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5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41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9篇
  1954年   3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71.
目的:应用三维重建方法对人类胚胎三叉神经节细胞的局在性分布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选用非疾病死亡的引产胚胎标本8例,胎龄20-26周,在获取标本1-4小时内,对标本进行灌流固定。其中2例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开颅取出三叉圣经节,石蜡包埋、冰冻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照相,用三位重建技术制作三维立体图片。其余6例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开颅、找出三叉神经三大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及下颌神经,各选2例分别注入DiI结晶体、在37℃恒温箱内保存3个月,取出标本、明胶包埋、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照相,用三位重建技术制作三维立体图片。结果:(1)眼神经的节细胞分布于神经节的前内侧、下颌神经的节细胞在神经节的后外侧、上颌神经的节细胞位于眼神经和下颌神经节细胞之间。(2)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节细胞之间存在少量的重叠。结论:三叉神经节细胞在神经节内由前内侧向后外侧分别为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的顺序排列;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的起始细胞之间存在少量的重叠现象;三维重建图片结果显示人胚胎三叉神经节细胞即眼神经、上颌神经及下颌神经的起始细胞存在明显的局在性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72.
[目的]了解中国树花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其系统发育关系。[方法]通过常规组织分离法,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分离培养中国树花内生真菌,对内生真菌的菌落、菌丝和孢子进行观察并结合r DNA-ITS序列的PCR扩增测序,对获得的ITS序列通过Gen Bank数据库搜索同源序列并进行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从中国树花中分离得到可培养内生真菌51株,分属4纲、5目、7科、12属,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 sp.)和曲霉属(Aspergillus sp.)总相对分离率分别为47%、18%,为中国树花内生真菌优势属。[结论]首次对中国树花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并确定其分类地位,对分离得到的51株内生真菌进行合并相同菌落形态和显微结构,共获得18株内生真菌,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这18株聚为5大类。  相似文献   
973.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医学生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我校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打破以往教学模式,通过组织学与胚胎学部分课程章节个性化的有机融合,并且结合形成性评价,建立融合式教学+形成性评价模式教学体系,能够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与重视,促进学生对组织胚胎学内容深入理解,高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效率,真正达到教与学的契合。  相似文献   
974.
珠芽魔芋对细菌性软腐病的抗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魔芋Amorphophallus spp.块茎点种、注射、灌根接种及田间调查等方法,对国内普遍栽种的珠芽红魔芋A. bulbifer、珠芽金魔芋A. muelleri、花魔芋A. konjac和白魔芋A. albus等12个种质材料进行抗软腐病鉴定、比较和评价,以分析珠芽魔芋对抗细菌性软腐病的抗病水平。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对软腐病抗性差异较大,珠芽金魔芋种质对细菌性软腐病均有免疫性(I),德宏及临沧珠芽红魔芋种质为高抗病品种(HR);缅甸珠芽红魔芋为抗病品种(R);富源花魔芋、楚雄花魔芋、日本农林2号、鄂魔芋1号、秦魔1号、昭通白魔芋、丽江白魔芋均属易感品种(S),与田间抗性调查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975.
目的探究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肠道真菌菌群的多样性特征,分析健康人群与AS患者肠道真菌的结构差异。方法收集17例健康人群新鲜粪便样本和24例AS患者新鲜粪便样本,分别称为HC组和AS组,提取两组粪便样本总DNA;根据真菌ITS2区设计引物进行扩增,利用Illumina HiSeq PE250平台进行ITS2高通量测序;测序结果经过Reads拼接,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聚类,Alpha和主成分分析,物种组成统计,显著性差异分析,最终得到样本物种信息。结果对肠道真菌菌群进行Alpha分析,各多样性指标中,shannon和observed_species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故不能明确两组间多样性的差异。主成分分析提示差异显著。对肠道真菌结构进行分析,门的水平分析显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在HC组和AS组中差异显著,接合菌门(Zygomycota)在两组间差异极显著;纲和属的水平分析显示,Ascomycota_unidentified纲在两组中差异显著,伞菌纲(Agaricomycetes)、Incertae_sedis_10纲、Orbiliomycetes纲差异极显著。Agaricomycetes_unidentified_1属、Amphinema属、Geoglossales_unidentified_1属、腔块菌属(Hydnotrya)差异显著,鹅膏菌属(Amanita)和锁瑚菌属(Clavulina)差异极显著。结论本实验证实了在AS患者中存在肠道真菌菌群失调,其特征是生物多样性和结构的改变,揭示肠道真菌也可能在AS发病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76.
