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糖尿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的方法试治疗大鼠糖尿病。方法 贴壁生长的MSC与大鼠胰腺的细胞共培养以检测其向胰岛细胞分化的潜能。并将体外培养扩增的MSC移植入糖尿病大鼠体内,观测其能否改善糖尿病病情及其在大鼠体内微环境中的分化情况。结果 共培养法可使MSC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对大鼠的MSC移植能明显缓解糖尿病病情。结论 MSC移植的方法对大鼠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RNAi方法对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幼虫热激蛋白基因(GdHsp60和GdHsp70)的沉默效率,以选择一种可高效降低靶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方法,明确这两个热激蛋白在沙葱萤叶甲幼虫抗寒性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通过饲喂法和显微注射法进行RNAi沉默沙葱萤叶甲1和2龄幼虫的GdHsp60和GdHsp70,采用qPCR检测GdHsp60和GdHsp70的沉默效率;通过显微注射法分别 对GdHsp60和GdHsp70进行RNAi后24 h,用热电偶法测定沙葱萤叶甲2龄幼虫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生物测定沙葱萤叶甲2龄幼虫暴露于不同低温条件下(-6~-14℃) 2 h的半致死温度(Ltemp50)以及在-5℃低温条件下处理不同时间后的半致死时间(Ltime50)。【结果】用饲喂法和显微注射法进行RNAi均可以降低GdHsp60和GdHsp70的表达水平,但显微注射法的沉默效率更高。与对照组(显微注射dsGFP)相比,沙葱萤叶甲2龄幼虫分别显微注射dsGdHsp60和dsGdHsp70 24 h后,GdHsp60和GdHsp70的表达水平均降至最低,分别降低了84.15%和92.38%。在沙葱萤叶甲2龄幼虫中,显微注射dsGdHsp60 24 h后其过冷却点、结冰点、Ltemp50及Ltime50值分别-10.56±0.42℃,-7.66±0.56℃,-8.33℃和49.25 h,显微注射dsGdHsp70 24 h后其过冷却点、结冰点、Ltemp50及Ltime50值分别为-9.08±0.23℃,-6.09±0.28℃, -8.20℃和52.21 h,而对照组的分别为-14.71±0.11℃,-13.94±0.09℃,-10.63℃和87.13 h。与对 照组(显微注射dsGFP)相比,在沙葱萤叶甲2龄幼虫分别显微注射dsGdHsp60和dsGdHsp70 24 h后过冷却点 、结冰点和Ltemp50显著上升,而Ltime50值显著缩短。【结论】显微注射法可作为沙葱萤叶甲Hsp相关基 因RNAi的主要干扰方法;沉默GdHsp60和GdHsp70基因均会显著降低了沙葱萤叶甲幼虫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23.
BST-2是最近发现的可以抑制成熟HIV-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病毒颗粒从哺乳动物细胞表面释放的宿主因子,随之发现其也可以抑制多种包膜病毒的释放。本研究采用密码子优化的表达HIV-1 gag和gag-pol蛋白的质粒所形成的病毒样颗粒作为研究对象,观测BST-2对这两种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的释放抑制情况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瞬时表达和稳定表达的BST-2均可以显著抑制病毒样颗粒从哺乳动物细胞释放,同时发现这两种病毒样颗粒(gag/gag-pol)的释放都可以被BST-2抑制;而且,HIV-1中Vpu蛋白可以拮抗BST-2抑制HIV病毒样颗粒释放的作用,另外,通过化学试剂和酶学方法处理,确证BST-2可以被包装进病毒样颗粒中。  相似文献   
24.
Cdc7激酶抑制剂PHA-767491是最新发现的一类抗肿瘤新药.本实验利用不同浓度的PHA-767491对肿瘤细胞进行抑制研究.实验结果显示,PHA-767491对肿瘤细胞有很强的生长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随着药物浓度或时间的增加而增强;通过和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对比发现,PHA-767491只需较低剂量就能发挥出抑制肿瘤的作用,且疗效远高于5-氟尿嘧啶.研究进一步还发现,PHA-767491可通过促使PARP和casepase3蛋白的剪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同时PHA-767491还可以引起肿瘤细胞自噬.综上研究表明,PHA-767491可以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引起细胞自噬作用对多种肿瘤细胞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而对正常细胞毒性很低.因此该实验研究为今后抗肿瘤新药PHA-767491的进一步应用于癌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5.
