度分别为1.ommol/L、0.5mmol/L和2μmol/L,可使测定酶活分别提高37.1%、38.7%和214.0%.  相似文献   
112.
灌浆期气温与源库强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自然条件下的早、晚季种植作为温度处理,选择米质低、中、优等级的6个水稻品种(组合)作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早、晚季种植下的稻米品质、淀粉分支酶活性变化,以及温度处理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籽粒灌浆初期,高温环境下灌浆充实的籽粒,其稻米的垩白增加、透明度变差、整精米率下降,对出糙率及精米率没有明显影响.与早季种植的稻米相比,晚季种植稻米的胶稠度、整精米率、透明度增加.早、晚季种植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等没有显著影响.剪叶限源处理显著降低稻米质量,疏粒减库处理显著提高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13.
初步观察了中华蚊母树(Distylium chinense(Fr.)Diels)不同类型虫瘿的发生过程及致瘿昆虫生活史。结果表明,中华蚊母树的虫瘿有3种类型,分别为叶/枝上大型虫瘿、叶上泡状虫瘿和叶柄/果上球型虫瘿。三者均为单室封闭型,次生开口。经鉴定致瘿昆虫均为半翅目蚜科昆虫,其中叶上泡状虫瘿致瘿昆虫为蚊母新胸蚜Neothoracaphis yanonis Matsumura。该虫3月初在虫瘿内营孤雌生殖,繁殖2代,5月底前飞离出瘿。  相似文献   
114.
2009年12月14-15日,武汉观鸟爱好者廖晓东(网名:僵鱼)分别在云南省勐腊县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景洪市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内拍摄到取食花蜜的小型鸟类.经鉴定,所摄两张照片中的鸟,均属褐喉直嘴太阳鸟(Anthreptes malacensis).  相似文献   
115.
本刊记者就公平贸易话题采访廖晓义时,她认为这个话题在中国涉及到能否找到区别于工业文明的另类发展道路。要走出新的路子,前途在农村,而不是城市。  相似文献   
116.
一个新的化合物Nephoxaloid(1)具有独特的三环骨架结构和一个已知的化合物蕨藻素Caulerpin(2)从中国国西沙群岛的软珊瑚Nephthea sp.中分离得到。通过NMR和MS对它们的平面结构进行分析,化合物(1)和(2)对少数癌细胞株具有细胞毒性作用也有报道。  相似文献   
117.
木立芦荟叶内芦荟素的超微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醋酸铅溶液对木立芦荟叶的药用成分芦荟素进行细胞化学定位,在透射电镜下探讨芦荟素产生、转运和贮藏的过程。结果表明:芦荟素由同化薄壁组织产生,质体的类囊体为其合成部位。通过质体膜形成的小泡转移到周围的内质网,以后内质网小泡与质膜融合:或质体小泡直接与质膜融合。通过胞吐作用将芦荟素释放到质膜外,经质外体途径到达维管束的鞘细胞。在鞘细胞中, 芦荟素经内质网小泡转移至内切向壁,由胞间连丝运输到芦荟素细胞的细胞质,最终贮藏在芦荟素细胞的液泡中。  相似文献   
118.
灵芝(Ganodermalucidum),又名红芝、木灵芝、灵芝草、赤芝、菌灵芝,是我国广为栽培的名贵药材。分类学上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灵芝科、灵芝属。灵芝自古以来被誉为人类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滋补益气的仙草。早在我国第一部本草学专著...  相似文献   
119.
疣粒野生稻体细胞超低温保藏与原生质体培养体系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疣粒野生稻是原产于我国的 3种野生稻之一 .疣粒野生稻具有优异特性但极难培养 .从疣粒野生稻的幼穗诱导出无再生能力的愈伤组织 ,经过继代培养和超低温保藏后获得了胚性愈伤组织 ,建立了悬浮细胞系 ,分离出原生质体并再生出植株 .人工接种鉴定表明 ,再生植株的强抗病性没有改变 ,但获得了培养力高的特性 .研究结果证明了植物愈伤组织的超低温保藏可能是获得胚性细胞系的一种新途径 .原生质体再生体系的确立是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转移疣粒野生稻有用基因的重要一步 .  相似文献   
120.
金花茶组(Sect. ChrysanthaChang)植物分布狭窄,大部分野生金花茶资源仅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本研究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8种(包括4变种)金花茶组植物的花粉进行了观察和研究,详细地描述了它们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金花茶组植物的花粉平均大小为37.6μm×28.5μm,沟长为32.9μm,极轴/赤道轴(P/E)值为1.35。单粒花粉呈近球形或长球形,具三拟孔沟或三孔沟,内孔横长,外壁具有细微的瘤状、脑纹状或颗粒状纹饰,符合山茶属花粉形态的一般特征。花粉外壁纹饰在各个种间又存在较明显差异,可作为金花茶组植物进一步分类鉴定的依据。最后,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及花粉形态的演化规律分析研究了金花茶组植物花粉的演化规律和分类学意义,为探究金花茶组植物的迁移和演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