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鱼类通过鱼道内水流速度障碍能力的评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小涛  陈求稳  黄应平  刘德富  庄平 《生态学报》2011,31(22):6967-6972
鱼类通过鱼道内水流速度障碍能力的量化对鱼道设计有重要理论和实际价值,其基础是鱼类游泳能力的测定.首先对鱼类游泳能力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概述总结,指出了鱼类游泳能力经典测试方法存在测定流场与自然情况相差较大的不足;分析了关键要素如鱼类行为特征、生理耗能规律及水力特性对鱼类通过水流速度障碍能力的影响;提出了分析鱼类游泳行为和能力与特征流场的关系,探讨鱼类通过水流障碍行为规律和生理疲劳恢复特征,通过研究仿自然流态下的鱼类自由游泳行为、水力计算及生理耗能的关系,构建多因素鱼类游泳能力关系式,定量评价鱼类通过鱼道内水流速度障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2.
水体中铜对中华鲟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检测中华鲟在不同铜离子浓度的水体中暴露60d后血液生化指标,研究Cu2+对幼鱼血浆生化成分和离子含量变化的影响及致毒效应.结果表明:中华鲟幼鱼血浆中血糖( Glu)、碱性磷酸酶(ALP)、尿素(Urea)、胆固醇(TC)、肌酐(CREA)含量随Cu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低浓度组(0.40 μg· L-1)ALP含量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Glu、Urea、TC、CRE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中浓度组(0.89 μg· L-1)和高浓度组(2.00 μg·L-1)含量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甘油三酯(TG)随着Cu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低浓度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中、高浓度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总蛋白(TP)、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L)不受Cu2+的影响.Na+、Cl-、P含量和pH值随Cu2+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Ca2+、Mg2+显著上升,其变化与Cu2+浓度存在相关性,K+含量不受Cu2+的影响.实验表明,Cu2+对中华鲟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和最高无观察效应浓度分别为0.89和0.4 μg·L-1.血浆中ALP受Cu2+影响最明显,其含量除受Cu2+浓度影响外,随着时间的延长也显著升高,是Cu2+污染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3.
为了评估长江口近岸水域棘头梅童鱼的资源状况,利用2012—2013年底拖网调查数据,基于体长频率分布的方法研究了长江口近岸棘头梅童鱼的生长和种群参数.采用FiSATⅡ软件中的ELEFAN模块计算了长江口棘头梅童鱼的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结合Pauly经验公式估算其自然死亡系数,并建立Beverton-Holt动态综合模型预测其资源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2012—2013年共采集到棘头梅童鱼样本4201尾,体长范围18~155 mm,其生长系数(K)和极限体长(L)分别为1.1和162.75 mm,种群总死亡系数(Z)、自然死亡系数(M)和捕捞死亡系数(F)分别为4.040、1.683和2.357.当前长江口近岸水域棘头梅童鱼的资源开发率(E)为0.583,大于Fopt (0.5),年平均资源数量为1.33亿尾,对应的资源量为576.02 t.目前长江口水域棘头梅童鱼资源已处于过度捕捞状态.
  相似文献   
64.
华西雨屏带及其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意义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庄平  高贤明 《生物多样性》2002,10(3):339-344
华西雨屏带为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独特的自然地理区域。东西宽50-70km,南北长400-450km,总面积约2.5万km^2,仅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0.26%左右。本区以自然风景优美、天然植被类型丰富、动植物资源种类多样而享誉中外。迄今为止,尚未将华西雨屏带作为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来研究其生物多样性。本文从当地剧烈的地形、地貌变化,特殊的气候、植被类型与动物栖息环境以及邻近人类聚居区的特点入手,扼要阐述了本区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多样性状况。进一步通过对当地动植物种类,尤其是种子植物、兽类、鸟类、鱼类物种多样性与珍、稀、特保护物种的数量比重分析,提出了本带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研究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的立论依据。华西雨屏带是一个大尺度、复合性的生态过渡带(ccotone),是我国西部地区以阴湿为主要特征的罕见的气候地理单元,是我国西部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一道绿色屏障,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不可替代的关键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65.
