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绞股蓝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绞股蓝多糖是绞股蓝中重要的药用活性成分:本文详细介绍了有关绞股蓝多糖的组成成分、生理活性和发展前景等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另外,介绍了本文作者所在实验室对绞股蓝多糖的研究,通过正交实验,表明在最佳的提取条件下.绞股蓝多糖的水提取率可以达到10%左右,组成绞股蓝的单一多糖至少有4种。  相似文献   
62.
两种农作体系施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寇长林  巨晓棠  高强  甄兰  张福锁 《生态学报》2004,24(11):2548-2556
不同农作体系施肥措施差异引起的土壤环境质量变化 ,会进一步影响该体系的生产力并对大气和水体环境产生潜在影响。选取中国北方两种重要的集约化种植体系 (大棚蔬菜和小麦 -玉米轮作体系 ) ,研究了经过长期施肥后 ,0~ 3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微量元素与重金属的差异以及 0~ 90 cm土壤剖面的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p H和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 ,大棚菜地氮、磷、钾化肥投入量达 N 2 82 3、P 92 8和 K 92 5 kg/(hm2 · a) ,分别为小麦 -玉米轮作农田的 4 .7、10 .1和 2 3.4倍。大棚菜地还施用了大量的有机肥。菜地土壤养分大量积累 ,尤其是硝态氮和速效磷 ,0~ 90 cm土层二者分别达 1389.8kg N/hm2和 132 1.1kg P/hm2 ,为农田的 5 .6和 8.4倍。速效钾和铵态氮累积量分别为 1817.3kg K/hm2 和 10 0 .4 kg N/hm2 ,为农田的2 .2倍和 1.8倍。同时 ,大棚菜地土壤中的养分还存在严重的淋溶现象。大棚菜地有机质、全氮和有效铁、锰、铜、锌含量分别为农田的 1.3、1.4、1.2、1.3、1.3和 1.4倍。镉含量为农田的 3.8倍。镉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可见 ,磷肥的大量投入是镉在土壤中累积的主要原因。大棚菜地各层土壤 p H均明显低于农田相应土层 p H,而 0~ 30 cm和 30~ 6 0 cm土层的电导率则  相似文献   
63.
我国城市污泥中含氮有机污染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GC/MS联机检测技术对11个城市污泥中6种含氮有机污染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污泥中6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总含量在0.087~26.438 mg·kg-1,高低依次为兰州污泥>北京污泥>无锡污泥>大埔(香港)污泥>沙田(香港)污泥>佛山污泥>广州污泥>元朗(香港)污泥>珠海污泥>西安污泥>深圳污泥.不同化合物在各城市污泥中的含量和分布特征有明显差异.硝基苯类的含量较高,胺类的含量较低.兰州污泥中含氮有机化合物的含量普遍较高,其次是无锡污泥、北京污泥和大埔污泥.污泥中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与污水来源、污水处理方式、污泥类型、化合物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4.
巨龙竹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植物名称巨龙竹(Dendrocalamuss sinicus),又名歪脚龙竹. 2材料类别种子和幼枝. 3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1)芽诱导培养基:MS 6-BA 2.0 mg·L-1(单位下同) NAA0.2 PVP 250;(2)丛生芽增殖培养基:MS 6-BA2.04-KT 0.5 椰子水100mL·L-1;(3)生根培养基:1/2MS NAA 1 IBA 1.以上培养基均添加3%蔗糖、7 g·L-1卡拉胶,pH 5.8.培养温度为25℃,生根期间,光照度为1 000 lx,光照时间12 h·d-1.  相似文献   
65.
庚型肝炎病毒E2区cDNA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抗原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含有庚型肝炎病毒(GBVC/HGV)包膜蛋白E2 cDNA(559bp)的质粒pGEX\|E2中,扩增得到能够编码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和GBVC/HGV包膜蛋白E2的融合基因片段。将此长度为1324bp的DNA片段插入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使之位于α因子信号肽下游,且与之同框。通过电激转化将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PIC9K\|GST\|E2插入到Pichia pastoris GS115菌株染色体中。筛选His\++Mut\+s表型的转化子,震荡培养,用05%甲醇诱导表达5d后,在培养液中得到表达的GSTE2融合蛋白。经过表达条件的优化,GSTE2蛋白可占培养液中总蛋白的50%。通过谷胱甘肽亲和层析柱纯化,GSTE2融合蛋白的纯度可达95%左右。以庚型肝炎病人血清为探针,进行免疫印迹及ELISA实验,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能被庚型肝炎病人血清特异性识别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66.
植物反转录转座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反转录转座子是生物界中存在的一类可移动的遗传因子,其转座功能通过RNA介导反转录来实现.它在植物界中普遍存在,并在植物基因和基因组进化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概述了植物反转录转座子的类型结构及作为遗传工具在生物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北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土壤氨挥发的原位测定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0  
采用通气法测定了北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田间土壤的原位氨挥发。结果表明,与冬小麦施用基肥相比,夏玉米追肥后土壤的氨挥发速率很快升高,但军发高峰期持续时间较短,最大氨挥发速率亦低于冬小麦,冬小麦拨节期追肥,氨挥发速率低且呈波动变化,未出现高峰值,从整个生长季节来看,冬小麦不施氮和每公顷施氮120、240、360kg时的累计挥发量分别为4.4、6.9、13.0、38.4kgN/hm^2,夏玉米为8.4、15.1、20.0、26.1kgN/hm^2。按我国北方冬小麦/夏玉米播种面积1864.4万hm^2计,每年由氨挥发向大气排放的氨素达23.8-120.2万t,其中17.2-96.4万t来自氮肥,相当于氮肥投入的2.1%-9.5%。  相似文献   
68.
重组虎纹捕鸟蛛毒素Ⅰ在巴氏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纹捕鸟蛛毒素Ⅰ是从虎纹捕鸟蛛粗毒中分离纯化,具有镇痛活性的肽类神经毒素。对巴氏毕赤酵母生产的重组HWTX-Ⅰ进行多步纯化,首先将分泌到培养上清的rHWTX-Ⅰ进行90%饱和度的(NH42SO4沉淀,再用截留分子量3kD的滤膜脱盐,再用CM阳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最后用C18反相层析脱盐纯化,真空干燥后得到的rHWTX-Ⅰ经Tricine SDS-PAGE,质谱鉴定,氨基酸组成分析,N-端序列测定及活性鉴定,证明已获得高纯度的重组HWTX-Ⅰ,摇瓶表达量约为80mg/L,约占总分泌量的23.6%,并对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为利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HWTX-I的规模化生产及临床应用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69.
1植物名称 女神白掌(Spathiphyllum CV"Nushui") 2材料类别 小苗茎段刚展开幼叶 3培养条件 以MS为基本培养基①诱导分化培养基MS+BA1-2mg/L(单位下同);②丛生芽增殖继代培养基MS+BA2-3+NA0.05-0.2;③生根培养基1/2MS+IBA0.1+NAA0.2,以上培养基均添加2.5%蔗糖,0.6%琼脂,培养基pH值5.8,培养温度(25±2℃),光照度2000Lx,光照时间12h/d.  相似文献   
70.
用酸/醇法从新鲜的牛血小板中粗提TGF-β。经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色谱纯化后,收集经SDS-PAGE鉴定相对分子质量为25×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