张德顺   《生物信息学》2018,25(8):97-100
小气候影响着公共空间的使用率和使用频度,人体舒适是园林规划设计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现代景观实践缺乏气候敏感性设计和关于人体舒适度的考虑。本文以上海3个公园为例,采取“使用后评价”并结合描述性分析的方法来测试人体舒适度。通过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面积比、绿化覆盖率差异、近水面积比及日照空间比等对公园空间进行分类。在对公园使用者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每个公园小气候特征进行测量以量化人体舒适度,研究发现,通过小气候设计可以创造更多的人体舒适空间。  相似文献   
977.
本研究比较了转Bt Cry1Ac+CP_4EPSPS基因抗棉铃虫抗草甘膦棉花与常规棉花在新疆棉区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差异。两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转Bt Cry1Ac+CP_4EPSPS基因抗棉铃虫抗草甘膦棉花对草甘膦有较好的耐受性,而对照棉花中棉所49对草甘膦耐受性较差。苗期喷施草甘膦后转基因抗棉铃虫抗草甘膦棉花生长发育没有受到影响,而对照棉花中棉所49喷施草甘膦后生长发育受到了明显的影响,个别植株甚至死亡。转Bt Cry1Ac+CP_4EPSPS基因抗棉铃虫抗草甘膦棉花株高、真叶数、蕾数、产量等指标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转Bt Cry1Ac+CP_4EPSPS基因棉花对草甘膦的耐受程度显著高于非转基因棉花。草甘膦对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78.
【目的】葡萄穴粉虱是近年来入侵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一种新害虫,明确其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危害情况,可为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观察和田间调查,了解葡萄穴粉虱的形态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结果】葡萄穴粉虱属过渐变态。成虫复眼红棕色,翅膀表面覆盖白色蜡粉。卵倒锥形。若虫共4龄,扁椭圆形,体缘有蜡丝,末龄若虫在体壳内化蛹。4龄若虫(拟蛹)有半透明和黑色2型,越冬型4龄若虫(拟蛹)为黑色且有金属光泽。该虫在吐鲁番1年发生3~4代。越冬代成虫于4月上中旬破蛹羽化,开始在葡萄园危害,5月中旬第1代若虫孵化,5月下旬为孵化高峰;6月中旬2代若虫开始孵化,6月下旬—7月初为孵化高峰,世代重叠严重,10月中下旬之后以越冬代蛹在枯叶和枯枝上越冬。除为害葡萄外,葡萄穴粉虱还危害五叶地锦等葡萄科植物。【结论】在葡萄冬季埋土前或春季上架时,清除枯枝落叶可以大量减少越冬虫源,减轻防治压力。5月中旬第一代若虫孵化高峰期是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在重点开展葡萄园防治的同时,应加强对五叶地锦等园林植物的防治。  相似文献   
979.
诺沃霉素是一种新型微生物杀真菌剂,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该产物目前用于农作物杀菌剂的开发。为评价该化合物的开发前景,进行了诺沃霉素在加热、光照、室温贮存等条件下的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诺沃霉素在环境pH 5.0~6.0时较为稳定,对紫外线及阳光有较好的稳定性。诺沃霉素水乳剂稳定性较差,但制成可湿性粉剂后,基本满足农药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980.
痘苗病毒毒力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娄元梅  阮力 《病毒学报》1996,12(1):88-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