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在高温高湿应激状态下拉西地平对葡萄糖调节蛋白(glucose-regulated protein78,GRP78)和C/EBP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同源蛋白(C/EBP-homologous protein,CHOP)在大鼠心肌中表达及对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prague-Dawl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温高湿组、拉西地平干预组,每组10只。喂养6周后颈动脉插管测定平均动脉压及心率。B超检测左室形态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心肌GRP78及CHOP蛋白及表达水平。结果:高温高湿组的大鼠平均动脉压(MBP)、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PWT)、左室重量指数(LVWI),GRP78及CHOP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升高(p<0.01),拉西地平干预组能显著降低大鼠平均动脉压(MBP)、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重量指数(LVWI),GRP78及CHOP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内质网应激可能参与了高温高湿诱导的左室重构;拉西地平可能通过降低GRP78及CHOP的表达干预了ERS介导的心肌肥厚通路,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02.
基于AFLP分子标记的桂花品种核心种质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00个桂花品种荧光AFLP分子标记信息构建核心种质。利用获得的指纹信息,运用UPGMA聚类取样法,采用Kimura 2-parameter遗传距离,多次聚类随机抽样。结果表明:(1)8对引物共获得514条带,平均每对引物获得64条带。(2)从100个桂花品种中筛选了30个样本的核心种质。(3)比较核心种质和全部种质的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D),t检验值均说明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与全部种质遗传多样性没有明显差异,表明所构建的核心样品能够很好地保留原始100个桂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3.
“十三五”以来,我国将牡蛎产业作为十大富农产业之一重点培育,并取得显著成效,当前牡蛎产业已跨上高质高效发展的快车道,但仍然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产业链条相对较短、产业集约化程度偏低、风险抵御能力不强等问题。未来一段时期,尤其是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快推进的新形势下,要推动牡蛎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进一步强化牡蛎养殖规划布局,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拓展消费市场,建立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完善风险防控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04.
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实验站的综合观测场, 于植物生长季的不同月份进行短期增补UV-B辐射的模拟试验, 研究了高山植物美丽风毛菊(Saussurea superba)的PSII光化学效率、光合色素和UV-B吸收物质对增强UV-B辐射的响应。结果表明, 尽管差异不显著, 暗适应3 min的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在不同月份均有降低的趋势, 说明增强UV-B辐射能加剧光合机构的光抑制。不同月份短期增补UV-B辐射均引起光下PSII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和光化学猝灭系数的降低, 以及非光化学猝灭系数的增高, 表明增强UV-B辐射能降低叶片的光能捕获效率, 促进非光化学能量耗散过程。增补UV-B辐射后, 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略有降低趋势, 可能与短时间内光合色素形成过程受抑制和光氧化程度的加剧, 以及叶片厚度的略微降低有关。UV-B吸收物质的含量在不同月份没有一致和较为显著的变化, 说明高原强UV-B环境下生存的美丽风毛菊叶表皮层中由类黄酮和衍生多酚类组成的内部紫外屏蔽物质相对稳定, 倾向于较少受增补UV-B辐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桂花叶解剖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石蜡切片法制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桂花叶的形态解剖结构。结果表明,桂花叶为典型的异面叶,表皮由1层排列紧密的形状不规则的表皮细胞构成,细胞外壁角质膜较厚,气孔只分布于下表皮。表皮上被有腺毛,腺毛及其周围排列整齐的表皮细胞形成环式结构。叶肉组织发达,栅栏组织由2~4层排列整齐的圆柱形细胞构成。叶肉中分布有少分枝或不分枝的石细胞,其细胞长轴与表皮垂直。叶脉结构较为复杂,主脉发达。上述特征与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6.
黄酮类化合物在药用植物中的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32个科的50种植物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列举出来,可以作为进一步开发药用价值以及进行植物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7.
对分布于我国的Lai木属Cornus L.(广义)4个主要类群的5种植物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这5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别为:灯台树C.controversa Hemsl.2n=20=2m 8sm 10st;红瑞木C.alba L.2n=22=8sm 12st 2t;毛Lai C.waltari Wanger.2n=22=8sm 14st(0-2SAT);山茱萸C.officinalis Seib.et Zucc.2n=18-8m 10sm(0-2SAT);四照花(变种)C.kousa var.chinensis Osborn 2n=22=2sm 6st(0-2SAT) 14t.  相似文献   
108.
宁夏野生枸杞(Lycium barbarum L.)苦味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学分类、常规杂交、PCR-SSR分子标记检测、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PLC-MS(HRMS)]等方法,围绕宁夏野生苦味枸杞的苦味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生苦味枸杞花丝、花柱的长度、种子大小和颜色等方面与其他中国枸杞种质资源存在较大差异,其花蕾中的雄蕊花丝、雌蕊花柱呈弓曲状,多数情况下其浆果簇状着生。PCR-SSR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宁夏野生苦味枸杞DNA扩增出了栽培枸杞品种宁杞1、2、3、4、5、7号等所没有的条带;在111~147 bp之间,扩增出了略高于中国枸杞其他种质资源的条带,其分子量高于中国枸杞其他种质资源相应的DNA的分子量,遗传差异明显。以宁杞7号作母本与宁夏野生苦味枸杞杂交,所得到的F_1成熟浆果出现苦味、甜味分离个数比例接近1∶1。宁杞7号作母本与野生半苦味枸杞杂交的F_1浆果苦、甜味的分离个数比例为1∶4。其反交F_1浆果均为苦味。野生苦味枸杞苦味基因可能是杂合的。苦味性状可能受多个显性加性基因控制,并与细胞核、质遗传物质互作有关。而甜味性状可能受隐性基因控制。初步判定,苦味物质是具有二氢槲皮素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9.
构建含有人microdystroph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来感染dystrophin基因敲除小鼠mdx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进行基因修饰,为同种异体基因修饰的干细胞移植治疗DMD疾病奠定基础。用NotⅠ酶切含microdystrophin基因的pBSK-MICRO质粒,获得microdystrophin基因。片段回收后定向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CMV,获得重组质粒pShuttle-CMV-MICRO。PmeⅠ线性化重组质粒pShuttle-CMV-MICRO,去磷酸化后回收后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电转化BJ5183感受态细胞。同源重组后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用脂质体介导转染293细胞,通过观察293细胞病变及PCR扩增目的基因等方法鉴定重组的腺病毒。然后将病毒上清转染DMD模型鼠mdx小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RT-PCR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检测microdystrophin的转录及蛋白表达。成功构建了含有microdystroph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病毒滴度为5.58×1012vp/mL。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可见microdystrophin蛋白在mdx小鼠MSCs中高效表达。该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成功转染到mdx MSCs内表达为下一步用microdystrophin基因修饰的mdx MSCs进行同种异体移植治疗DMD疾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0.
本文研究了微波法提取菱角中甾醇类化合物的新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甾醇的最佳提取条件为:95%乙醇作提取剂,微波功率420W,料液比1:5,提取时间60s,提取2次。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样品中植物总甾醇的含量,其中菱角皮中含总甾醇0.624mg,/g,菱角仁中含总甾醇0.640mg/g。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1.6%。与超声波法及索氏回流法相比,微波法提取菱角中甾醇类化合物的提取时间极短,由3~6h减少为60s,而提取效率却提高了1/3左右。从节能、技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来看,微波法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