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昆虫天然免疫反应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二者共同作用抵御细菌、真菌、病毒等外源病原物的侵染。体液免疫反应主要包括黑色素形成和抗菌肽产生两种机制,细胞免疫反应包括吞噬、集结和包囊等作用类型。在昆虫天然免疫反应中,昆虫模式识别蛋白负责识别并结合外源物表面特有的模式分子,丝氨酸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各种配体、受体等负责级联信号途径的激活和调控,抗菌肽、黑色素等效应分子则负责对入侵物的杀灭和清除。本文根据国外和作者自己的研究,综述了昆虫天然免疫反应的研究进展,并针对该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展望了昆虫肠道免疫、昆虫免疫致敏以及不完全变态昆虫免疫学等这些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52.
贵州习水发现鹰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利用红外相机(LTL-6310,珠海市猎科电子有限公司)对贵州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动物监测,于2017年4月拍摄到一鹰形目(Accipitriformes)鹰科(Accipitridae)鸟类,经鉴别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鹰雕(Nisaetus nipalensis),经查阅相关文献后确认为贵州省鸟类分布新记录种(吴志康等1986,王有辉等1996,郑光美2017)。贵州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贵州遵义市习水县西北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5°50′~106°29′,北纬28°07′~28°34′(孔红2001)。本次对鹰雕的记录共有照片126张,视  相似文献   
53.
贵州草海越冬黑颈鹤飞出飞回夜栖地行为节律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动物行为节律常常是其对环境变化的一种行为适应。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越冬期会利用固定夜栖地,形成每天早晨飞出觅食,傍晚飞回夜栖的固定行为模式。为探索这一固定行为模式在越冬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利用瞬时扫描法对草海湿地全部7个固定夜栖地的黑颈鹤飞出和飞回夜栖地准确时间及飞出之前和飞回之后在夜栖地的行为节律进行了观察。并且保证越冬前期(11月9日至12月31日)、中期(1月1日至2月21)和后期(2月22日至3月31日)3个阶段的调查时间分别不低于15 d。结果表明,越冬不同时期黑颈鹤飞出夜栖地时间差异极显著(F=23.38,P0.01),飞回夜栖地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F=3.51,P0.05)。整个越冬期,黑颈鹤飞出夜栖地时间在中期延后,而到后期则更为提前,越冬前期、中期和后期飞出夜栖地的平均时间分别为7:34时、7:40时和7:13时;而飞回夜栖地时间逐渐延后,平均时间由前期的17:12时,至中期的17:40时和后期的18:15时。黑颈鹤飞出夜栖地之前的行为在越冬前期、中期和后期差异极显著(F=1 768.25,df=12,P0.01),飞回夜栖地之后的行为在前期、中期和后期差异亦极显著(F=793.98,df=12,P0.01)。越冬前期、中期和后期,黑颈鹤飞出夜栖地之前的行为与飞回夜栖地之后的行为均差异极显著(前期F=2 723.16,df=6,P0.01;中期F=1 979.48,df=6,P0.01;后期F=5 098.18,df=6,P0.01)。黑颈鹤在飞出夜栖地前的80 min内,其行为以保养(34.32%)和休息(32.38%)为主;而飞回夜栖地后的90 min内,以觅食(43.04%)和休息(23.68%)为主。飞出时刻与日出时刻呈显著强相关(r=0.832,n=48,P0.01),飞回时刻与日落时刻呈弱相关(r=0.353,n=47,P0.01)。日出时间与黑颈鹤飞出夜栖地的时间的差值(Y1)受飞离时的空气湿度(W)影响,二者成反比,Y1=0.469﹣0.625W,P0.05。黑颈鹤飞回夜栖地时刻与日落时刻的差值(Y2)受当天平均温度(T)的影响较为显著,Y2=1.231﹣0.107T,P0.05,当天平均温度越高黑颈鹤飞回夜栖地时间越早,温度越低,黑颈鹤飞回夜栖地的时间越晚。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探讨黑颈鹤完整夜栖行为及其对干扰的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两屏三带"生态屏障区是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认识和探讨屏障区生态系统类型时空分布和转化机理对屏障区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具有深远意义。