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3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孟阳春 《昆虫学报》1964,(3):436-443
小村血厉螨的生活史分为5期:卵、幼虫、第一期若虫、第二期若虫和成虫。雌螨直接产第一期若虫最多,其次为幼虫,产卵最少。发育所需的时间与温度有关,在15-35℃间温度愈高发育愈速;在25-30℃时,卵期1-2天,幼虫1-2天,第一期若虫4-7天,第二期若虫4-10天,雌螨生殖前期7-14天,自第一期若虫到下一代第一期若虫全部生活史需15-27天。 小村血厉螨雌螨消化血时间的长短与温度及吸血量有关。 当有足够湿度时,耐饿力与温度成反比:30-35℃平均耐饿5周,25-30℃8周,20-25℃11周,15-20℃12周,5-15℃15周。 与其他巢穴型革螨相同,小村血厉螨雌螨的寿命是较长的,当25-30℃时活4-7个月。雌螨一生都进行生殖,可产7-26个后代。在实验情况下雌雄比例是近于3:1。雌螨可以孤雌生殖方法进行繁殖,其后代全部是雄性。 本文比较了小村血厉螨与一系列现有的其他革螨资料,并论述其减少产殖量与减少成虫前期死亡机会的关系。其减少成虫前期死亡机会是以胚胎发育化和缩减摄食营养期数来达到的。  相似文献   
102.
黑龙江省玉泉养兽场是以养兽为纲,综合经营为方针的毛皮、果树基地。随着场子的建立,开始了养鹿。2年以来,已发展到46只。其中马鹿41只,完全是捕于我省的山区,逐只由山里运回家养的。通过改变习性、精心饲养,已繁殖了15只。1958年有9只性成熟的母鹿,到今年产仔期已实现满配、满孕、满生、满活、满壮等五满和产茸千两的成绩。归纳起来,主要是执行了如下一些重要措施:饲养管理上采取了六大根本办法,繁殖上抓住了五个中心环节,在饲养员中开展了以两爱为中心,十大树立为灵魂的政治思想教育。饲养管理上的六大根本措施1.给以充足清洁的饮水:水对于鹿的生长和长茸具有重要作用。据初步观察,公鹿在长茸期若雨水勤、饮水充足,茸角长的快而粗大;给母鹿充足的饮水,乳汁分泌多,仔鹿建壮。因此,鹿圈的水槽要经常有清  相似文献   
103.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目前临床上仍缺乏特异的治疗手段。接种疫苗主动免疫预防或使用抗体制剂被动免疫预防是避免重症感染和减少死亡的重要措施。针对不同的人群,须研制不同类型的RSV疫苗:减毒活疫苗对婴儿来说,可能是最佳选择;亚单位疫苗有引起增强型呼吸道疾病的风险,不适合RSV血清学阴性的婴幼儿接种,主要适用于老年人和孕妇。研发安全且有效的RSV疫苗难度大,虽然已有30余种RSV疫苗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并显示出应用潜力,其中F纳米颗粒疫苗已率先进入III期临床试验,但在老年人和孕妇中未达预期效果。在RSV流行季节前,使用特异性抗体制剂也是预防高危人群严重RSV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长效单克隆抗体MEDI8897比帕利珠单抗更具成本效益,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且获得优先研发资格。多克隆免疫球蛋白RI-002已在免疫缺陷人群中显示出较好的预防效果,具有进一步研发的现实意义。本综述针对近年来RSV疫苗及其抗体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期望为RSV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昆虫属变温生物,冷胁迫是其最常见的环境刺激。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与细胞应对外界刺激密切相关,为了解MAPK信号通路在荒漠甲虫小胸鳖甲耐寒机制中的作用,从小胸鳖甲4℃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出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基因的全长c DNA,命名为Mp ERK。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p ERK全长1125 bp,编码374个氨基酸。Mp ERK的理论分子量是43 k Da,含有ERK激酶所共有的磷酸化位点,属于MAPK超家族,与其它物种ERK的一致性达80%以上。实时定量PCR检测Mp ERK基因在低温下的表达谱发现,4℃处理1 h后,Mp ERK基因的表达上调为对照的7.5倍,5 h时达到高峰,为对照的15倍。-4℃处理1 h后,Mp ERK基因的表达上调为对照的8.4倍,5 h时达到高峰,为对照的13.75倍。研究结果表明Mp ERK基因是冷响应的,可能在小胸鳖甲应对低温时发挥信号转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5.
