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用4个粳稻品种,5个籼稻品种进行正反交,得到16个籼粳杂交F1,测定其光合光抑制特性。结果表明:通常籼稻对光抑制的敏感性大于粳稻,但籼稻中也有耐性强的品种。籼粳杂交稻F1的光抑制介于双亲之间,并偏向其母本。光抑制程度与PSⅡ活性一致,其机理与双亲核编码的SOD诱导活性和母本质体编码的D1蛋白量有关。比较釉粳杂交稻“3037/02428”和税型杂交稻“汕优63”的光抑制特性发现,在光抑制条件下,籼粳杂交稻SOD诱导活性和D1蛋白量保持能力较高,因而PSⅡ和光合能力表现比较稳定。因此,为培育耐光抑制的籼粳杂交稻,筛选耐性强的品种作母本是籼粳亚种配组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72.
滇金丝猴驯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报道的6只慎金丝猴均捕自同一野生种群。由于在运动途中采用了降低应激反应药物,动物得以安全运出。笼养期间,试投以各种本地产植物的叶、花、果和蔬菜为食,结果有56种为动物所接受。说明金丝猴的食性狭窄主要是受栖息地的限制。在以这些食物为主食的条件下,分别笼养了14个月的3只(♀)、6个月2只(♂)和80个月1只(♀)的滇金丝猴目前健康状况良好:成年人体的体重多有所增加,幼体的生长发育良好,结核菌素试  相似文献   
73.
【背景】芒果蛎蚧属于盾蚧类昆虫,食性杂,分布广,是危害热带和亚热带水果、蔬菜和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主要随水果、苗木和交通工具等介质进行远距离传播。该虫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惠州口岸于2014年12月从芬兰进境的货物中截获该虫,属于我国口岸首次截获。【方法】在收集整理芒果蛎蚧的生物学、地理学等信息的基础上,介绍了芒果蛎蚧的主要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寄主植物和生物学特性,并分析了该有害生物入侵我国的风险。【结果】芒果蛎蚧雌成虫为椭圆形,长约1.2 mm,触角每侧有1根长毛,每侧前气门有3个盘状腺,形态特征与近似种Lepidosaphes camelliae和Lepidosaphes pallida非常相似。风险分析表明,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台湾以及四川等省非常适合芒果蛎蚧生存和危害。芒果蛎蚧入侵我国会给芒果等果树造成危害,给相关产业带来损失,影响从业人员收入,还影响生态环境,可能导致生态灾难。【结论与意义】芒果蛎蚧有入侵我国的可能,加强检疫是防范该虫入侵的主要手段,生物防治是治理该虫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脑内主要病理变化为神经元外由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和神经元内由异常过度磷酸化的微管相关tau蛋白构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对这两种病理改变的特异性识别有助于AD早期发现与诊断。既往针对AD的PET示踪剂多数作用于Aβ,近年tau蛋白类PET示踪剂发展迅速,以[18F]THK-523、[18F]THK-5105和[18F]THK-5117为代表的tau蛋白靶向PET示踪剂在AD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5.
目的:比较包皮切割缝合器与商环及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或包茎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40例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包皮环切术组、商环组及包皮切割缝合器组(PCSD)。对比分析三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疼痛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感染、切口裂开、术后水肿、术后出血等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疼痛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感染、切口裂开、术后水肿方面,PCSD组都明显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术组及商环组(P0.05);PCSD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包皮环切术组(P0.05),而与商环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别;在术后出血方面,三组比较未见明显的差异。结论:PCSD可以明显缩短包皮过长或包茎的手术时间,降低术中、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6.
红火蚁诱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6种引诱剂、2种诱捕器以及不同风向对红火蚁的野外诱捕效果.结果表明:用于试验的引诱剂中有4种对红火蚁有一定的引诱作用.其中,引诱剂TB1(鱼粉50g、蛋白胨40g、10%蔗糖水10ml、大豆油20m1)的效果最好,平均每个诱捕器诱捕红火蚁77.6头;引诱剂TB2(火腿肠)的效果次之,平均每个诱捕器诱捕红火蚁58.7头;TB4(10%蔗糖水10ml、甘蔗粉100g、大豆油20ml)和TB6(玉米粉100g、大豆油20ml)分别能诱捕到红火蚁7.7和29头;TB3(10%蔗糖水10ml、玉米粉100g、大豆油20ml)和TB5(蜂蜜)未诱捕到红火蚁.离心管诱捕器的诱集效果显著好于纸碟诱捕器,两种诱捕器分别诱捕红火蚁75.2和35.0头.各种饵剂在下风区的诱集效果明显好于上风区.  相似文献   
77.
新城疫病毒融合蛋白基因部分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蛋白是NDV中具有抗原性的两种表面糖蛋白之一,通过RT-PCR,克隆了速发现NDV中国株F48E8的F基因,比较分析F48E8,AUS和ITA等速发型株系F基因的N端结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达95%和93.6%,变化主要集中于信号肽区,成熟蛋白质的同源性极高。该基因的克隆为研制NDV的基因工程疫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8.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131I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摄碘率、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DTC患者100例,均接受131I清甲治疗,根据放射剂量的不同分为小剂量组(100mci)和大剂量组(150mci),例数均为50例。比较两组患者摄碘率、甲状腺激素水平、肝肾功能、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小剂量组2 h、6 h、24 h的摄碘率高于大剂量组(P<0.05)。小剂量组的清甲率高于大剂量组(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下降(P<0.05);小剂量组治疗1个月后TSH、FT3、TG水平低于大剂量组(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的组间、组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的生活质量优良率高于大剂量组(P<0.05)。小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大剂量组(P<0.05)。结论:不同剂量131I清甲治疗对DTC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但选用100mci剂量可提高DTC患者摄碘率,减轻对甲状腺功能的损害,同时还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9.
目的:了解重庆市售塑桶装食用油中塑化剂的污染情况,为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加强监管提供依据。方法:2014 年9-11 月,在 重庆市内7 个区县的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等流通领域随机采购16 个品牌的塑桶装食用油共143 件,采用在线凝胶渗透色谱- 气 象色谱- 质谱法检测其中的16 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含量,并用《GB/T 21911-2008 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对所得到的阳 性结果进行复查。结果:所采集的143件食用油样品中DBP检出率为40 %;DEHP 检出率为100 %;DINP 检出率为16 %,其余种 类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未检出,所有检出样品中除3 件DBP 样品超标外,其余均小于法规限量。结论:重庆市售塑桶装食用 油中不同程度的检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其污染来源极有可能是从塑料包装迁移到食用油中,塑桶装食用油中的塑化剂迁移 问题需要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80.
贺词     
我热烈祝贺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北京生化免疫制剂中心联合举办的《生物工程进展》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