消乳散结胶囊治疗兔乳腺增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消乳散结胶囊(XRSJ)在治疗兔乳腺增生中的作用,探讨其治病机理。方法:将90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XRSJ高、中、低剂量组,逍遥丸组,模型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前5组用肌内注射己烯雌酚、黄体酮1个月建立兔乳腺增生模型。造模完成后,行XRSJ灌胃给药,分别取XRSJ给药前、XRSJ给药3个月后及XRSJ停药3个月后作为3个时间观测点。观察乳房高度变化;乳腺光、电镜形态学变化;放射免疫法监测血清雌激素水平。结果:与治疗前及模型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XRSJ治疗能明显降低乳房高度(P<0.05);降低增生乳腺小叶腺泡数目、导管腺上皮细胞层数、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数量(P<0.05);减少乳腺上皮细胞胞质内线立体、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数量(P<0.05),使部分增生细胞调亡;显著降低血清雌二醇(E2)含量(P<0.01),停药3个月后治疗效果稳定无反弹。结论:XRSJ治疗具有减轻乳腺组织增生病变、降低E2水平、对兔乳腺增生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6.
330例2型糖尿病患者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80年代、90年代及近6年(2000-2006)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死因的比较,探讨分析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其变迁,为提高糖尿病防治水平,减少糖尿病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1983-2006年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死因进行分析,并分三阶段进行比较。共调查2型糖尿病死亡病例330例。结果:不同年代心脑血管疾病均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位居死因第一,占总死亡人数的38.2%。肿瘤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因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占总死亡人数的19.4%。以感染为直接死因逐渐下降,但仍为重要死因,占14.2%。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和低血糖昏迷等急性并发症所占比例显著减少,占8.8%。结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死因,近年来肿瘤已经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因,以感染为直接死因逐渐下降,但仍为重要死因,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和低血糖昏迷等急性并发症所占比例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27.
陈康德  羊梅兰 《蛇志》2004,16(3):39-41
蛇伤溃疡是国内外蛇伤防治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临床外科多年来的研究课题.治疗毒蛇咬伤,不仅要抢救生命,还要认真保护肢体的完整及功能.蛇伤后伤口感染或化脓,组织坏死,溃疡久治不愈引起的肢体畸形、残废,目前在国内外还是比较棘手的一大难题.我院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制成蛇创溃疡散.该药用于治疗376例蛇伤溃疡患者,治愈率达91.5%,总有效率为97.6%[1].由于该药的应用,使我院蛇伤后残肢率明显下降,使许多患者免除了截肢(终身残废)的痛苦.蛇创溃疡散的科研成果已被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确认,为此谨就蛇伤溃疡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有关问题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8.
取食经历对美洲斑潜蝇雌成虫寿命及生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 ,研究了取食经历对美洲斑潜蝇雌Liriomyzasativae成虫寿命和生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幼虫期在黄瓜取食而成虫期在四季豆上取食时 ,其雌成虫寿命、总产卵量和日平均产卵量均明显小于幼虫期在长豇豆上取食而成虫期在四季豆上取食时 (P <0 0 1 ) ;当幼虫期同在长豇豆上取食时 ,成虫在黄瓜上取食时的雌成虫寿命、总产卵量和日平均产卵量均明显小于成虫在四季豆取食时 (P<0 0 5或P <0 0 1 )。这说明美洲斑潜蝇幼虫和成虫取食经历对其成虫寿命和生殖力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用四臂嗅觉仪测定了小菜蛾对薇甘菊挥发油、芋烯、α-松油烯、里哪醇、β-石竹烯、马鞭草烯酮6种挥发物嗅觉反应,在网室,比较了挥发油及5种挥发物对小菜蛾雌虫产卵的驱避效果。结果表明:薇甘菊挥发油不仅对小菜蛾成虫有明显的驱避作用,而且能显著地减少其成虫在寄主植物上的产卵量。薇甘菊挥发油所含的5种挥发性化合物中芋烯、α-松油烯和里哪醇表现出较强的驱避效果(流量为100-180mL/min)和产卵抑制作用(剂量为10-20μL/株),而小菜蛾对马鞭草烯酮和β-石竹烯的嗅觉反应以及小菜蛾在这两种化合物处理的寄主植物上的产卵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0.
精制抗蛇毒血清救治孕妇毒蛇咬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羊梅兰  陈康德 《蛇志》2001,13(2):22-25
目的 观察蛇毒毒素(神经毒、血循毒、混合毒)、抗蛇毒血清制品对孕妇和胎儿有影响。方法 对6种不同毒蛇咬伤的12例孕妇,采用精制抗蛇毒血清治疗,配合抗生素、中医中药等。结果 12例患者中治愈10例,占83.3%;好转2例,占16.7%,总有效率达100%。出生后新生儿全部存活,无畸形,发育正常。结论 抗蛇毒血清治疗孕妇毒蛇咬伤有显著疗效,使用过程中无明显的过敏反应,也无流产、早产及胎儿致畸现象。研究表明,胎盘的屏障作用完全可以抵御蛇毒素、抗蛇毒血清制品对胎儿的损害,关键是要尽早使用足量的抗蛇毒血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