杜鹃花属植物的可育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平 《生物多样性》2019,27(3):327-96
结合作者近年来的工作, 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植物可育性研究的成果和进展, 旨在为相关研究者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1)杜鹃花属的杜鹃亚属(subgen. Rhododendron)和羊踯躅亚属(subgen. Pentanthera)中存在多倍化现象, 甚至存在同一物种有多种倍性。(2)在自然授粉条件下, 除了常见种内杂交及自交情形外, 常绿杜鹃亚属(subgen. Hymenanthes)、杜鹃亚属和映山红亚属(subgen. Tsutsusi)内种间杂交十分普遍, 也有跨亚组之间的自然杂交案例。(3)杜鹃花属植物中自交亲和(self compatibility, SC)与自交不亲和(self incompatibility, SI)现象并存, 云锦杜鹃亚组(subsect. Fortunea)兼具自交败育到高可育性的所有类型, 而在映山红亚属与马银花亚属(subgen. Azaleastrum)中自交不亲和现象则更为常见。通常自交被认为是杜鹃花物种的被动适应, 但对于一些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分布的局域种而言, 则可能是一种主动响应。(4)不同分类等级(亚属、组和亚组)间的人工杂交研究表明, 杂交亲和性或可育性与双亲的系统发育关系及染色体倍性具有明显的关联, 并反映在发育阶段和各项亲和力指标的变化之中。常绿杜鹃亚属与杜鹃亚属间的远缘杂交相对比较容易, 常绿杜鹃亚属与映山红亚属间、映山红亚属与杜鹃亚属的正反交、映山红亚属与羊踯躅亚属的正交以及常绿杜鹃亚属与羊踯躅亚属的正交、马银花亚属与杜鹃亚属正交等也有亲和的案例。(5)自交不亲和亲本的介入可大幅度增加种间杂交的不育比率, 并导致其由双向可育到单向不育再到双向不育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6.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底层鱼类的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4年8月、11月和2005年2月(Ⅰ年度)、2005年8月、11月和2006年2月、5月(Ⅱ年度)、2007年8月、11月和2008年2月和5月(Ⅲ年度)对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15个站位点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水域的底层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中捕获底层鱼类42种,隶属于13目24科39属。底层鱼类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进行聚类分析,15个站位聚合成两大类群,类群A位于南支北港和北港北沙近东滩水域,共出现20种底层鱼类,主要以淡水性和河口性鱼类为主;类群B位于北支和北港北沙近外海水域,共出现鱼类39种,主要以河口性和海洋性鱼类为主。ANOSIM和SIMPER分析表明底层鱼类群落结构不同季节间差异显著,造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与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和凤鲚(Coilia mystus)的繁殖和索饵洄游有关。  相似文献   
67.
庄平   《广西植物》2012,32(2):150-156
依据植物分类学和地理学研究成果,尤其是从中国东部到西端喜玛拉雅杜鹃花类群分布及其现代与历史环境变化和规律,在已有的3个亚属级分布型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了由7组和49亚组构成的11个杜鹃花属组与亚组级分布型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该分布型体系展示了我国杜鹃花属植物类群在我国东部到西端的4个基本地理单元的分布面貌,尤其是展示了以杜鹃花亚属和常绿杜鹃亚属为主的不同大小、不同性质与不同进化程度的亚组级单位在上述分布体系中的位置与数量分布,从而揭示了我国东西向地形阶地由低到高和新生代以来生物地史由较稳定区到巨变区延展变化对杜鹃花属类群分布格局带来的巨大影响。指出,我国杜鹃花属植物的组与亚组级中的大类群、较广布群、原始群和常绿杜鹃类群的分布区或集中分布区偏向狭义横断山及其以东;反之,小类群、狭域与特有群、进化类群和有鳞类群的分布区或分布重心偏向(狭义)横断山及其以西。川西山地、狭义横断山、喜玛拉雅山既是杜鹃花属植物的集中分布区,也是某些类群扩散、迁移的地理屏障,对我国现代杜鹃花分布区及其分布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东西向的地理环境变化是我国杜鹃花植物属下类群及其分布型变化的主轴。  相似文献   
68.