为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药用植物云南岩陀及其近缘种质资源提供基础数据,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岩陀及其近缘种质资源共4个种(包括变种)的15个居群150个单株16种表型性状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间表型性状变异均超过20%,变异由大到小依次为光腹鬼灯檠、岩陀、羽叶鬼灯檠、七叶鬼灯檠;居群间表型性状变异较高,其地上部分干重、单株根状茎数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均超过50%;小叶表面毛被状态变异系数为100%、小叶背沿脉柔毛色变异系数为0,因此这些性状为种和变种分类的重要依据;4个种的居群内变异系数均大于居群间,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种的表型多样性指数相对较高,其中根粗最高,叶表面毛被状态和叶背面沿脉柔毛色最低,总体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39;不同种间表型多样性指数变化在1.23-1.44,岩陀最高,七叶鬼灯檠最低;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5个居群分为4类.结果暗示:岩陀及其近缘种质资源的遗传改良应适当地减少抽样居群数,增加居群内的家系数,重视居群内优良单株的选择;种质资源的保护应尽量保护一个居群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06.
为探讨γ-氨基丁酸B型受体1(γ-aminobutyric acid type B1 receptor,GABA-BR1)与肝癌发生的关系,利用二乙基亚硝胺(DEN)制备诱发型大鼠肝癌模型,模拟人类肝癌发生发展过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GABA-BR1和细胞周期素E(Cyclin E)蛋白在大鼠肝脏中的表达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正常肝组织中有少量散在分布的GABA-BR1表达阳性的细胞;在变性或坏死灶周围GABA-BR1表达阳性的肝细胞较多;增生结节中部分肝细胞呈过表达;在肝癌细胞中广泛表达.Cyclin E与GABA-BR1阳性表达的细胞分布特点相似.实验结果提示,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GABA-BR1过表达,可能对肝细胞的异常增生或癌变过程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7.
芦芽山油松-辽东栎林优势树种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由连续小样方(2 m×2 m)组成的样带取样,并用双项轨迹方差分析法对芦芽山油松-辽东栎林优势树种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和辽东栎的小斑块规模在8~16 m之间,大斑块规模在60~70 m之间.乔木种联合格局的小斑块规模为20~30 m,大斑块规模为80~90 m.乔木层的联合格局比单个优势种群格局大,种群格局是相互交错和相互重叠的.该格局结构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并增强对干扰的抗性.  相似文献   
108.
从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的种间杂交获得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中发现了雄性不育单株,兄妹交株系和不育株与甘蓝型油菜常规杂交F1和F2株系的育性分离分析表明,该不育材料属于双隐性雄性核不育类型.利用育性分离株系的可育株自交和可育株与不育株间兄妹交等方法筛选出7个纯合可育株系,等位测验表明这7个纯合可育株系(B1~B7)中存在两种基因型:Ms1Ms1ms2ms2和ms1ms1Ms2MS2.该材料对油菜核不育基因定位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刘仁虎  孟金陵 《遗传学报》2006,33(9):814-823
采用RFLP和AFLP标记对来自中国和欧美的7份甘蓝型油菜和22份白菜型油菜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在这29份材料中,166个酶-探针组合和2对AFLP引物共检测到1477个RFLP标记和183个AFLP标记。RFLP数据显示以拟南芥EST克隆作探针比用油菜基因组克隆做探针能检测到更多的多态性位点,且采用EcoR Ⅰ或BamH Ⅰ酶切比HindⅢ酶切多态性好,白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中基因的拷贝数平均都为3个左右。UPGMA聚类分析表明中国白菜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比甘蓝型油菜和欧美白菜型油菜丰富,欧美甘蓝型油菜与欧美白菜型油菜聚为一类,而与中国甘蓝型油菜差异更大。中国白菜型油菜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中国甘蓝型油菜的改良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揭示了利用白菜型油菜A基因组和甘蓝型油菜A基因组间亚基因组杂种优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0.
目的:预测B型肉毒毒素蛋白抗原表位,研究表位合成肽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结合Anthwine分析软件及网络平台,预测B型肉毒毒素蛋白重链的B细胞抗原表位。人工合成4条(P1,P2,P3,P4)表位多肽,与抗B型肉毒毒素类毒素的马血清反应;采用腹腔注射的方式用合成肽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血清与合成肽的结合;对免疫小鼠腹腔注射B型肉毒毒素。结果:合成的多肽能与抗B型肉毒毒素的类毒素的马血清结合;多肽免疫小鼠后能产生针对多肽的抗体,其中P1、P3、P4产生的抗体对受毒素攻击的小鼠具有保护作用。结论:成功预测了抗原表位,合成的表位多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