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生态系统格局变化分析方法、土地转移矩阵、PNTIL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模型,综合分析2000—2015年屏障区生态系统类型时空演变特征,探讨生态系统正向/逆向转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5年生态系统变化过程中城市扩张、农用地变化现象最为显著;屏障区生态系统逆向转化率略高于正向转化率;屏障区生态系统逆向转化具有明显的人口发展、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指向,自然环境因素对生态系统正向转化的影响力明显大于社会经济要素;社会经济要素与生态系统逆向转化呈显著正相关,但与正向转化率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自然环境要素作为生态系统变化的"天然约束力",对生态系统正向/逆向转化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提高酿酒酵母的高耐温性,从而提高菌株在高温下的乙醇发酵性能。【方法】利用染色体整合过表达酿酒酵母液泡蛋白酶B编码基因PRB1。【结果】在41 °C高温条件下进行乙醇发酵,过表达PRB1基因的重组酿酒酵母菌株可在31 h内消耗全部的葡萄糖,而对照菌株在相同时间内仅消耗不到一半的葡萄糖。【结论】利用蛋白酶B基因过表达可构建耐高温酿酒酵母菌株,提高在高温条件下乙醇的发酵效率。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利用转录组测序研究硫酸锌添加提高絮凝酿酒酵母SPSC01乙酸胁迫耐性的分子机理。【方法】在10.0 g/L乙酸胁迫条件下,添加0.03 g/L硫酸锌,取对数期酿酒酵母细胞,与不添加硫酸锌的对照组细胞进行比较转录组分析。【结果】添加硫酸锌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50个基因转录水平上调,162个基因转录水平下调,这些转录水平变化明显的基因涉及糖代谢、甲硫氨酸合成、维生素合成等多条代谢途径,此外,转录水平变化的基因还包括抗氧化酶基因等关键胁迫响应基因。【结论】硫酸锌添加可改变酿酒酵母全局基因转录水平,提高抗氧化酶及其他胁迫耐性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细胞氧化还原平衡和能量代谢,通过对多基因转录的调控提高酿酒酵母乙酸耐受性。  相似文献   
57.
贵州草海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黑颈鹤东部种群越冬地之一。黑颈鹤在草海越冬期极其依赖农耕地觅食存活,但当地人鸟争地冲突严重、觅食地萎缩加剧。为此,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及缓冲区叠加分析,探究黑颈鹤觅食地与农耕地空间关联性,并精确确定出重点保护管理区域,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两年共在草海湿地周边农地确定黑颈鹤觅食点216处,其中家庭鹤觅食地99处、集群鹤觅食地117处,越冬种群中83%的个体依赖农耕区觅食;2)区域尺度上,家庭鹤与集群鹤的觅食点分布均为聚集分布,但集群鹤觅食点聚集程度较家庭鹤更高;觅食地与农耕地在空间聚类上呈正相关关系,并在3.2 km距离尺度下聚类程度最高;3)基于空间关联性,通过缓冲区叠加分析,共确定最适宜的农地觅食地53.74 km2,并划定2处重点核心保护区域及2处次重核心保护区域范围。研究结果对于揭示区域尺度上黑颈鹤觅食地与农耕地空间关系,指导保护管理者加强重点区域管理,以及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和缓解人鸟争地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8.
膀胱肿瘤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其中上皮性肿瘤占95%以上,绝大多数为尿路移行上皮细胞癌。膀胱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复发率较高,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提高其疗效非常重要。近年来,诊断膀胱肿瘤的新方法不断出现,显著提高了膀胱肿瘤诊断及预后预测水平。其中,膀胱肿瘤标记物检测已成为膀胱肿瘤的诊断新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研究发现,细胞角蛋白20fcytokeratin20,CK20)是中间纤维家族成员之一,在正常膀胱组织中特异性表达于伞细胞,在膀胱癌中特异性表达于膀胱移行细胞癌,其诊断膀胱肿瘤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均较高,且与膀胱肿瘤的临床分级、病理分期和转移均密切相关,因此可作为辅助诊断膀胱肿瘤的检测标志物及治疗和预后评估指标。本文将就其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