延迟投饵对史氏鲟仔鱼摄食、存活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史氏鲟仔鱼阶段的开口摄食习性,为史氏鲟的人工育苗提供基础资料,研究了延迟投饵对史氏鲟仔鱼摄食、存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仔鱼6日龄开口,7日龄史氏鲟仔鱼初次摄食,10日龄卵黄基本吸收完毕,16~17日龄,不能建立外源性营养的仔鱼进入饥饿的不可逆点(PNR)期,故其PNR是16日龄;史氏鲟仔鱼存活率随延迟投饵天数的增加而降低,6日龄后,延迟投饵时间在7d内,仔鱼存活率可达60%以上,延迟投饵时间在8~10d内,仔鱼的成活率下降至40%左右,延迟投饵时间为11d,存活率下降至10%,延迟投饵时间为12d及以后,存活率为0;史氏鲟仔鱼全长和体质量在延迟投饵4d内均增加;延迟投饵超过4d则均下降。延迟投喂时间在8d以内,仔鱼全长和体质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延迟投喂超过9d,全长和体质量低于对照组;史氏鲟仔鱼适宜投饵的时间是孵出后9~10d。  相似文献   
69.
施氏鲟仔鱼的生长发育可分为两个时期:卵黄囊期(或称为自由胚期),即从刚出膜(0日龄,10.17±0.63 mm)到初次开口(9日龄,18.93±0.74 mm);晚期,从开口摄食至器官发育基本完全(38日龄,41.89±5.09 mm).卵黄囊期仔鱼的感觉、摄食、呼吸、游泳等器官快速分化;晚期仔鱼各骨板分化并发育,在形态上逐渐完成向成鱼的转变.对施氏鲟仔鱼异速生长进行的研究表明,仔鱼许多关键器官均存在异速生长现象,如眼径、口宽、尾鳍长、胸鳍长分别在2日龄、8~9日龄、10日龄、11日龄出现生长拐点,拐点之前器官快速生长,拐点之后生长速度减慢甚至近似等速生长.施氏鲟仔鱼各器官呈现出协调和快速发育的特征,随着重要的感觉、摄食、呼吸、游泳等器官的发育和完善,仔鱼快速地具备了躲避敌害和摄食的能力,其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70.
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摄食不同饵料的转化效率与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水蚯蚓与人工饲料分别投喂7月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研究不同饵料对中华鲟幼鱼转化效率与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60 d生长,水蚯蚓组、人工饲料组中华鲟幼鱼的平均体长分别从177.0、191.6 mm增至216.6、332.5 mm,体质量分别从32.73、44.39 g增至58.27、264.71 g;水蚯蚓组、人工饲料组中华鲟幼鱼的饵料转化率分别为6.67~39.33、0.89~1.26,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19%~2.33%、1.38%~3.94%.生长效率分别为2.54%~14.99%、79.56%~204.44%;人工饲料组中华鲟幼鱼的生长速度快于水蚯蚓组,肥满度大于水蚯蚓组;2个试验组中华鲟幼鱼的体长与体质量均呈幂函数关系,各阶段幂指数b值均小于3,表明中华鲟幼鱼为异速生长;水蚯蚓组中华鲟幼鱼肌肉的水分湿质量含量为82.23%±0.79%,蛋白干质量含量为62.79%±1.34%,均略比人工饲料组高;综合饵料转化效率与各项生长指标,表明人工饲料比水蚯蚓更适宜作为中华鲟幼鱼阶段的人工养殖饵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